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的改革,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美術教育人才,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定指導方案(試行)》(教體藝(2005)2號)的要求,我部組織專家組,研製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工藝基礎》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課程性質與目標,性質,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內容,教學,課程實施與評價,學時、學分與學程,教學基本條件,評價,
課程性質與目標
性質
《工藝基礎》是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課程融知識、技能、藝術和套用為一體,對培養學生的工藝美術才能、理解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精華及現代工藝美術的價值,通過實際動手製作體悟工藝的獨特魅力,具有重要價值,對培養適應中國小美術教學需要的合格師資,具有重要作用。
目標
1.了解所選學工藝的簡況和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了解所選用工藝材料的基本特性。
2.初步掌握所選學工藝的基本原理、工藝流程、技術方法和技能規範,能夠正確地進行工藝操作,獨立完成與技能水平相當的工藝作品。
3.具備鑑賞、分析普通工藝品審美特點和工藝特點的能力。
4.掌握所選學工藝的基本教學方法,具備課程設計、作品分析能力。能勝任中國小美術課堂教學及課外美術活動的輔導工作。
課程內容與教學
內容
1.內容選編的基本原則
(1)選擇與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習條件相適應的工藝技術、材料。
(2)精選在中國小美術教學及社會生活中有套用價值的工藝技術。
2.基本內容
各教學單位可根據教學條件選其中的兩種工藝作為課程內容。
(1)木、浮雕工藝
材料和工具的準備
畫稿的拷貝
基本雕刻方法
起伏關係的處理
肌理的運用
打磨工藝
表面處理工藝
(2)編織工藝(草編、柳編、藤編、高比林編織等工藝)
高比林編織工藝
編織用木框的製作、工具的準備
選色線
掛棉經
分經
織作的幾個要領(起伏關係的處理、直線編織、斜線編織、弧線編織、線面編織)
織作
後期處理工藝
(3)陶藝
泥料和工具的準備
泥條的製作方法、泥條盤製成型方法
泥板的製作方法、泥板成型方法
徒手捏製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方法
肌理的製作方法
裝飾手法(刻、劃、鏤、壓等)
施釉方法
燒制
(4)金屬工藝(煅制工藝)
材料和工具的準備
畫稿的拷貝方法(如何把畫稿拷貝到鐵板或銅板上)
金屬材料的剪裁方法
金屬材料的加熱方法
起伏關係的煅制方法
表面肌理的煅制方法
鏤空的方法
焊接的方法
鉚接的方法
表面處理方法
(5)蠟染工藝
材料、工具的準備(織物面料、防染蠟、染料、蠟刀、毛筆)
畫稿的拷貝方法
蠟繪的方法
冰紋的效果及運用
浸染
除蠟的方法
漂洗
教學
1.從學生的基礎條件和學習條件出發,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在重視掌握傳統工藝方法的同時,鼓勵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有所創新。
2.加強對優秀工藝作品的介紹、賞析,組織參觀有地方特點的工藝美術和民間美術博物館、作坊。培養學生的工藝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對材料美、技藝美的鑑賞水平。
3.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教學法啟迪,了解如何進行工藝的技術操作教學。
4.教師指導與學生相互觀摩、交流相結合;教師講評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課程實施與評價
學時、學分與學程
教學基本條件
1.教師
2.教學設備
(1)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2)配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書、期刊、音像資料、實物資料和網路資源等。
(3)配備工藝製作工具和供工藝操作教學用的工作室、工坊。
評價
1. 工藝操作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和規範;作業工藝的精良程度;對形式法則、材質美感的理解及運用效果。
2.教師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可在學生間進行互教、互評考核,檢查學生對課程教學方法的掌握程度。
3.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主要由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課內外作業完成情況等部分組成,作為平時成績。終結性評價是課程結束時的作業成績。課程總成績中,平時成績可占40%,作業成績可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