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馬頭琴藝術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37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4次,參觀人數4.8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馬頭琴藝術博物館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
- 類別:非國有博物館
- 藏品數量:376件/套
內蒙古馬頭琴藝術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37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4次,參觀人數4.8萬人次。
內蒙古馬頭琴藝術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37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4次,參觀人數4.8萬人次。 展出內容博物館中陳列著500餘件精美的馬頭琴、潮爾、四胡、三弦、 雅托...
蒙古區為您講述了雕花的馬鞍和馬頭琴的動人故事;美式區讓您聯想到西部牛仔拓荒道路的艱辛;英式區把您帶到英國國家大賽的現場,感受大賽的驚險刺激與人馬配合的最高境界。蒙古馬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蒙古馬體格不大,平均體高120~135厘米,體重267~370千克...
阿拉善博物館 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 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館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林西縣博物館 內蒙古馬頭琴藝術博物館 烏蘭察布市博物館 克什克騰旗博物館 科右前旗滿族屯博物館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博物館 翁牛特旗博物館 科爾沁右翼前旗札薩克圖民俗博物館 ...
新巴爾虎右旗巴爾虎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展覽面積2000平方米,巴爾虎博物館的外部造型以一個宏偉的基座托起主體樓房,以方正為主,配以頂部的一個圓形玻璃穹頂,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2004年8月18日,新巴爾虎右旗巴爾虎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館內藏品...
2017年11月13日,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專場文藝演出《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馬頭琴傳承人齊·寶力高為觀眾帶來《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2019年8月23日晚,首屆中國·內蒙古馬頭琴藝術節在呼和浩特市呼和塔拉草原隆重開幕。8月23日至9月8日期間,共有15場專場音樂會、21家馬頭琴製作團隊和50餘名專家...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自治區級傳承人呼格吉樂圖任教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附屬中專,同時他從1999年開始興辦“內蒙古呼和馬頭琴藝術專修學院”。鑑別方法 馬頭琴的木料是色木(楓木,也叫五角楓),不管是再好的馬頭琴,她的主要木料是色木。但色木分很多種,常用的馬頭琴木料有四種:南方普通色木,東北普通色木及東北花色木。
在遼闊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區,人們喜愛馬頭琴,除作為獨奏樂器外,常用於說唱(蒙語說書)、民歌和舞蹈伴奏或與四胡等樂器合奏。傳統的馬頭琴音量較小,只適於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經過改革以後,馬頭琴的藝術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顯著擴大,已完全適於在舞台或室外演奏,它不僅能夠拉奏,還可撥弦...
雙魚玉佩是內蒙古自治區哲里木盟(今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及駙馬合葬墓出土的玉佩,為白玉圓雕,用陰線刻出眼、腮、腹鰭、尾等細部,雙魚嘴部穿孔用金鍊系佩。屬遼代(907年-1125年)玉器,長6.5厘米,藏於內蒙古博物館。雙魚是佛教八吉祥之一,反映出佛教藝術對遼代玉器的影響。 西夏女供養人 西夏,女供養人塑像...
高音四胡 高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又稱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間小四胡的基礎上改制而成。音色清脆,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高音四胡 民間的小四胡,琴筒竹或木製,呈圓筒形或八方筒形,四軸、四弦,張羊腸弦或絲弦,音色較粗獷。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
旅遊特色 欣賞多彩的蒙古歌舞表演,了解內蒙民俗,傾聽悠揚的馬頭琴,與蒙古人民一同載歌栽舞,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誠。在這裡可以看到由旗烏蘭牧騎創作並演出的歌舞劇《安代傳奇》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新劇種--科爾沁蒙古劇。作為民間歌舞“安代”發祥地的庫倫旗於1996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安代藝術之鄉”。
內蒙古大學民族博物館蒙古文數位化項目作為文化項目,它在普及知識、共享信息、文物研究與管理及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等諸多領域也將帶來重大的社會效益。該館展覽內容涉及到蒙古族政治、經濟、生產、生活、文化、藝術、宗教等諸多領域,具有很高的科研、教學及藝術鑑賞價值。機構設定 歷任館長 內蒙古大學民族博物館賀其葉勒圖...
