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決定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的決定
(2021年2月25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採取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經過8年持續奮鬥,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書寫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一批政治堅定、表現突出、貢獻重大、精神感人的傑出典型。他們的事跡,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詮釋了中國人民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精神風貌,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深厚情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為隆重表彰激勵先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充分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幹事創業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0個集體“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黨中央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為榜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楷模名單
個人
毛相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1月生,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他立志改變全村貧窮閉塞的“宿命”,1997年起帶領鄉親以“愚公移山”的決心和毅力,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8千米長的“絕壁天路”。路修通後,他又帶頭引路、誓拔窮根,因地制宜,歷時15年,帶領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產業,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士氣,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後的面貌。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撓、苦幹實幹,鑄就了“下莊精神”。曾獲“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白晶瑩,女,蒙古族,中共黨員,1963年4月生,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會主任,科爾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繡產業專項推進組組長、蒙古族刺繡協會會長。她積極推動蒙古族刺繡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籌劃建立國內最大的蒙古族刺繡扶貧車間等,無償設計製作出1072件刺繡產品和7000餘張刺繡圖案,免費提供給廣大繡工及返鄉就業大學生使用,形成了“企業+協會+基地+農牧戶”的產業運營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繡產業的組織架構,共帶動科爾沁右翼中旗2.6萬名婦女參與蒙古族刺繡產業,帶領貧困地區農牧民婦女開拓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劉虎,男,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7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伽師縣水利局黨組副書記、局長。2016年11月任職以來,為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目標,解決當地各族民眾因水致病、因病致貧的問題,他帶領團隊找水源、探路線、定方案、劃標段。在發現身患肺癌的情況下,仍堅持奮戰在伽師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一線。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並投入使用,47萬各族民眾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徹底告別飲用苦鹹水的歷史。因耽誤治療及勞累過度,劉虎同志病情惡化,左眼失明、癱瘓在床。曾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創新獎”。
李玉,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1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他是“小木耳大產業”的領路人,是國內“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等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專家+示範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農戶”的食用菌科技扶貧模式。2012年以來,率團隊深入全國40多個深度貧困地區,每年280餘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貴州、雲南、陝西等地傳授種植技術。推動建立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幫扶800餘個村、3.5萬餘貧困戶實現徹底脫貧,年產值達350多億元。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等榮譽。
張小娟 ,女,藏族,中共黨員,1985年4月生,生前系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2008年6月,她主動放棄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貧困的家鄉工作,在舟曲土石流搶險救災現場一線入黨。她遍訪全縣208個村的所有貧困戶,了解民眾需求,解決民眾困難,被幹部民眾稱為“藏鄉好女兒”“民眾知心人”。2018年底,舟曲縣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張小娟在下鄉扶貧返回縣城途中,因車輛墜河不幸殉職,年僅34歲。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張桂梅,女,滿族,中共黨員,1957年6月生,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她胸懷夢想、矢志不渝,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建校12年來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她身患絕症,卻拖著病體堅守三尺講台,把對黨的深厚感情轉化為立德樹人的實際行動,形成了“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學模式,潛移默化中讓革命精神、愛國情操、紅色基因融入孩子們的血液,代代相傳。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趙亞夫,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4月生,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他40年堅守科技興農的情懷,創造性提出“水田保糧、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發展高效農業。2001年退休後,他作為志願者來到茅山老區戴莊村,堅持不收指導費用、不搞技術入股、不當技術顧問,帶著農民乾、做給農民看,村民人均收入從2003年的2800元增長到2020年的34000元。2013年以來,他和團隊積極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走進陝西、貴州、新疆等地。2018年5月,亞夫團隊工作室掛牌成立,培育農村科技人才1200名。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姜仕坤,男,苗族,中共黨員,1969年12月生,生前系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委書記。在晴隆工作的6年多時間裡,他以近乎痴迷的狀態探索晴隆精準脫貧道路,帶領全縣幹部民眾以山地經濟為引領,大力發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產業,培育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晴隆羊”,山地旅遊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2012年到2015年間共減少貧困人口8.28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27.1個百分點,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了一番。2016年4月,他在出差時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6歲。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等稱號。
夏森,女,漢族,中共黨員,1923年9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外事局研究員,1982年離休。夏森同志14歲開始投身革命,1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多年來,她一直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她離休後仍心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累計捐出自己靠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203.2萬元,用於改善陝西省丹鳳縣、江西省上猶縣貧困鄉村學校的教學條件,其中100萬元設立“夏森助學金”,目前已資助182名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她強調,“資助的學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幾類、幾本大學,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現,資助的學生必須熱愛祖國!”曾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黃文秀 ,女,壯族,中共黨員,1989年4月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她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優秀青年代表。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她放棄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鄉,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巾幗不讓鬚眉,勇敢挑起全村脫貧重任,挨家挨戶上門走訪,跑項目、找資金、請專家,組織村民大力發展產業,帶動全村實現整體脫貧。2019年6月,她在從百色市田陽區返回樂業縣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等稱號。
