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圈一帶含義
兩圈:武漢城市圈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一帶:長江經濟帶。
兩圈一帶意義
實施“兩圈一帶”戰略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兩圈一帶”戰略提出後,全省上下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為什麼提出這一戰略?什麼是“兩圈一帶”戰略?其戰略實質是什麼?怎么把握“兩圈一帶”戰略?如何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這些都是推動湖北科學發展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1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舉辦全面推進“兩圈一帶”建設專題講座,“兩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的主要發起者之一、戰略實施的重要帶頭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對這些問題一一作答。他的報告不僅為人們釋疑解惑,也釐清了中遠期的發展路徑,如同嘹亮的號角,激勵著各地各部門凝聚共識、解放思想、開足馬力、奮勇爭先,把戰略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以下為李憲生報告節錄。
“兩圈一帶”戰略實施,抓手在哪裡?
實施“兩圈一帶”戰略需要研究和解決哪些問題,是李憲生在1月21日在報告會上著重談到的。
他說,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發展號角已經吹響。當前全省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全面落實“兩圈一帶”戰略目標和任務,研究解決好四個重要問題。
一是堅持好與快的有機統一,實現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步到位。
儘管湖北地區生產總值已跨入萬億俱樂部行列,但與東部沿海省市相比,甚至與中部部分地區相比,湖北省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情況下,絕不能把好與快對立起來,把開發與保護對立起來,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實現長期又好又快發展。
武漢城市圈是我國老工業基地,交通區位、科教資源、產業基礎相對較好,已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但污染治理、節能減排的任務較重。兩型社會建設帶來的壓力,也是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動力。要通過關停技術落後、污染嚴重的產能,通過加快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在新的起點上繼續保持和進一步發揮湖北省汽車、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支柱產業的優勢,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鄂西地區是華中華南的綠色生態屏障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但鄂西地區產業基礎和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薄弱,面臨著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壓力。立足於鄂西地區豐富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以旅遊這個關聯性極強的產業為切入口,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把鄂西地區發展推上快車道。
湖北長江經濟帶處於長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樞紐地位突出,自然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城鎮體系完備,是湖北省東、西兩大區域聯繫的天然紐帶。但是,這一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資源整合不充分,產業競爭力不強,環境保護壓力較大。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為主題,以發揮長江水資源優勢、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為核心,加快經濟帶的新一輪開放開發,真正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軸。
二是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有機統一,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要整體推進,從全省範圍內考慮資源的整合和最佳化配置。對重大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安排、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等,都需要按照“兩圈一帶”戰略進行重新審視,重新梳理。比如“兩圈”旅遊業的有效對接,物流網點的最佳化布局,汽車產業鏈的有效延伸等。
要彰顯特色,要依據各個板塊的不同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武漢城市圈要突出“兩型社會”建設的特色,著力在體制機制創新和“五個一體化”上率先突破;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要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大旅遊大品牌建設力度;湖北長江經濟帶要突出做好水文章,在產業聚集帶、城鎮連綿帶和水生態保護開發上儘快見到成效。
要突出重點,就是強調“一主兩副”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支持武漢提升聚散功能,加大對宜昌、襄樊的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勵其他地區發揮後發優勢。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與推進發展的有機統一,構建充滿活力、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來推進戰略的實施,營造敢闖敢冒、敢為人先、鼓勵競爭、激勵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力爭在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率先突破。
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搭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平台。目前,我們已經有了中部牌、試驗牌、長江牌、生態文化牌等金字招牌。“兩圈一帶”戰略把這些金字招牌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了很好的開放平台。要充分利用這個平台,以更加開放的理念、視野和胸襟,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區投資創業環境最優、開放度最高的地區。
四是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人民民眾廣泛參與的有機統一,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動發展的工作合力。
要明確政府職責。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抓好戰略的執行和落實。
要強化市場運作。要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政府絕不能幹那些幹不了、乾不好的事情,必須自覺按市場經濟規模辦事,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
、當前,全省上下正在緊鑼密鼓地組織開“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能否把“十二五”規劃編製成一個落實“兩圈一帶”戰略的規劃,對湖北未來五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至關重要。這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按照“兩圈一帶”戰略謀劃“十二五”基本思路。
