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一個清朝:大清開國與孝莊太后2

兩個女人一個清朝:大清開國與孝莊太后2

郭厚英,女,浸潤文字二十餘文字散見於國內諸多報紙雜誌,為天涯“煮酒論史”熱度寫手,尤長於歷史類、女性類細膩文字的描寫

基本介紹

  • 書名:兩個女人一個清朝:大清開國與孝莊太后2
  • 作者:郭厚英
  • ISBN:9787508735610 
  • 頁數:271頁
  • 定價:35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508735610
  • 尺寸:23.8 x 16.8 x 2.2 cm
  • 重量:422 g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郭厚英,女,浸潤文字二十餘年,文字散見於國內諸多報紙雜誌,為天涯“煮酒論史”熱度寫手,尤長於歷史類、女性類細膩文字的描寫。著有民國歷史《塵埃里開出的花》《塵埃里開出的花之二》等作品。

內容簡介

《兩個女人 一個清朝:大清開國與孝莊太后2》內容簡介:孝莊與海蘭珠是皇太極生命中重要的女子。姐姐海蘭珠因喪子之痛,遽然離世。妹妹孝莊卻因誕下皇九子福臨,在後來的大清開國中發揮了出色的作用。皇太極剿滅北元林丹汗:松錦之戰,放手與大明一搏!孝莊乘勢說降大明戰將洪承疇,從而奠定了大清軍事的絕對優勢,只可惜皇太極英年即逝,英雄壯志未酬。大明的崇禎帝也有過重振河山的機會。只可惜他在面臨著中原的李白成、張獻忠農民軍內憂,與關外的滿清八旗軍外患之時,長期鼠蛇於和戰的兩端。大明的局面,便在崇禎帝的手上一點點地爛了下去。大清的後皇太極時代,由於多爾袞、豪格的帝位之爭,一度曾走到內戰的邊緣。當時,孝莊以嫻熟的政治手腕,平衡內部的政治勢力。最終,使自己六歲的兒子福臨登上了帝位。由於大明朝的政治窳敗,李自成從小民壯大為敵國。1644年,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崇禎帝無奈上吊,收拾勝利果實的卻是多爾袞。當然,這一場壯觀的清興明亡大挑戰,最終把所有的好運氣都歸結在了順治帝與孝莊太后母子身上。

媒體評論

在男權社會,男兒玩政治才有正當性,女子當國,被蔑視為“牝雞司晨”。有意思的是,在清王朝開國之初與即將終結之際,帝國的掌舵大權卻掌握在兩名女子手裡:孝莊與慈禧。郭厚英的《兩個女人一個清朝》從這兩位太后切入對清王朝的考察,別開生面地呈現了中國王權政治較為隱秘的一面。
——《隱權力》作者吳思
歷史可以寫得浩瀚博大,可以寫得波譎雲詭,也可以寫得雋永悠長,罕見是寫得如此細膩溫婉,從女性視角寫女人的歷史,在清史的驚濤駭浪中欣賞百媚橫生,這是一本適合放在梳妝檯上閱讀的歷史書。
——《世界歷史有一套》作者楊白勞
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男人的角力場在殿前,女人的表演秀則在後宮。後宮政治源遠流長。能脫穎而出的女人極為少數,清朝的這兩個女人,卻將中國歷史後宮政治推向了高峰,完成了最後的巔峰之作,可敬可嘆,可悲可喜、
——《那時漢朝》作者月望東山
有時候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太迷戀一種端莊肅穆的純學術敘述,出處引用佐證邏輯性嚴密性一個不能少,為什麼不能像該書寫的那樣,如流水般婉約清淺,如春花般搖曳生姿呢?畢竟文學性強烈的敘事才能更為人接受。只是還是有點怕模糊了文學和歷史的差別。不過,歷史和文學究競有多大的差別呢?多重闡釋空間的存在,才是一種文化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啊。
——網友太平花

目錄


第一章 林丹汗像一朵花兒似的謝了
北元林丹汗跟皇太極驍勇鬥狠,卻輕輕地斷送了自己的一條性命。察哈爾林丹汗倒下後,給皇太極的個人生活帶來了一種人意山光的喜態,這便是莊妃姐姐海蘭珠的入宮。

第二章 生若白霜,死若流星的海蘭珠
海蘭珠是皇太極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女人,曾經給皇太極帶來了許多的歡笑。可是,宸妃和莊妃人生的走勢卻是紅花易衰,綠葉常青的。宸妃海蘭珠生的皇八子夭折,小莊妃布木布泰生的皇九子卻健康地活了下來。由此,紅顏薄命的宸妃海蘭珠遽爾痛別人世,生命有時真的比露珠還脆弱啊。

第三章 崇禎時,曇花一現的國內大好戰局
大明崇禎的國內軍事也有過柳暗花明的明媚,當時,在對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大股農民軍的內線戰場上,像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大腕軍頭俱是大明國領風騷的軍事高手。所以,大明進剿西北農民軍的戰事一度打得相當順手。但是,崇禎在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卻換上了大而不當的熊文燦,這為大明朝的未來種下了致命的隱患。

第四章 於和戰首鼠兩端的崇禎政府
皇太極起先想在經濟上壯大自己,於是向崇禎提出了議和。楊嗣昌順勢提出了“攘外必須先安內”的政治主張。可是,楊嗣昌的主張卻在明朝的清議與濁流之間引發了一場血腥的政治內斗。這場政治鬥爭,雖然借了鄭鄤的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勉強把黃道周清議一派的氣勢壓了下去。可是,崇禎再跟皇太極討論明清和談的議題時,便有一點首鼠兩端了。