集體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 1962年建場以來,塞罕壩機械林場幾代人聽從黨的召喚,回響國家號召,在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將荒原變成林海,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2017年以來,大力推進荒山造林綠化,完成各類造林5.6萬畝,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每年產出的物質產品和生態服務總價值達145.83億元。塞罕壩機械林場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了周邊區域鄉村游、農家樂、土特產品加工等產業迅速發展,年社會總收入達6億多元,有力推動了周邊鄉村脫貧致富。曾獲“地球衛士獎”“時代楷模”等稱號。
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大灣村是大別山革命老區重點貧困村之一,2014年全村貧困發生率達29.12%。脫貧攻堅戰以來,大灣村依靠發展“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特色產業,探索出一條具有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的脫貧致富之路。2018年,高質量實現脫貧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120元增長至2019年的14236元。建設完成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置民眾129戶439人,其中貧困民眾62戶201人。依託茶葉資源優勢,定製有機茶園50.8畝,帶動民眾就近就業32人,戶均年增收7000餘元。積極開發民宿旅遊、十里漂流等項目,2020年大灣村過境遊客達35萬多人次,真正讓大灣村民眾吃上了“旅遊飯”。
中共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委員會上世紀80年代,下黨鄉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脫貧攻堅戰以來,下黨鄉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因地制宜、精準脫貧,堅持緊緊依靠民眾,感恩奮進、埋頭苦幹,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創新扶貧定製茶園,帶動茶農戶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創立“下鄉的味道”農產品公共品牌,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共建共享機制。2020年,全鄉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9元,1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民宿等旅遊業態56家,2020年接待遊客和學員2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600多萬元。曾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葉坪鄉有7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08戶、8908人。脫貧攻堅戰以來,葉坪鄉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蘇區精神和蘇區幹部好作風,擔當實幹、盡銳出戰。推行“黨建+精準扶貧”模式,全鄉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124個,建立黨員創業基地16個,帶領780戶貧困戶實現就業。創新精準扶貧“五個一”管理模式,實現“識別精準、管理精準、幫扶精準”;率先探索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築起健康扶貧“第四道保障線”;實施產業扶貧“五個一”,形成萬畝蔬菜、萬畝臍橙、萬畝白蓮、十萬生豬、百萬蛋雞的“五個萬”基地。
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十八洞村首倡開展“精準扶貧”後,十八洞村兩委班子堅持一戶一策、精準幫扶,在就業扶貧、產業發展、兜底保障、互幫互助上精準發力,2016年,成為湖南省第一批出列的貧困村。堅持黨建引領、築牢根基,探索“黨建引領、互助五興”農村基層治理新模式。堅持因地制宜、壯大產業,先後形成種養、苗繡、勞務、旅遊、山泉水5大產業體系,2013年至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由1668元增長至18369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零到突破200萬元。堅持開放交流、互學互鑒,成為中國精準扶貧對外交流視窗。曾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 三河村是大涼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過去三河村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玉米、土豆,貧困發生率達46.47%。脫貧攻堅戰以來,三河村大力發展種養、文旅產業,全村實現脫貧致富。全村土豆種植面積3300畝,貧困戶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花椒種植1500畝,戶均增收15000元以上。利用發放產業扶持周轉金等措施鼓勵貧困戶養殖家禽、能繁烏金母豬、西門塔爾牛等,進一步帶動貧困戶增收。同時,利用傳統優勢積極發展養蜂產業,目前已形成5000箱的養殖規模。此外,三河村還發展了核桃、雲木香等產業,建立起旅遊合作社,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電工作部 先後建成青藏、川藏、藏中3條“電力天路”,在世界屋脊織起了一張堅強可靠的“民生網”“幸福網”“光明網”。特別是阿里聯網工程的投運,徹底結束了阿里地區孤網運行歷史,標誌著西藏邁入統一電網新時代。在發揮行業作用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先後完成833個易地搬遷扶貧點、4807個扶貧產業項目配套電網建設任務,保障搬遷民眾1.98萬人安全穩定用電。先後派出駐村工作隊189支1222人赴41個貧困村開展幫扶,投入幫扶資金1100萬元,大幅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帶動4383名民眾脫貧。曾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
陝西省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 郝家橋村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6戶、548人,貧困發生率30.7%。脫貧攻堅戰以來,郝家橋村緊跟時代步伐,爭做“排頭兵”。建成山地蘋果生態果園2000畝,日光溫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年存欄3000隻湖羊養殖場、年存欄2300頭生豬養殖場,總規模500kW的光伏產業,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形成集現代農業、光伏發電、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產業體系,多渠道幫助貧困民眾實現增收。截至2020年底,全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43元。建成集國小幼稚園、互助幸福院、村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於一體的村服務體系。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 2015年底,班彥村全村人均純收入為2600元,村集體經濟為零。脫貧攻堅戰以來,班彥村把發展生產同促進就業相結合,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相結合,同保護民族區域文化特色風貌相結合,2017年3月完成了整體搬遷,年底整村實現脫貧。緊緊圍繞脫貧致富的總體目標,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產業發展之路,形成了以鄉村旅遊為主線引領,盤繡製作、酩餾酒釀造、光伏發電、特色養殖等各項致富產業多點開花、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乾、能致富”總體目標。2020年底,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1419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6.9萬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閩寧鎮 1997年4月,閩寧協作對口幫扶領導小組作出戰略決策,將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區的貧困民眾吊莊搬遷到銀川河套平原待開發的地區,命名為“閩寧村”。23年來,閩寧兩省區幹部民眾遵循“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指導原則,引企業、育產業、惠民生,形成葡萄酒、菌草、黃牛、勞務經濟等特色產業,從最初8000人發展成6.6萬人的移民示範鎮,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遷之初的500元躍升到2020年的1496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600萬元,走出一條東西協作的脫貧之路、產業支撐的致富之路、生態優先的發展之路、民族團結的和諧之路。曾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脫貧攻堅獎”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