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套用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所

生態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環境微生物及其套用研究都是微生物相關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套用與環境微生物研究所
  • 最重要的課題生態環境問題
  • 熱點環境微生物及其套用研究
  • 研究對象:草原、湖泊、礦山和農田環境等
簡單介紹,研究目的,研究方向,在研項目,學術成果,

簡單介紹

本研究所是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套用與環境微生物實驗室基礎上建立的。研究所建立的宗旨是主要針對內蒙古典型的環境如草原、湖泊、礦山和農田環境等作為研究對象,運用現代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的手段進行生態環境的微生物保護、農業源性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和修復及相關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為環境微生物資源保護和套用提供技術支撐;並將本著教育和科研並重的原則,沿著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的梯隊模式展開方向,緊密結合地區特色,學習和借鑑國內外的先進研究技術和經驗,努力創新,充分發揮研究功能和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的全方位發展作出貢獻。

研究目的

本研究所的總體目標是集中優勢力量、突出重點研究,重視基礎學科的交叉,拓寬其它前沿性研究。實行“開放、競爭、流動、聯合”的運行方針和創新第一的原則,目標是開展內蒙古地區特色微生物資源調查研究,篩選具有生產套用潛力微生物和克隆其功能基因,初步建設成為內蒙古重要的微生物實驗室,培養過硬的相關專業技術人才;長遠目標是針對地區特色環境,建立內蒙古地區微生物資源資料庫,力爭在微生物營養特別是C、N、P等營養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微生物生物防治旱寒地區水體污染和荒漠化等方面的機理以及相關資源保護、開發,以及微生物在提升病蟲草害的自然控制力等的研究上成為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實驗室。成為推動內蒙古地區和我國生態環境特別是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有理論和實踐基礎的高層次研究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方向


1、農業環境微生物多樣性和資源
2、農業環境病蟲害的微生物防治
3、農業環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復與治理
4、農業環境微生物資源再生工程
5、分子微生物學與基因工程
6、農業環境微生物在綠化工程的套用
7、微生物發酵的產業化研發和套用

在研項目

2006-2009內蒙古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烏梁素海微生物應對污染和富營養化功能類群多樣性及其生態環境貢獻評價與套用”
2007-2008 內蒙古高校教育科研基金項目“烏梁素海細菌系統發育多樣性研究”
2007-2009 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烏梁素海微生物多樣性對富營養化的回響及套用研究
2008-20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富營養內蒙古烏梁素海不產氧光合細菌分子生態學研究”
2007-2010 內蒙古重大科技項目子課題“高效纖維素降解細菌篩選及基因工程改造”

學術成果


Yang wen, Feng Fu-Ying et al. Alternation in lipid composition of wheat leaves induced by phosphate deficiency is related to both lipid biosynthesis and phosphatidylglycerol degradation Acta Bot Sin. 2004,46:211-215.(SCI)
Yang wen, Liu Shuang, Feng Fu-Ying et. al Effects of phosphate deficiency on the lipid composition in cucumber thylakoid membranes and PSII particles. Plant Science 2004,166:1575-1579. (SCI)
Feng Fu-Yi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igment, Fatty acid and Membrane Lipid and Their Taxonomic Implication of Chlorella sp. 1061.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2004, 35:453-458. (SSCI)
Feng Fu-Ying et al. Enhancement of fatty acid production of Chlorella sp. (Chlorophyceae) by adding glucose and sodium thiosulfate in culture medium.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5, 40:1315-1318. (SCI)
Jiao Nian-Zhi, Feng Fu-Ying, Wei Bo. Proteorhodopsin??A new path for biological utilization of light energy in the se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889-896. (SC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