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中力量:美洲·非洲

全球空中力量:美洲·非洲

《全球空中力量:美洲·非洲》涉獵了世界各國(地區)空軍和空中力量,羅列了世界各國的人口、國土面積、GDP、國防經費和服役人員數量,並詳細介紹了其空軍的誕生、發展及現狀。對於軍迷們和那些想了解各個國家的空中力量的讀者來說,《全球空中力量:美洲·非洲》是極好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空中力量:美洲·非洲
  • 作者:戴維·雷格 (David Wragg) 張國良
  • 出版社:中國市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195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09211166
  • 外文名:The World Air Power Guide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全球空中力量:美洲·非洲》由中國市場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美洲
阿根廷
安提瓜和巴布達
巴西
巴拉圭
巴哈馬
巴貝多
玻利維亞
多米尼加
厄瓜多
哥倫比亞
哥斯大黎加
古巴
蓋亞那
海地
宏都拉斯
加拿大
美國
秘魯
墨西哥
尼加拉瓜
薩爾瓦多
蘇利南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委內瑞拉
瓜地馬拉
烏拉圭
牙買加
智利
非洲
阿爾及利亞
埃及
衣索比亞
安哥拉
貝寧
波札那
蒲隆地
布吉納法索
赤道幾內亞
多哥
厄利垂亞
維德角
甘比亞
剛果
剛果民主共和國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吉布地
加納
加彭
辛巴威
喀麥隆
象牙海岸
葛摩
肯亞
賴索托
賴比瑞亞
利比亞
盧安達
馬里
馬拉威
馬達加斯加
模里西斯
茅利塔尼亞
摩洛哥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南非
尼日
奈及利亞
塞席爾
獅子山
塞內加爾
史瓦濟蘭
蘇丹
索馬里
坦尚尼亞
突尼西亞
烏干達
尚比亞
查德
中非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戴維·雷格(David Wragg) 譯者:張麗萍 劉現輝 李勝機

