資本輸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貨幣資本或生產資本的形態輸出到國外的資本。帝國主義壟斷資本對外擴張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期,西方國家已開始資本輸出,但規模和作用還不大。在壟斷統治形成以後,資本輸出具有了與過去不同的規模和意義,成了帝國主義的一個重要經濟特徵。

基本資料,經濟影響,

基本資料

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貨幣資本或生產資本的形態輸出到國外的資本。帝國主義壟斷資本對外擴張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期,西方國家已開始資本輸出,但規模和作用還不大。在壟斷統治形成以後,資本輸出具有了與過去不同的規模和意義,成了帝國主義的一個重要經濟特徵。
概況 在西方國家中,最早輸出資本的是英國。從19世紀上半期開始,到1850年約達2億英鎊,1870年增為14億英鎊,20年間增長了 6倍。英國是當時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隨著向帝國主義階段的過渡,西方國家出現了大量的過剩資本。為了加強對殖民地附屬國的剝削和掠奪,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西方國家的資本輸出急劇增長。從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各國資本輸出總額增長了 2倍多,僅英、法、德3個國家就多達440~480億美元。其中英國仍居首位,輸出資本180~240億美元,約相當於法國和德國資本輸出的總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西方國家的資本輸出增長比較緩慢。1938年,資本輸出總額為 530億美元,僅比1914年增長了大約15%,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打擊。當時輸出資本最多的英國,在大戰中損失了大量國外投資,戰後雖然重新加快了資本輸出的速度,但直到1929年還沒有恢復到戰前的水平。法國在大戰中也損失了約一半國外投資,直到1929年國外投資也仍低於戰前約40%。德國的國外投資損失更多,只有戰前的 1/7。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及其以後的特種經濟蕭條,也對西方國家的資本輸出起了不利的影響。
到1938年,在西方國家的資本輸出中占據首位的仍然是英國,為 230億美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大體相當,在各國資本輸出總額中占43.4%。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還是債務國,輸出的資本很少。1914年,外國在美國的投資為67億美元,而美國在國外的投資只有35億美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橫財的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內,資本輸出迅速增長,不但變成了債權國,而其資本輸出總額已躍居第二位。1938年,美國資本輸出總額為 120億美元,占西方國家資本輸出總額的22.6%。過去在資本輸出中居第二、三位的法國和德國已遠遠落在美國的後面,輸出的資本只分別為40億美元和10億美元,僅及美國的 1/3和1/12。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也開始資本輸出,但數量還比較少,1938年時只有幾億美元。
各國資本輸出的特點 英國資本輸出的主要對象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主要形式是對外直接投資,資本輸出中對殖民地的投資占一半以上。法國的對外投資主要是在歐洲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大多是輸往當時經濟比較落後的俄國,多數採取借貸資本的形式,即購買外國政府和公司的債券或提供貸款,坐收高利。德國的資本輸出也以歐洲為主,約占輸出總額的51%。美國資本輸出的主要方向是墨西哥和加拿大,通過資本輸出控制了這兩個國家的主要經濟命脈。1912~1913年,墨西哥採礦業的78%、冶金業的72%、石油開採業的58%,都被控制在美國壟斷資本的手中。
西方國家通過資本輸出在國外攫取了巨額利潤,由此變成了食利國。早在20世紀初,英國從資本輸出中所獲得的利潤每年高達近 1億英鎊,超過其對外貿易收入的 4倍。它們還通過資本輸出來帶動商品輸出,擴大海外市場。

經濟影響

資本輸出對輸出國和輸入國都有很大的經濟影響。大量的過剩資本湧向經濟落後的殖民地附屬國,加速了這些國家自然經濟的解體,刺激和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但是,這些國家也因之而被納入壟斷資本的剝削體系,其經濟命脈被控制在帝國主義手中,經濟發展日益畸形片面,往往只生產一種或幾種壟斷資本所需要的原料或材料,成了它們的原料供應地。資本輸出帶動的商品輸出,也使這些國家進一步成為西方國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嚴重地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擴大了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差距。西方國家輸出資本也給自身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後果。它一方面給壟斷資本帶來了巨額利潤,開闢了原料產地和海外市場,但另一方面,大量資本流往國外,減少了國內的投資,加深了這些國家的寄生性,使國家的經濟發展落後於實際的可能性。各國資本輸出的不平衡,既反映了帝國主義國家實力對比的變化,也進一步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使它們在世界範圍的爭奪更加劇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