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勘探中,套用全息攝影原理記錄並再現地震界面的方法和技術稱為全息地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息地震
- 名詞類型:技術
- 名詞領域:地理
- 原理:全息攝影
在地震勘探中,套用全息攝影原理記錄並再現地震界面的方法和技術稱為全息地震。
在地震勘探中,套用全息攝影原理記錄並再現地震界面的方法和技術稱為全息地震。英文seismic holography釋文全息攝影術是利用相干光束照射物體後的反射光束與參考光束的相互作用,把物體記錄在底片上,然後用單色光照射...
全息地震法是勘查技術之一。有近五十年的辦學歷史,早期以核地球物理資源勘查為主,在核地球物理學科已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套方法,技術和理論。1978年以來,以核地球物理勘查為學科特色,帶動了重力法、磁法、電法、地震法、地熱學等分支學科的發展,形成了方法種類齊全,各分支學科齊頭並進的局面,並在新型學科-...
全息 地震圖是表示地震震中位置、震級、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烈度及地震分區等內容的地圖。原始資料性地震圖,是地震儀中紀錄下來的地震譜。震相是不同性質的地震波在地震譜上所表現的形跡,用以分析地震的各種基本參數。特點 全息地震圖一般以點狀符號表示震中位置,文字註記震級和其它有關說明,並常以不同暈線或...
地震全息照相是一種無透鏡的兩步成像。原理是:利用物光和參考光干涉在感光膠片上記錄一幅干涉圖樣,呈錯綜複雜、透明度不同的花紋,稱為全息(即全息照片),相當於把膠片製成一不規則的光柵,然後利用全息圖對適當照明光的衍射,把原三維影像提取出來。後一過程稱為重現。全息圖是一個天然的信息存儲器,可把"...
《地震勘探數位技術·第三冊》是197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計算中心站。內容簡介 本冊主要介紹數字處理中訊息提取技術、迭加技術、偏移技術、全息技術、成象技術、速度分析等方法的基本原理與實踐.原定在本冊內介紹的亮點技術及程式系統等內容,因篇幅限制,將另成一冊,作為...
地震全息現象:氣候冷熱異常,旱澇異常,風雨異常,地下水水位、色嗅、溫度、流量異常,動物的習性異常,震前的地聲和地光異常等。參考資料 1.1.《專訪環境景觀生態學專家董斌》http://www.buildcc.com/index.php/viewnews-305137 2.2.《STKI理論:後信息化社會的學習方法》http://zhou.club.officelive.com/stk...
地震波、電子波、X射線等方面的全息也正在深入研究中。全息圖有極其廣泛的套用。如用於研究火箭飛行的衝擊波、飛機機翼蜂窩結構的無損檢驗等。不僅有雷射全息,而且研究成功白光全息、彩虹全息,以及全景彩虹全息,使人們能看到景物的各個側面。全息三維立體顯示正在向全息彩色立體電視和電影的方向發展。全息技術不僅在實際...
模擬地震學是一種新型的實驗地震學光學模擬系統。背景介紹 它將實時全息技術與聲發射源測定技術相結合套用於實驗地震學研究 ,前者檢測和記錄試件內應力場及其變化 ,後者檢測和記錄微破裂所激發的超音波 ,藉以確定試件內微破裂發生的時間、位置和強度。方法 綜合兩種方法所獲數據 ,從微破裂叢集成核過程與應力場之間的...
全息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所謂的“全息”即“全部信息”,是指用投影的方法記錄並且再現被拍物體發出的光的全部信息。全息影像技術一般也被稱作虛擬成像技術或是全息成像,其成像原理就是憑藉光波干涉對物體光波的相位與振幅進行記錄,與此同時,憑藉衍射原理對物體的光波信息...
超聲全息照相能再現潛伏於水下物體的三維圖樣,因此可用來進行水下偵察和監視。由於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體,往往對超音波透明,因此超聲全息可用於水下的軍事行動,也可用於醫療透視以及工業無損檢測測等。全息照相的方法從光學領域推廣到其他領域。如微波全息、聲全息等得到很大發展,成功地套用在工業醫療等方面。地震波...
根據地震的斷層成因學說,建立閉鎖破裂和斷層粘滑震源模式;運用彈性力學理論,得到地震前斷層位錯分布特點和閉鎖段周圍主應力跡線的特點,可以作為預報震中位置的方法。又用淺源構造地震的充要力學條件,把各種地震前兆現象分為全息前兆和非全息前兆,藉以探討臨震預報遇到的困難。對於地震專家和相關專業學生,以及對地震...
④再壓縮或反褶積,用以克服與減輕幾何頻散效應,提高解析度及加大探測範圍,⑤動態道集 (DTG)疊加,用以修改普通的CDP多次疊加技術以適應槽波地震勘探條件的特殊性。⑥全息成象或散射偏移技術,通過震源或虛震源成象,將時—空域槽波記錄數據偏移到空—空域採區或盤區平面圖上,使斷層等異常歸到它的正確位置上。⑦...
全息照相記錄過程 在典型的離軸型全息照相的光路布局中(圖1),由雷射器發出的光束被分光鏡B分成兩束光,一束經反射鏡M反射後直接投射於全息底片H(―種高解析度的感光材料),稱為參考光;另一束則照射物體,從物體反射(或透射)的光,稱為物光。物光和參考光在全息底片上相互干涉的結果,構成一幅非常複雜而又...