第五章 盧象升,一個死於理想的末路英雄
盧象升講仁講義、忠君愛國,他似乎天生就為一種闊大的理想而活著。而楊嗣昌在政治上,則使用一種亦正亦邪的武林路數。這兩個人都是崇禎朝的忠臣。可是,他們對付外線的清軍時,合作卻相當不愉快。後來,鷹派的盧象升在主和派楊嗣昌的羈絆下,明知其不可為而勉強為之。盧象升成為了一個死於理想的末路英雄。

第六章 松錦之戰,大明對大清的終極一戰
崇禎十三年(1640年),大明朝有格調的軍事人才是楊嗣昌、洪承疇二人。洪承疇在遼東戰場上,與皇太極展開龍虎鬥。松錦會戰,洪承疇也曾有過一個明亮勁直的開局。可是,在崇禎朝廷的一味催戰以及皇太極清軍的兇悍逼搶之下,卻以慘敗收官了。這是明清軍事史上一個根本性的轉折點。

第七章 洪承疇拜倒在孝莊的石榴裙下
洪承疇、祖大壽最終束手就擒。洪承疇在莊妃的甘言美色誘導之下,最終叩頭向皇太極請降。後來,孝莊太后曾經深有體會地講過一句話:得洪承疇者,即賺得了後來南明的半壁江山。

第八章 蛤蚌相爭,孝莊把兒子推上了皇帝寶座
皇太極遽然駕崩後,皇位的爭奪主要圍繞著多爾袞、豪格二人來展開。豪格的特點是勇猛有餘,智謀不足。他雖為皇長子,卻不能子以母貴。多爾袞則聰慧過人,善於自處。雙方的形勢劍拔弩張。可是,政治的底牌全面揭開之後,孝莊六歲的獨子福臨卻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國皇帝的寶座,這真是有如神佑的一件美事喲!

第九章 多爾袞,忘不了她一低頭的溫柔
野史中,常常把孝莊與多爾袞男女間的一種好感,演繹到野火春風,這固然是不足信的。可是,許多人仍然相信孝莊與多爾袞之間應該有過“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雖然,他們的開始似乎沒有趕上東風融和的春好天氣。只是,十數年的光陰恍然流去,有一種棹楫之聲相聞的風月美感,還是淺淺地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影子。

第十章 “倏忽萎死”的楊嗣昌
楊嗣昌是一位政治軍事天分很高的能臣,楊嗣昌的“川東雞籠中捉賊”之聚殲張獻忠計謀真的是好的。只是,一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明軍隊,它的窳敗已經從底色中透了出來。如此,楊嗣昌的結局,便只能是“如紫花為犁所割,如山上水仙為牧人所踐,倏忽萎死”。

第十一章 閣臣濫觴已極
自崇禎十四年(1641年)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朱由檢連斫薛國觀、周延儒兩員當朝宰相。當時,薛國觀、周延儒兩人,儘管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卻曾經鞍前馬後地、積極地為崇禎出過計謀。此後的國事維艱之際,朱由檢再想讓閣臣們幫著出主意,閣臣們臉上便擺出一種很“囧”的樣子,半個字也不肯說。這樣的局面,倘使薛國觀重生,肯定要生氣地說:“閣臣濫觴已極!”

第十二章 從小民壯大成敵國
崇禎十三年(1640年)秋冬,李自成向河南突圍,在他的身後,迅速聚起了多達十數萬人的饑民。於是,李自成發奇兵破了洛陽城,殺掉福王朱常洵。接著打響明末戰爭史上著名的三圍開封。在這個過程中,李自成以開封城為誘餌,先後消滅了傅宗龍、汪喬年所率領的兩支大明的生力軍;朱仙鎮大戰,更把左良玉明軍精銳打得落花流水。這樣,李自成便一步步壯大成為大明國的頭號敵人。

第十三章 李自成,一步之遙的帝王之夢
孫傳庭是大明國對付李自成的最後一張王牌。孫傳庭“柿園之役”,全軍受重創。這以後,孫傳庭再也不敢輕易出潼關邀戰。可是,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孫傳庭在朱由檢的強力壓迫下,再次冒險中原。孫傳庭身死潼關,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一個唯我獨尊的大順政權。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開始東征北京。大順軍一支疲憊之師遇上了朱由檢的一座空城。結果是朱由檢上吊,李自成進入北京城。歷史的發展有時就是這樣的詭異。

第十四章 跌倒的李自成,吃飽的多爾袞
李自成剛住進紫禁城,感覺是好的。可是,不久李自成做了兩件沒出息的事情:一件是侮辱死去的崇禎帝;另一件是對前明官員縉紳執行全面的“追贓助餉”清算政策。李自成的優勢便一點點地流失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山海關一役,吳三桂與多爾袞聯手,大順軍失去了全部的精銳。李自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當時有一段民謠,概括了這段歷史:“朱家麥面李家磨,做得一個大饃饃,送給隔壁趙二哥。”朱家是朱由檢,李家是李自成,隔壁趙二哥指的就是多爾袞,白白便宜了打秋風的多爾袞。當然,這一場龍虎鬥的所有運氣,最後都歸結在了孝莊太后那七歲的兒子順治帝身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