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保護區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
  • 級別:國家級
  • 保護對象:瀕危野生動植物等
  • 面積:10.04萬公頃
  • 建立時間:1997年
  • 類型: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 國家級時間:2000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水系,地貌,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綜述,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管理措施,旅遊景區,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7年,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建立旗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動物保護區動物
1998年,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晉升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1年,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巴林右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鎮115公里,地跨索博日嘎蘇木、崗根蘇木、朝陽鄉、罕山林場,東與巴林左旗相連,西與林西縣交界,南依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北與錫林郭勒盟接壤。

水系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主要有烏蘭壩河、海清河、灰通河等十條河流,年徑流量近億立方米。

地貌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屬於大興安嶺南段中部的中低山區,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最高點海拔超過1900米。以下地貌景觀類型:第四紀冰川地貌、冰緣地貌、鹽風化地貌、崩塌地貌等。這裡保存的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主要為大陸冰川結束後短暫的山谷冰川發育所形成的U形谷、冰斗、刃脊、角峰組合。

區域範圍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0.04公頃。賽罕烏拉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和水源涵養林自然保護區,還是東北區、華北區、蒙新區動物區系的交匯點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

保護目標

綜述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資源十分豐富,共有2512種動植物。

動物資源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哺乳動物38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哺乳動物4種:斑羚東北馬鹿猞猁兔猻,保護區保存了中國最大的野生斑羚種群和重要的東北鹿種群;有鳥類237種,其中國家Ⅱ級以上保護鳥類有37種(其中Ⅰ級保護鳥類有大鴇、金雕黑鸛),有世界受脅鳥3種:大鴇烏雕鴻雁,為此,保護區還被列為世界重要鳥區;兩棲類3種,爬行類8種,其中3種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7種;昆蟲591種;浮遊動物21種。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植物資源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維管束植物792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1種:野大豆;苔蘚植物221種,其中珍稀瀕危苔蘚植物19種;野生高等真菌251種,白粉菌25種,黑粉菌19種,地衣65種;藻類植物234種。在已查明動植物中,有新種1種,中國新記錄種7種,內蒙古新記錄種236種,中國特有種6種,內蒙古新記錄屬2屬(裂稃茅屬植物、單蕊草屬植物)。

管理措施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強化禁牧工作。網圍欄圍封30公里,查處偷牧案件20餘起。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依法打擊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伐林木、亂采亂挖野生苗材、亂采亂挖沙石等違法犯罪行為。2007年。共查處上述違法案件9起,挽回經濟損失5萬元。
保護區加強保護工程建設,全面提高保護能力。2007年,保護區新建管理站(卡)6處,使保護區管理站(卡)達到21處。維修巡護道路90公里, 購置中繼台等通訊設備21套,形成了程控電話、無線電話、行動電話等為補充的通訊網路。同時,強化管理護隊伍建設,保護區專職管護人員達到130餘人。

旅遊景區

慶雲山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北,索博日嘎鎮政府北約十五公里的瓦林烏拉山,屬大興安嶺山脈,遼代稱瓦林烏拉山為慶雲山,當地人稱瓦林烏拉山谷地為“王墳溝”,是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在海拔1200至1300米之間的溝谷和坡地上。
榮山景區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北部。該區山體俊秀,頗有靈氣。山谷流水潺潺、柳灌叢沼澤濕地充斥兩岸,山上森林密布,怪石嶙峋,極盡想像能夠幻出許多景觀,如黑熊晾掌、鱷魚石、金龜望月、情侶峰、群駝峰、靈芝崖等,有人曾歸納為十八處景觀,故當地人稱之為“榮升十八景”。
釋迦佛舍利塔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保護區西南部查乾沐淪河北岸的遼慶州古城西北隅,為至今保存完好的八角七級空心樓閣式的千年古塔。此塔高71米,造形玲瓏優美,浮雕極為精巧,是中國現存古塔中的珍品。
遼慶陵及慶州城遺址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北部瓦仁輝特烏拉南麓的緩坡上。史籍中多有記載,稱瓦仁漫勒或窪林漫額。遼聖宗殯後葬於此地,此山名曰慶雲山,陵地以山命名稱慶陵。
建國以後,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1988年1月慶陵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巴林右旗政府建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制定了保護辦法。其保護範圍為北至瓦仁輝特烏拉分水嶺,東、南、西面由陵址處向外輻射4公里以內,總面積50平方公里。
遼懷陵及懷州城遺址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部,賽罕烏拉南麓床金溝,為遼太宗耶律德光和遼穆宗耶律陵寢之地。
《遼史·太宗本紀》記載:“大同元年(946年)四月丁丑,(大宗)崩於灤城,享年四十六。是歲九月壬子朔,葬於鳳山,陵曰懷陵。”所以稱懷陵,因陵址在遼懷州附近鳳山。懷州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所建,太祖於天贊中攻破扶餘城,下龍泉府,俘其人置州築寨居之,派奉陵軍上節度鎮守此地。
金長城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古長城為金代修築。俗稱金長城,又稱金代邊堡。長城由巴林左旗烏蘭白其牧場進入自然保護區境內,由東邊牆梁壩、努胡吐白其(牛頭白其)谷地,向西北越烏蘭達壩南麓跨灰通河,轉向西越石匠山南麓跨白其河,再轉向西南跨海日其格河,越海日其格山、浩饒敖拉山北側,進入林西縣東邊牆、西耳子一帶。金長城於自然保護區境內長50餘公里。
這條金長城於中國東北自黑龍江省納河縣起,西南達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大青山,綿延1500餘公里,築邊堡90個。在赤峰地區,由東向西經過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於巴林右旗北部,巴林右旗境內的金長城全部在保護區通過。
古岩畫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賽罕烏拉南麓猴頭山西側岩壁上,共畫有11個大小不等的猴頭像,有的清晰,有的依稀可辨。有的畫著兩隻耳朵,有的沒有畫耳朵,但嘴唇牙齒勾勒得十分清楚;有的嘴部和鼻子連在一起。

生態價值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中國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是嶺南山地的典型地段,對中國進行大興安嶺南部山地自然地理學、生物學、地質學、環境科學、植物的自然演替,水土保持和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等多學科的科學研究具有很高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