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浙閩泥質沉積體物源示蹤及其古氣候意義》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劉喜停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新世浙閩泥質沉積體物源示蹤及其古氣候意義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喜停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大陸架泥質區沉積速率較快且連續,能夠較好地保存高分辨的古海洋和古氣候信息。東海陸架在全新世高水位期發育了若干泥質沉積區,為研究亞洲河流的源-匯過程、東亞季風的演化等科學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材料。目前對東海陸架浙閩泥質沉積體的研究,特別是沉積物源和古氣候指標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本項目以浙閩泥質沉積體的鑽孔岩心沉積物為重點,同時對河流沉積物進行沉積學的研究,擬利用粒度、粘土礦物、粘土組分的地球化學和鍶-釹同位素等參數,結合14C年齡的地層格架,綜合分析評價泥質沉積體粘土級陸源組分的源-匯過程,遴選可靠的物源示蹤和氣候變化指標。旨在探討被動大陸邊緣背景下,泥質沉積形成過程對海(洋)流循環、化學風化、河流輸入等因素的回響。在此基礎上,利用高解析度沉積記錄揭示全新世東亞季風的演化及其驅動機制。研究結果將加深對陸架泥質沉積過程的認識,為研究東亞季風背景下泥質沉積的源-匯過程提供新的依據。
結題摘要
東海內陸架泥質沉積物具有沉積連續,解析度高的特徵,是研究沉積環境演化的理想載體,但目前研究,特別是長時間尺度(末次冰期以來)的研究還需要加強。本項目利用東海內陸架獲取的ECMZ和EC2005鑽孔沉積物以及浙江河流(甌江、錢塘江、飛雲江等)沉積物開展沉積物源-匯過程的的研究。首先,利用放射性C-14定年,建立地層格架,恢復末次冰消期以來東海泥質區的環境演化,並結合粒度特徵和潮坪沉積環境的演化,重建了末次冰消期海平面變化曲線。隨後,柱狀沉積物粘土礦物和重礦物的研究表明長江物質一直主導泥質沉積區內的物質來源,並且自末次冰消期以來基本穩定,直到1.5 ka,區域小河流的貢獻才有所增加。在上述物源研究的基礎之上,我們提出泥質沉積的粒度能夠反映東亞冬季風的演化,特別是7.5 ka以來。沉積物粒度的結果表明,中晚全新世以來,東亞冬季風的演化可能受到低緯度ENSO波動的調控,強調了高緯度和低緯度對東亞季風不同的影響機制。此外,在重礦物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自生黃鐵礦廣泛發育,並且首次在該區域報導自生石膏。進一步研究發現自生黃鐵礦的硫同位素與沉積速率(受控於沿岸流強度)有關,可能為研究古氣候演化提供新的指標。最後,我們發現區域小河流沉積物的地球化學和礦物組成可能受到長江物質的影響,在物源分析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總之,通過該項目的研究,並對比其它不同地質背景(例如東非)的泥質沉積,將豐富泥質沉積的源-匯體系,並為研究相關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