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討論教育方針,制定教育決策的全國性會議。1949—1985 年先後召開 9 次。1949 年 12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會議。中心議題是確定新中國教育工作總方針。(1)新中國教育是新民主主義教育, 主要任務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方法是理論與實際一致, 目的是為人民服務。要以老解放區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中國教育有用經驗,藉助蘇聯教育先進經驗。(2)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向工農開門。(3)發展教育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即在提高指導下普及,在普及基礎上提高。在相當長時期內以普及為主。除維持原有學校外,教育應著重為工農服務,培養工農知識分子幹部。大量舉辦業餘補習教育。爭取從 1951 年開始進行全國規模的識字運動。

(4)老解放區的教育,首先是中國小教育以鞏固與提高為主,條件許可時,可適應民眾需要作某些發展。鞏固提高的關鍵是解決師資和教材問題,改進師範教育,加強教師輪訓和在職學習,培養大批稱職教師。中等學校在若干年內著重向中等技術學校發展,培養大批中級建設幹部。(5)新解放區的教育,必須正確執行維持原有學校、逐步改善的方針與“爭取、團結、改造知識分子”政策。學校安頓後,主要工作是在師生中有效地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們逐步建立革命人生觀。妥善安置失業知識分子和失學青年。(6)對中國人辦的私立學校,採取保護維持、加強領導、逐步改造的方針。(7)舊學制的全面改革,要在積累較為成熟的經驗後逐步進行。課程改革重點是加強政治學習,合理精簡課程。教學方法改革重點是反對書本與實際分離的教條主義,同時防止輕視基本理論學習的狹隘實用主義,堅持理論與實際一致。改進考試制度。(8)在可能條件下設法改善教育工作者的物質和政治待遇。會議擬訂了創辦中國人民大學實施計畫和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實施方案,討論改進北京師範大學和各地師範學校意見,並決定編輯中國小教科書。1953年 5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第二次會議。討論確定第一個五年計畫中普通教育和師範教育工作方針和任務。認為三年來,教育在恢復、改革和發展方面獲得顯著成績,缺點是有脫離實際和盲目冒進傾向。在教育事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在教育事業內部供求關係上存在不平衡。會議確定貫徹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總方針。重點是加強發展高等師範教育和中學,特別是高中。著重討論整頓改進國小教育問題,確定採取在整頓鞏固基礎上有計畫有重點地發展方針。在工礦區、城市、少數民族地區適當發展公立國小,在農村提倡民辦國小(包括完全國小);積極做好國小整頓工作;學制沿用四二制,五年一貫制暫緩推行。國小經費由大區調劑,校舍修建用地方附加糧、民眾自籌、劃撥學田等辦法彌補不足,經費管理按行政領導關係分別列入各級預算。會議商定有重點地辦好一批中學和師範學校方案。1958年 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討論教育工作方針。會議指出,教育是階級鬥爭工具,要為政治服務,為生產服務。要建立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在教育工作中的領導權。批判了教條主義、右傾保守思想和教育脫離生產勞動、脫離實際,並在一定程度上忽視政治、忽視黨的領導的錯誤。會議結論經中共中央政治局 8月擴大會議討論後,寫入當年 9月 19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1978年 4—5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是“文革”後教育戰線撥亂反正,明確新時期教育方針政策的會議。鄧小平就提高教育質量、加強革命秩序和紀律、教育事業同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和尊重教師勞動等問題發表講話。會議指出,教育戰線要學習總結 28年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弄清教育工作路線和方針政策;落實幹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 大力發現、選拔和培養各方面專門人才,打破常規,廣開才路;集中力量辦好一批重點學校,用先進科學知識充實教育內容,發展電化教育,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大力加強革命秩序和紀律,造就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一代新人, 促進整個社會風氣革命化。大中學校招生要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教育事業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要全面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高等學校實行教學、科學研究與生產勞動三結合。教育規劃應與國家的勞動計畫結合,考慮勞動就業發展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尊重教師, 建立教師定期考核和職稱評定晉升制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培訓師資,提高政治業務水平。會議討論研究了學校基建、領導管理體制、專業技術人員用非所學等具體問題和《1978年至 1985年全國教育事業規劃綱要(草案)》及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中學、全日制國小三個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的修改意見。1985年 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討論《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第十稿)》。鄧小平作重要講話。會議對教育體制改革的決策統一了認識,認為《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基本精神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解決教育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同經濟建設相互協調發展問題。根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會議指出:(1)發展教育和教育體制改革是關係四個現代化成敗的全局和戰略問題,要有緊迫感,深刻認識其迫切性。要認識現代化建設成敗關鍵在人才,包括勞動者和各級各類專門人才。人才主要依靠教育培養。教育體制必須及早改革,以適應現代化建設和新科技革命形勢需要。(2) 體制弊端影響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急待解決的問題是:基礎教育落後,影響民族素質、勞動者素質和各級各類學校質量;中等教育結構中職業技術教育比重小,發展慢;高等教育層次、科類比例不合理。(3)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為培養新時代需要的人才, 陳腐而封閉型的傳統教育思想和灌輸式教學方法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