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地處大興安嶺北段,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東部鄂倫春自治旗境內。處於大同—大興安嶺新生代火山活動帶北段,火山群面積約7500平方千米。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有達來濱呼通、馬鞍山、布宮奇漢、黑楞奇、四方山等30餘座火山錐,有的成單錐,有的呈雙錐,其中以西熱特奇呼通火山錐為全區最高(1002米)、最大(火山口直徑為1千米)。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的火山產物以熔岩流為主,呈片狀分布,熔岩流分布面積約600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
  • 別名:諾敏河-奎勒河火山區
  • 所屬山系:大興安嶺
  • 地理位置: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 面積:7500 km
  • 火山產物:熔岩流
形成演變,位置境域,地理環境,地貌,水文,山脈關係,所屬山脈,主要火山,火山活動,活動歷史,噴發類型,旅遊資源,綜述,神指峽,保護研究,代學特徵,噴發災害,

形成演變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地處大興安嶺北段,中生代該地區在大興安嶺隆起的背景下,發育有強烈的岩漿活動,以中酸性的岩漿侵位和噴發為主。在新生代中國東部大陸整體處於拉張構造環境,日本海弧後盆地和中國東部裂谷系拉張的背景下,大興安嶺山體發生強烈隆升,並伴生有頻繁的玄武質岩漿噴發活動: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

位置境域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東部鄂倫春自治旗境內,處於大同—大興安嶺新生代火山活動帶北段,地理坐標為北緯49°10′—50°00′,東經123°00′—124°15′。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

地理環境

地貌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的地貌里,除了達爾濱湖、達爾濱羅等較大的火山堰塞湖以外,還有很多由大大小小的泡子組成的面積廣闊的濕地。這些在火山熔岩台地上形成的濕地,水面將低注的地方滾沒,露出了較高的地方,人們會在上面修建碼頭、住房等建築物。
諾敏河地區的火山噴發後,在畢拉河下游形成了一道熔岩台地,河水被這片熔岩擠壓成曲流,日久天長便形成了峽谷。人們把這段峽谷稱作“神指峽”。在這條長約70千米的河谷兩岸,大塊的黑色玄武岩石,有的垂直如壁,有的碼砌如壩。

水文

達爾濱湖和達爾濱羅是諾敏河火山群中兩個不同的火山堰塞湖。“達爾濱”是鄂倫春語“遼闊的水面”的意思。“羅”是鄂倫春語“小湖”的意思。簡言之,達爾濱湖就是寬闊的大湖,達爾濱羅就是寬闊的小湖。大湖海拔527米,面積4平方千米左右,它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最大的內陸湖。小湖海拔437米,面積不足1平方千米。這兩個湖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湖水碧綠,清澈無比,人們形容它們是大興安嶺的“翡翠”。

山脈關係

所屬山脈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屬於大興安嶺,處在大興安嶺中北段東坡。大興安嶺山脈位於中國東北部,以興安盟境內洮兒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長約770千米,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次高峰位於興安盟阿爾山摩天嶺,海拔1711.8米。山地東西兩側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發源地,森林覆被率達60%以上,以興安落葉松占優勢的針葉林為主,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樺、蒙古櫟、山楊等,是中國東北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國家森林保育區。南段又稱蘇克斜魯山,長約600千米,草原植被居多。在大板——林東——魯北——烏蘭哈達一線以東的低山地帶坡緩谷寬,寬闊的山間盆地與河谷平原交錯,是優良草牧場。

主要火山

  • 綜述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有達來濱呼通、馬鞍山、布宮奇漢、黑楞奇、四方山等30餘座火山錐,有的成單錐,有的呈雙錐,其中以西熱特奇呼通火山錐為全區最高(1002米)、最大(火山口直徑為1千米)。在甘河、奎勒河流域有黑燁梁子、嘎布嘎克、大紅花爾基等火山。
  • 大禿葫蘆火山
大禿葫蘆火山高845米,火山口完整,呈鍋狀大坑,已經匯聚降水成為湖泊。
  • 四方山
四方山海拔933.4米,位於諾敏鎮西北30千米處,是諾敏河火山群海拔最高的火山口。四方山山頂似被刀削平,遠遠望去,四四方方的山形如同古代的烽火台,故名四方山。
四方山的山頂開闊平坦,東西長500多米,南北寬300多米,中心處有一個火山口因雨水匯集而形成的湖,即人們說的四方山天池。古往今來,四方山天池水量充盈,但近些年來水量日漸減少,水面直徑小於30米,水深不到3米,有沼澤化甚至乾固的趨勢。從四方山上極自遠跳,四周森林和草原如波,群峰如浪,火山口點綴其中就像飛濺的浪花。為了避免火災,畢拉河林業局在山上建造瞭望火樓,可隨時發現方圓百里之內的火情。