館藏文物 綜述 內蒙古師範大學博物館館內藏品來源為購買、中國國內外的贈品、自己製作的仿製品等,《歷史文物展廳》中有三級品66件,二級品28件,一級品6件。重要藏品 唐三彩馬,高46.3厘米,長55厘米,造型均頭小頸長,膘肥體壯,骨肉健美,眼睛炯炯有神,富有藝術活力。馬鬃梳剪整齊,釉層厚薄不均,釉色有...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蒙古族長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蒙古族長調民歌”項目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藝術檔案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
奇石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商業方面,它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藝術、美學內容和地質知識,同時也能夠提高一個地區的知名度,刺激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蒙古風情園的草原奇石館是一個與奇石品質相匹配的奇石精品展館,這些珍貴的奇石,必將為弘揚內蒙古奇石文化、提高蒙古風情園的知名度起到積極的作用。歡迎您走進蒙古風情園奇石...
《最內蒙古》是2012年8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藏羚羊旅行手冊編輯部。內容簡介 內蒙古擁有綠草如茵的烏蘭布統草原等自然風光,擁有展示歷史的內蒙古博物館等專題展室,擁有獨具特色的俄羅斯藝術館等風情建築。內蒙古獨特的地理資源、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族宗教風情孕育出人傑地靈的廣袤大地。《最內蒙古》...
青格樂圖,安達組合低音馬頭琴手、內蒙古藝術學院教師。學習經歷 2004—2007年,內蒙古呼和馬頭琴藝術學校。2007—2012年,蒙古國音樂舞蹈學院。2019—2021年,白俄羅斯未捷布斯克國立大學研究生。現任內蒙古藝術學院教師、安達組合成員。演藝經歷 2010年,參加蒙古國金秋藝術節。2013年7月,安達組合參加俄羅斯第四屆布里亞特《...
蘇瑪用他畢生的精力,創造性地發展了四胡的演奏技巧,蹄鼓似的彈音,電鈴般的打音,百靈般婉轉的扣音,清泉般叮咚的點音,風雨般嗖嗖的掃音,瀑布般下落的流音,馬頭琴般轟鳴的和音,是蘇瑪獨特的藝術結晶。1970年病魔奪去了他的生命,蘇瑪留給人間的有:《內蒙四弦獨奏曲集 》、《蘇瑪四弦演奏法》、《蘇瑪...
江格爾(Dzhangar),又譯占加爾,是蒙古族英雄史詩,主要流傳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爾泰山一帶的蒙古族聚居區。江格爾描述了以江格爾為首的12名雄獅大將和數千名勇士為保衛寶木巴家鄉而同邪惡勢力進行艱苦鬥爭並終於取得勝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學追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2006年5月20...
蒙元文化苑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河西開發區,東臨錫林湖,占地0.72平方公里,是一座全面反映蒙元歷史文化的景區。簡介 景區以蒙元時期重大歷史事件和蒙古民族對世界文化貢獻為背景,以蒙古族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為主要內容,通過雕塑、博物館、民俗館、劇院等形式集中展現蒙元的輝煌歷史。雕塑講訴了從蒼狼...
巴爾虎英雄史詩是蒙古族巴爾虎部落口頭傳唱至今的古老英雄史詩作品,分布在內蒙古、蒙古國、俄羅斯赤塔州、布里亞特地區、巴爾虎金地區。巴爾虎史詩是蒙古英雄史詩中的一部分。蒙古英雄史詩,民間俗稱“鎮壓蟒古斯的故事”或“降魔傳”,是由“朝爾奇”(以馬頭琴伴奏的民間藝人)或民間說唱家代代相傳的古老說唱藝術。流...