序言

在任何一部諸如此類的書籍中,所能反映的內容對於特定時期的具體情勢來說,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就本書所涉獵的世界各國(地區)空軍和空中力量而言,儘管作者也曾試圖儘可能地為讀者展示出一部簡潔而又全面的發展歷史,但最終的結果仍然有可能不盡如人意。
歷史昭示未來。因此,對於歷史的總結和研究不僅必要,而且重要。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場大規模的全球戰爭和更多的局部衝突,付出了慘痛的流血犧牲。人性使然,人類很容易忘掉那些並沒有直接影響其自身日常生活的戰爭,但是,關於戰爭,無論是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兩伊戰爭,還是印巴戰爭或阿以戰爭,留給人類的深刻教訓卻是:戰爭的爆發往往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為了遏制戰爭,需要發展威懾,但人們總習慣於將威懾能力與大規模核報復聯繫起來,恰恰遺忘了使用最能夠發揮作用的常規力量——一支編組合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武裝力量,能夠有效地解決導致戰爭發生的各種小型紛爭。
歷史的教訓總是容易被政治家及其幕僚們所健忘,和他們一起健忘的同時還有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如果說,在那些終日因為生存而內亂頻仍的國度里,民眾對於這個道理的認識較為膚淺的話,那么,在教育發達、生活富足的民主國家。倘若再存在這種形式的疏忽大意則是完全不可寬恕的。在英國,只有0.28%的人口在武裝部隊服役,這一問題在其他歐洲國家同樣表現突出。進而言之。不僅僅在西歐諸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同樣如此。甚至在美國,這個數字也僅僅只有0.5%。這就是我們在華沙條約組織崩潰、蘇聯解體後享受所謂“和平紅利”時所付出的微薄成本和代價。
其實,太多的人們忘記了,任何一種形式的紅利,都是一種投資行為的回報。然而,就本書中所調查研究的大多數國家的武裝部隊而言,幾乎很少能夠從他們的政府那裡得到像模像樣的投資。從恐怖主義分子悍然攻擊美國首都華盛頓和世界大都會紐約可以看出,當今世界局勢與20世紀下半葉相比,更加動盪且更不確定,人類正面臨著多種多樣、無處不在的威脅。然而,許多民主國家的政府卻自欺欺人,他們把腦袋扎進沙子裡,一味地宣稱距離下一個威脅的出現至少還得幾十年,進而褻瀆了組織和領導民眾進行防範的職能。
2001年9月11日,當被劫持的民航客機像所有極具殺傷力的常規炸彈和飛彈一樣,猛然撞上世貿中心雙子大樓和五角大樓之前,不曾存在過任何一種形式的預警。的確。當安坐在辦公室里的政府官員們總是一門心思地琢磨如何增加社會福利,甚至絞盡腦汁地算計如何削減防務預算的時候,當最基本的防禦工作都出現缺位的時候,民主制度自身就已經遭到死亡的威脅,而且最終很容易被綁架。事實上,在如何為國民提供教育和醫療保障方面,有著多種可行的渠道和可供選擇的手段,但在為國家民眾提供防務保障方面,只有政府部門才能夠做得到,他們責無旁貸。
在整個20世紀,美國因應時局及時介入戰爭,先後兩次解救了瀕臨絕境的世界民主制度,使得新世紀才能夠以“美式和平”(美國強權之下的世界和平)的格局得以開啟。鑒於以往的歷史教訓,民主國家原本更應在防務問題上有所作為,時刻做到有備無患,但我們所目睹的一個歷史現實卻是:美國不得不再次承擔起在海灣戰爭以及在前南聯盟的軍事行動的領導重任。就美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能力而言,能不能發揮領導作用並非一個需要爭論的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在於,美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比歐洲盟友們總和還要多得多的防禦努力。歐洲聯盟時常以高昂的姿態出現在各種國際會議場所。但是,很少有歐盟國家能夠或者願意派出軍隊到國境之外作戰,它們無論是人員規模還是武器裝備都太小、太過落後,執行部署任務時捉襟見肘。另外,歐盟國家模仿北約組織新建的一些司令部,進一步分散了原本就很有限的經費預算和稀缺的訓練有素的參謀人員。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持續時間最長久、取得效果最顯著的防禦聯盟,但其真正的價值卻被歐洲政治家們一再低估甚至視而不見,這是一種勢必需要付出沉重代價的極具風險的行為。例如。在20世紀30年代,無論是荷蘭、比利時還是法國等國的政府,都無一例外地認為,一旦歐洲發生大規模戰爭,英國政府必須出面進行干預。其實,就連英國政府自身也都這么認為。但是,這些國家儘管英雄所見略同,但他們之間卻沒有舉行任何形式的聯合軍事演習,甚至連任何形式的協同配合的努力都沒有。相比之下,北約組織提供了包括指揮體系在內的所有這一切,尤其重要的是,它甚至還把美國和加拿大也拉入了保衛歐洲安全的行列。然而,必須看到,現有歐洲國家的防務支出,所占GNP的比重往往不到10年前的一半。因此,僅從這一數字來說,以往慘痛的歷史教訓早已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
英國在防務開支上總以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而怨言不斷,但這種說法卻極為片面。事實上,英國軍隊只有三分之二的飛機能夠正常使用。他們現有的航母噸位甚至不到20世紀50~70年代服役的航母的一半。2006年,英國皇家海軍失去了裝備“藍雌狐”雷達的“海鷂”攻擊機,致使艦隊2016年前在防空戰鬥機裝備方面將是一片空白。至於美國,這個人口數量僅僅5倍於英國的國家,又如何能夠承擔起11艘大型航空母艦(每艘噸位相當於4艘英國航母)?又如何確保第12艘處於預備待命狀態?法國海軍目前僅有一艘航空母艦。一旦不幸遭遇海上經常會出現的各類事故,法國海軍就將陷入無船可用的尷尬境地。然而,與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不同,法國人喜好特立獨行,總想表明沒有美國人,自己將做得更好。如今,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和做法在全球各地繼續蔓延。再例如紐西蘭,這個國家今天並沒有面臨特別明顯的威脅,甚至就連明天也看不到,因此解散了戰鬥機中隊,租用飛機為其小型海軍部隊提供防空訓練。不過,距離紐西蘭最近的鄰居——澳大利亞,倒是正在做著一些力量投送能力的建設,近期先後服役了2艘直升機母艦
歷史不斷重演,但從來不會完全照搬。英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曾經提出的進行十年戰爭準備的錯誤主張,如今似乎再度死灰復燃。事實上,十年這個時間段,用來作為政治家和公務員的任期比較妥當,但對於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水手和士兵則極不適宜。同樣,就發展現代化作戰飛機並將其投入使用的整個周期而言,十年時間更是遠遠不夠。2001年9月發生在美國的恐怖攻擊表明,一個新型威脅的赫然出現,甚至不需三到四年的時間,就足以造成空前的殺傷力。如今,在獲得獨立的一些前蘇聯國家,那裡的人民在經歷了社會制度變革的短時間興奮後,並沒有從自由社會和市場經濟中感受到什麼具體的好處,他們因而普遍處於無助、失落和幻滅之中……
有鑒於此,脆弱的民主制度將何去何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