3d全息影像技術(Holography)是計算機學技術,全息顯示技術的問世給真正的立體三維電視帶來了希望之光。全息電視與立體電視相比,其優越之處不僅僅在於立體三維圖像更接近於物體自身,而且還要從人眼對物體深度感在生理上的心理暗示來加以考慮。說明 注意:全息影像技術(Holographic display),並非指由1956年丹尼斯·加博爾...
Ⅵ 廣義全息術和多維逆散射 一、引論 二、Rayleigh-Sommerfe1d全息術 三、廣義全息術 四、多角度廣義濾波反傳播 五、多頻率廣義濾波反傳播 六、Fourier衍射切片定理 七、多角度濾波反傳播 八、多頻率濾波反傳播 九、時域廣義濾波反傳播 十、時域濾波反傳播 十一、結論 參考文獻 Ⅶ 非線性波動方程地震反演的方法...
自然條件,包括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選線的步驟分:踏勘、初測、定測等。鐵路選線涉及多種專業,伴有大量野外工作和室內的研究、分析、計算工作。近年來在鐵路選線中逐步採用了許多新的技術,如航測、衛星遙感攝影、數字地面模型、全息地震儀以及利用計算機的智慧型選線技術、自動繪圖和預概算自動編制等。
STKI理論基礎,就是效仿章魚的模式並結合全息理論,吸納現代預測學的數理邏輯優勢和古代預測學的歸納綜合優勢,利用各種信息源,採取兼容並蓄,取長補短,擇優淘劣,區辨真偽的辯證思維原理。有效的創收增收,防災減災。預測與信息是同步的,外象源於內外因。正因為有信息的同步存在,才建立起了現代預測學。全息概念...
她是全息影像通訊器的新聞播報員,自稱為全息影像通訊器之星。除此之外,她也是閃焰隊的成員,組織的敗北使她對主角產生了敵意。儘管她沒有作為閃焰隊成員和主角戰鬥過,但她了解閃焰隊的一些機密信息,例如庫瑟洛斯奇的E戰鬥服研究計畫以及只有部分高級成員才知道的弗拉達利研究所的隱藏樓層。主角登入名人堂後,帕琦拉會...
5.4 地震勘探方法 / 172 5.4.1 地震勘探方法的理論基礎 / 172 5.4.2 地震勘探方法的種類與野外觀測 / 173 5.4.3 古遺存和岩石的彈性波傳播速度 / 173 5.4.4 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 / 174 5.4.5 三維地震勘探方法 / 175 5.4.6 全息地震勘探方法 / 175 5.5 重力勘探法 / 176 5.5.1 重力...
第六節蜃景 第七節天響、物鳴 第八節自然傳真、自然全息 第六章氣象異常(一)第一節風 第二節雨澇 第三節乾旱 第四節雪 第五節冰雹 第七章氣象異常(二)第一節霧 第二節雨異物 第三節氣溫異常 第四節罕見氣象事件 第八章生物異常 第一節人異常 第二節動物異常 第三節植物異常 第九章結束語 後記 ...
4) 測井—地震全息反演,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局級項目,1995年—1997年 5)油藏描述技術的引進與套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局級項目,1993年。6)克里金繪圖系統的開發套用與完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局級項目,1992年。6、油田合作技術開發項目 1)鄯善油田西山窯油藏開發方案編制,吐哈油田公司,1993年 2)...
時間剖面上的反射波能量一般比干擾背景能量強。在時間剖面上表現為振幅峰值突出、黑色梯形面積較大,邊線變陡。如果反射波能量比干擾波能量弱,則無法識別反射波,因此解釋過程要求地震記錄具有較高的信噪比。在時間剖面上的反射波振幅是比較敏感的,不可以造成僅是識別同一層反射波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是判斷岩性、油氣等...
金剛薩埵據大日如來內證法樂之境界集成密法之兩部根本經典――《大日經》和《金剛頂經》,並將之納入南天鐵塔(然其全息意義乃有情本身法界之塔也),以期待後世有緣者。釋迦牟尼佛(化身佛)滅度後800多年時,龍樹菩薩(亦翻譯為龍猛)開啟南天鐵塔,親自從金剛薩埵得受密法,為第三祖。龍樹傳法給其弟子...
利用聲學方法識別海底底質的技術目前正在迅速發展。陸地上的套用 在陸地上進行人工地震勘探是了解深層地質和探礦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來發展了地質全息技術和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可以取得更多的地層信息。收聽礦井中岩石受壓時聲發射的信號,有助於了解岩石受力和破壞狀況,可預報災害,受到人們的重視。
有一種特殊的透地雷達系統使用未經調製的連續波訊號。這種全息透地雷達和其他種類的透地雷達不同處在於可取得地表下特定水平面的全息影像。這種雷達的穿透深度相當淺(約20到30厘米),但是平面解析度足以分辨土中的埋藏物或空洞、缺陷區域、竊聽設備,或者藏在牆壁中、地板內的物體、結構元件。透地雷達可裝設於車輛...
《地史學教程》是1996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本書是在吸收20世紀末葉地史學科研究成果,展望21世紀地質科學和地質教育發展趨勢下改寫的新版地史學教科書。全書貫徹少而精方針,分為4編,11章,約40萬字。總論部分介紹現代地史學基礎概念、研究方法和發展趨勢,引進了層序地層學、事件地層學和全息(綜合)...
1996年,擔任國家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2004年5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院長。2016年,全職任教於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陳顒於20世紀70年代從事高溫高壓下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發展了測量岩石變形的雷射全息技術,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套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