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優秀文集(2008):經濟學·法學》是2009年8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迎秋。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優秀文集(2008):經濟學·法學
- 作者:劉迎秋
- ISBN:7509709210, 9787509709214
- 頁數: 791頁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優秀文集(2008):經濟學·法學》講述了:200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經濟學·法學)是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承辦的我國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重要項目,得到了全國經濟學、法學專業博士生的熱烈回響。論壇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主題,針對中國當前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對經濟學和法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廣泛交流,充分展現了我國改革開放後在經濟學、法學博士生培養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反映出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在博士生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編輯推薦
《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優秀文集(2008):經濟學·法學》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劉迎秋,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並擔任廣西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師範大學、重慶大學、河南大學、吉林社會科學院等大學和機構的兼職、客座或講座教授以及北京市、全國工商聯經濟顧問、議政參政委員。自1980年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以來.先後出版學術著作(包括獨著和合著)19部、譯著2部、辭書1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1990年底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總需求變動規律與巨觀政策選擇——中國(1952~1990年)經驗的理論分析》於1993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後,1994年獲團中央、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和新聞出版署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青年優秀圖書獎”。2006年底主持完成的《浙江經驗與中國發展——科學發展觀在浙江》重大研究項目正式出版後,得到海內外各界的高度評價。1993年被評為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貢獻專家,1996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趙睿,男,漢族,1967年11月出生,博士學歷.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
目錄
序言
2008年全國博士生(經濟學·法學)學術論壇紀要
第一部分 專家報告
從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看我國基本經濟國情的變化
新古典經濟學思維與中國現實的差距——兼論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創建
為什麼說民法是建設型社會的基本法
中國行政法學30年:回顧與展望
第二部分 經濟學
財政分權、公共支出競爭與中國FDI集聚——基於空間面板計量模型的分析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可以實現污染減排嗎——基於轉型期地方政府行為的研究
中國1997年以來貨幣政策有效性實證分析
人本主義、國家秩序與經濟成長——試論孔、孟、荀子經濟思想中的“人本經濟學”研究範式
自主性治理投資行為與股票收益——基於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的研究視角
基於CCF檢驗法的中美股票市場聯動性研究
中國城市群競爭力實證分析
初次分配效率與公平的實證研究
人力資本、FDI區域分布與經濟發展——基於中國面板數據的“盧卡斯之謎”實證檢驗
測算勞動生產效率變化的Malmquist指數分解方法
生產者服務業對國際貿易收益增長的規模效應分析
跨國公司研發全球化:動因、地域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測量與檢驗——基於儲蓄理論的收入消費協整分析
外資併購的反壟斷規制
關於經濟收斂的一個新寓言——引入閒暇後增長性質的改變
內生政治制度:中央政府的視角
經理人控制、接管威脅與資本結構選擇
對煤炭資源可持續利用理論的初步探索
外資併購的短期財富效應及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交叉持股:共鳴、共振與共生
長三角地區經濟成長的收斂性研究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假說在中國的經驗研究
人民幣匯率傳遞對我國物價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兼論“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經濟的緊縮效應
流動性過剩對物價和產出的動態衝擊效應分析
通貨膨脹下我國的最優貨幣政策選擇——加入開放經濟、“二元企業結構”的約束金融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促進效應——基於ARDL-ECM模型的動態分析
南水北調與區域利益分配——基於水資源社會經濟協調度的分析
中國稀土出口市場勢力的實證研究
FDI對我國外貿穩定增長的作用研究
第三部分 法學
新中國60年法制史的法哲學整體闡釋框架——以法律變遷的方向選擇為視角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違規造成嚴重後果型犯罪的罪過形式
法治視野下的信訪制度——從一個區的調研看信訪“內卷化”問題
聯合國憲政:結構缺陷與路徑趨勢
《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研究
不可克減的權利及其制度建立初探
房改三十年:一個法律史的考察
民間法VS成文法:村民糾紛解決的選擇路徑——基於皖北Z村的實證研究
標準可否拒絕專利——兼論標準與專利的關係
中國禁毒立法三十年——以立法體系的演進與嬗變為視角
從身份證的使用透視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缺失
法律之“內在道德性”與當代中國憲法
完善黨內選舉制度:新時期我國憲政建設的根本前提
軟法與人權的保護——從“楓橋經驗”說開來
刑法學研究新視野——被害人行為初探
金融發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促進效應——基於ARDL-ECM模型的動態分析
南水北調與區域利益分配——基於水資源社會經濟協調度的分析
中國稀土出口市場勢力的實證研究
FDI對我國外貿穩定增長的作用研究
第三部分 法學
新中國60年法制史的法哲學整體闡釋框架——以法律變遷的方向選擇為視角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違規造成嚴重後果型犯罪的罪過形式
法治視野下的信訪制度——從一個區的調研看信訪“內卷化”問題
聯合國憲政:結構缺陷與路徑趨勢
《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研究
不可克減的權利及其制度建立初探
房改三十年:一個法律史的考察
民間法VS成文法:村民糾紛解決的選擇路徑——基於皖北Z村的實證研究
標準可否拒絕專利——兼論標準與專利的關係
中國禁毒立法三十年——以立法體系的演進與嬗變為視角
從身份證的使用透視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缺失
法律之“內在道德性”與當代中國憲法
完善黨內選舉制度:新時期我國憲政建設的根本前提
軟法與人權的保護——從“楓橋經驗”說開來
刑法學研究新視野——被害人行為初探
我國廢物犯罪立法之檢視
認知、觀念與信仰:法制教育的三個維度及其銜接機制I
論稅法的法理念
素質教育下本科法學雙語教學思考——以國際法學科為例
論公民的立法參與權
環境法學核心範疇探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