2007年內蒙古烏蘭牧騎成立50周年大慶,受自治區頒發烏蘭牧騎三十多年老隊員榮譽獎。同年底製作巨型樂器;龍鳳四胡被博物館收藏展覽。2011年底受市領導調往通遼市文學藝術研究所工作研發非物質文化遺產集合民間民歌長卷。並拜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中國四胡演奏大師烏雲龍為師,受恩師指點,改進玉石四胡量化尺寸並批報專利...
目前,內蒙古有世界文化遺產一處(元上都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74處,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66處,盟市、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00處,不可移動文物點21000處,長城遺址、岩畫遺址、近現代工業遺址、抗日戰爭紀念文物、少數民族文物也具有重要影響。內蒙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蒙古族長調民歌、馬頭琴、...
內蒙古地區徵集 色拉希(1887---1968),內蒙古哲盟科爾沁左翼中旗人 清色拉希用雙面蒙皮梯形音箱朝爾 時代:清代 質地:木、皮 尺寸:高97厘米,寬25厘米,厚8.5厘米 來源:內蒙古地區徵集 色拉希(1887---1968),內蒙古哲盟科爾沁左翼中旗人,著名馬頭琴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朝爾為兩弦拉奏樂器,琴弦以馬尾為之...
該旗還申請成立了蒙古族長調協會,申請註冊了蒙古族長調商標,現在正與內蒙古草原文化促進會合作打造烏珠穆沁長調文化藝術精品。2005年,蒙古族長調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項目。2006年,蒙古族長調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我國首個文化遺產日活動中,東烏珠穆沁旗烏蘭牧...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里,收藏有幾件朝爾。其中一件用花梨木製作,共鳴箱呈倒梯形,四面框板雕刻有蒙古族圖案花紋,琴箱長26.5厘米、上寬25.2厘米、厚7.6厘米,正面蒙以馬皮,其上繪有金漆圖案紋飾,背面蒙以薄木板,板的中央開一圓形出音孔,孔徑9.6厘米。琴頭、琴桿用一整塊花梨...
科爾沁潮爾史詩,流行於內蒙古東部的通遼市、興安盟一帶,是蒙古族史詩的一種地方性傳統演述形式。科爾沁潮爾史詩,用弓弦樂器潮爾伴奏,由專門的史詩藝人——潮爾奇以自拉自唱的形式進行說唱表演。音樂曲調自成體系,共九套二十多種,在演述中可以自由變化。對於研究蒙古族的文化藝術、民族歷史和民族心理具有重要的資料...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有兩支形制完全一樣的銅製剛洞,管身 赤銅製作,三節組成 。全長45厘米,上節長16厘米、吹口直徑2.6厘米、嘴深1厘米、孔徑0.8厘米,中 節長15.5厘米,下節長13.5厘米,下端管口(龍口),呈長方形,長4.8厘米、寬4厘米, 整節鏤龍頭凸紋雕飾。在管身上端...
2020年4月,科爾沁右翼中旗入選“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城市名單”。2020年10月9日,科爾沁右翼中旗入選“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21年11月3日,科爾沁右翼中旗入選“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1年11月9日,科爾沁右翼中旗入選“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202...
九十年代以來,內蒙古藝術界有志之士,已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各種途徑從向蒙古國呼麥大師學習了呼麥的各種演唱技巧,並提高較快。其中呼格吉勒圖,斯琴比力格、張昭翔、吉日木圖、寶力道、寶力達是佼佼者。他們從九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國內外音樂舞台上(先後出訪日本、澳大利亞),其中呼格吉勒圖組織成立了...
1975年,內蒙古博物館與文物工作隊在準格爾旗大路公社玉隆太村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匈奴貴族墓。1979年準格爾旗卜爾陶亥公社西溝畔村民張先寶發現一批文物,內蒙古文物工作隊與伊盟文物工作站派員調查,又發現一處戰國時期的匈奴墓地。1980年,文物工作者又在西溝畔發現匈奴墓地。此外,東勝縣的補洞溝,伊金霍洛旗的公蘇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