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廣西壯族自治區具有豐富的地方畜禽品種資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一些大型畜禽養殖企業通過利用不同的地方畜禽品種和外來優良品種為素材,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專門價值的配套系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對促進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牧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從1989年開始對畜禽品種制標工作,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或等待發布的地方畜禽品種、引進品種及培育品種的地方標準已有三十多個,全中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州文橋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2009年通過區級地方畜禽遺傳資源鑑定,2015年7月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證書,但全州文橋鴨的廣西地方標準尚未制定。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DB45/T 1817-2018)。
編制進程
該標準是根據2017年5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下達2017年第三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畫的通知》(桂質監函〔2017〕158號)檔案精神起草,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提出,由廣西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廣西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項目任務下達後,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牧總站成立了標準編制工作組,制定了標準編寫方案,明確任務職責,確定工作技術路線,開展標準研製工作,具體標準編制工作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牧總站、全州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廣西壯族自治區牧草工作站相關人員配合。
標準編制工作組於2017年7月~9月間在全州文橋鴨原產地開展了實地調研與資料收集,在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之後,標準編制工作組召開了標準編制會議,對標準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了研究,並對標準的關鍵性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經過研究,標準的主體內容確定為全州文橋鴨的品種來源、外貌特徵、體重體尺、生產性能、種蛋質量要求、雛鴨質量要求、種鴨質量要求和商品鴨質量要求。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之上,通過理清邏輯脈絡,整合已有的有關全州文橋鴨畜禽遺傳資源調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地方品種認定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認定等相關參考資料,並結合全州文橋鴨實際生產上的飼養管理要求的基礎上,按照簡化、統一等原則編制完成了廣西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草案)。2017年7月~9月間向涉及全州文橋鴨養殖的相關專家、養殖戶徵求廣西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草案)意見、全州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參與標準編制人員深入全州文橋鴨原產地文橋鎮進行實地調研,並實地徵求廣西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草案)意見。2017年10月,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對廣西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草案)進行多次討論、研究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廣西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徵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
完成標準徵求意見稿編制後,分別傳送到生產、技術推廣、科研、教學和管理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廣泛徵求意見。在首次徵求意見完成之後,根據部分專家的意見及前期的工作安排,標準編制工作組於2017年11月15~17日再次深入全州文橋鴨原產地文橋鎮全州文橋鴨保種繁育場對70~80日齡、120日齡和成年種鴨進行了體重和體尺測量,70~80日齡肉鴨屠宰測定,初產蛋和正常蛋測定,取得了較為詳細準確的原始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徵求意見二稿。
發出《全州文橋鴨》地方標準徵詢專家意見表10份,收回10份,9位專家提出了修改意見34條,採納31條,未採納3條。
2020年1月30日,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DB45/T 1817-2018)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牧站、全州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廣西壯族自治區牧草工作站。
主要起草人:蘇家聯、廖榮、李嵐、鄧錦、陳思業、伍文彬、唐智軍。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品種來源 | |
---|
4 外貌特徵 | |
---|
5 體重體尺 | |
---|
6 質量要求 | |
---|
7 檔案管理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DB45/T 1817-2018)規定了全州文橋鴨的品種來源、外貌特徵、體重體尺、生產性能和質量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全州文橋鴨的鑑別、選育和質量評定。
引用檔案
| NY/T 823 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全州文橋鴨》(DB45/T 1817-2018)的制定,為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一個規範性檔案依據。該標準的實施對完善廣西壯族自治區種畜禽的標準化生產,為企業化生產提供標準和依據,規範生產行為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