謀劃好基本思路是“十二五”規劃能否落實“兩圈一帶”戰略的關鍵。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初步考慮,“十二五”規劃的基本思路要較好地體現這么幾句話,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兩圈一帶”,推進綠色增長,加強創新驅動,實現共建共享,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圍繞“兩圈一帶”是基本要求,也是重要前提。因為“兩圈一帶”戰略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指導湖北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總體謀劃,是省委省政府對省情再認識的最新成果,是引領未來發展的行動綱領。
推進綠色增長是“兩圈一帶”的基本內涵,也是國家賦予兩型社會建設的重大使命,還是後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我們必須用世界眼光和時代要求來謀劃未來發展路徑。
加強創新驅動是實施“兩圈一帶”戰略的根本動力,也是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體制機制的現實需要。與先進地區相比,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對湖北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實現共建共享是“兩圈一帶”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共建要求我們要充分調動全社會實施戰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享就是要讓全省人民獲得“兩圈一帶”發展的實際利益,分享推進“兩圈一帶”的精神成果。
二是切實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兩圈一帶”戰略能否見到成效,關鍵要看轉變發展方式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制定“十二五”規劃,要把握湖北省整體進入工業化中期的新特徵以及實施“兩圈一帶”戰略的新要求,認真研究推進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重大課題。
首先要確定結構調整的著力點。年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於湖北偏重的經濟結構而言,調結構的任務更加繁重,確定結構調整的著力點顯得尤為重要。從湖北的實際情況出發,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一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選擇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市場空間大的新興戰略性產業重點加以培育,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二是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汽車、鋼鐵、石化、裝備等製造業在未來若干年仍然是湖北省重要的支柱產業,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家電、建材等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套用新技術、新工藝,依託現有產業基礎,改造提升並進一步做大做強傳統產業。三是突破性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要順應現代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發揮湖北省綜合交通優勢,突破性發展現代物流業。
要找準擴大內需的結合點。進一步最佳化需求結構,形成投資、消費雙拉動格局,是“十二五”期間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現實需要。在中央擴大投資政策逐步淡出,而擴大內需要求更高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找到既能擴大投資又能刺激消費的新的結合點。為此,我們要按照“兩圈一帶”戰略最佳化城鎮布局,推動中小城市發展,加速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以此推動擴大內需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要破解制約發展的關鍵點。資源能源、生態承載、環境制約等將是湖北工業化進程中無法迴避且必須解決的問題。湖北缺煤少油乏氣,成為制約湖北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而發展清潔能源,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在生態環境方面,要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做大生態產業。要充分用好武漢城市圈綜改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加快資源、能源、環境、生態等領域的改革試驗,以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中的瓶頸制約。
要把握共建共享的切入點。實施“兩圈一帶”戰略,重在整合資源,貴在全民參與,實現共建共享。不僅圈、帶內各市之間要實現資源整合,圈與圈、圈與帶之間也要實施資源整合;不僅城市之間要實現資源整合,城市與農村之間也要實現資源整合。
三是圍繞實施“兩圈一帶”戰略加強規劃策劃。
一方面,加強省內規劃銜接。武漢城市圈五個專項規劃、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一總三專規劃以及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規劃都已經或即將出台。這些規劃相互之間進行了有效銜接,較好體現了“兩圈一帶”戰略的根本要求。我們正在編制的“十二五”規劃,要加強與這三個板塊規劃的銜接,使“十二五”規劃充分吸納已有工作成果,與現有規劃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另一方面,搞好國家規劃對接。前期,我們在制定各項規劃的同時,通過部省合作共建等形式,與國家有關方面及時進行了工作銜接。在抓緊編制“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我們更要乘勢而上,有效推進,使我們一批重大項目能夠進入國家規劃籠子,爭取得到國家更多的支持。
四是切實把“十二五”規劃編製成落實兩圈一帶戰略的行動方案。
規劃的生命力在於可操作性。要把“十二五”規劃變成落實“兩圈一帶”戰略的行動方案,必須強化項目、政策、資金保障,堅持用項目落實規劃,用政策支撐規劃,用資金保障規劃,切實增強規劃實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強化項目支撐。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等六大領域及投資結構的動態最佳化,加強項目策劃、落實和深化,不斷充實和完善重大項目庫,提高項目成功率。截至目前,為配合“兩圈一帶”戰略實施,湖北省通過項目庫建設,儲備項目3.7萬個,投資總規模達12萬億,將有效支撐“十二五”期間的投資增長。
強化政策支持。要圍繞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等重點任務,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引導社會資源向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方面配置。公共財政要重點投向農村公共事業、就業社保、防災減災、資源環境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在重大建設布局、關鍵領域改革方面,要積極爭取國家給予政策性支持。
總的說來,“兩圈一帶”戰略是引領湖北科學發展的行動綱領。“十二五”將是推進“兩圈一帶”戰略實施的重要時期。全省要運用戰略指導規劃,通過規劃落實任務,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為把湖北建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奠定堅實的基礎。
連結
回顧“兩圈一帶”戰略的形成
說起“兩圈一帶”戰略的形成,可以用三句話概括。即“兩圈一帶”戰略發端於戰略支點的科學定位,起始於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申報獲批,完善於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和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的啟動實施。
在戰略形成過程中,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歷親為,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徵求專家和社會各界意見。可以說,“兩圈一帶”戰略既立足於歷屆省委、省政府奠定的堅實基礎,又及時匯集了近幾年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充分凝聚全省上下的聰明智慧,是對發展戰略的再謀劃,對發展模式的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