火山活動

活動歷史

  • 早更新世時期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和奎勒河流域最先開始第四紀火山活動,這一時期火山活動強度不大,熔岩產出量不高,熔岩流分布在少數河谷中。
火山產物主要分布於北區的諾敏河果楞奇附近,以及奎勒河宜里,火山產物主要是熔岩流,具有以下特點:熔岩流找不到明顯的火山源頭;熔岩流構成河流的二級階地,表面已經被厚層的河流沖積物覆蓋,多被開墾為農田;熔岩流不但被大的河流分割,也被更多的小型河流深度侵蝕切割為小的塊體;玄武岩風化較嚴重,具球狀風化特點。
  • 中更新世時期
大興安嶺地區火山活動趨強,無論是火山數量還是熔岩產量都占第四紀以來火山產物總量的1/2以上,火山產物既有火山錐又有熔岩流,這一時期的熔岩流分布範圍廣泛,產物遍布大的河流流域,構成了整個火山區的雛形。
火山產物主要分布在畢拉河河谷附近厚層熔岩流的中—低層位,推測分布面積約150平方千米。這一時期產物具有以下特點:火山錐風化程度相對較弱,火口較深、內壁較陡,錐體頂部仍保存較完整的濺落錐;熔岩流風化程度較弱,其上只有薄層土壤覆蓋;熔岩流侵占河道,未被河流侵蝕切割。
  • 晚更新世時期
火山活動趨弱,火山產物占總量比例最低,火山活動範圍縮小,只局限於小範圍區域。進入全新世,在繼承晚更新世火山活動區域的基礎上,火山活動又進入另一個高峰期,爆破式噴發造就多座較大的火山碎屑錐,熔岩流分布廣泛。
北區畢拉河上游的馬鞍山、達來濱湖通以及達來畢諾熔岩流屬於全新世火山產物,推測畢拉河下遊河谷上部層位熔岩流也屬全新世產物,覆蓋面積約100—150平方千米。

噴發類型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區內火山按照火山作用方式不同,可分為爆破式和溢流式兩種火山噴發方式。爆破式噴發產物按照爆破強度和方式分為低強度岩漿爆發形成的粗粒火山碎屑堆積、高強度岩漿爆發形成的細粒火山碎屑堆積。溢流式噴發形成的火山產物主要是熔岩流,其中包括渣狀熔岩,結殼熔岩,塊狀熔岩等,其中還發育有大量獨特的熔岩構造。溢流式噴發產物主要是熔岩流,研究區內熔岩類型多樣,結殼熔岩和渣狀熔岩分布面積較廣,另外在個別地方還發育塊狀熔岩。熔岩在流動及冷卻過程中形成噴氣錐、熔岩冢、熔岩擠入構造、柱狀節理等地質現象。
爆破式火山噴發有兩種噴發類型:斯通博利型噴發、強斯通博利型噴發,產生不同類型的碎屑堆積物。溢流式噴發產物組成盾形火山和熔岩流。
  • 斯通博利型
以低強度岩漿爆發形成的碎屑為主要特徵,噴發形成的火山錐一般都是複式碎屑錐,濺落錐疊置於降落錐之上。碎屑集中在火口附近分布,構成火山碎屑錐。其中的降落錐主要由火山渣、火山彈、熔岩餅組成,有時還有薄層熔岩流分布其中。火山碎屑粒度較粗,以1—5厘米為主。碎屑錐頂部的濺落錐由弱爆破下的火山彈、熔岩餅及少量熔岩等在高溫下重新焊結在一起,形成熔結集塊岩和碎屑熔岩。火山錐的整體結構反映出火山由初期低強度的爆破式噴發向後期溢流式噴發過渡的過程。
  • 強斯通博利型
這種噴發以高強度岩漿爆發為主要特徵,形成的細粒火山碎屑,這種碎屑氣孔構造非常發育,粒級較小,一般2—10毫米的火山礫及2毫米以下的火山灰,與斯通博利式型噴發碎屑相比,粒徑小得多。火山碎屑總體上呈鬆散堆積狀態,組成火山碎屑錐和空降火山碎屑席,這種噴發形成比斯能博利型火山更大的錐體,降落錐表層火山礫呈面狀平行於錐體斜坡面分布,火山周圍分布有面積較廣的與火山錐同期形成的火山碎屑席。根據火山產物推測火山噴發時火口之上形成了持續時間較長的高度較高的噴發柱,火山碎屑隨之上升到高空,最後降落在火山錐及周圍廣大範圍內,形成火山碎屑錐和空降火山碎屑席。

旅遊資源

綜述

內蒙古諾敏河火山群是鄂倫春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這裡火山連綿、湖泊遍地外,草原密布、森林浩瀚。在這些自然景觀中還有全國獨有的鄂倫春民族風情園。鄂倫春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個集地質科普、民族文化、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公園。

神指峽

內蒙古諾敏河地區的火山噴發後,在畢拉河下游形成了一道熔岩台地,河水被這片熔岩擠壓成曲流,日久天長便形成了峽谷。人們把這段峽谷稱作“神指峽”。在這條長約70千米的河谷兩岸,大塊的黑色玄武岩石,有的垂直如壁,有的碼砌如壩,畢拉河水打著旋渦,翻著浪花,激盪地沿著火山熔岩崖岸滾滾遠去。石壁上方雜生著多種草木,異彩紛呈,不同時節這裡的大自然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

保護研究

代學特徵

諾敏河—奎勒河玄武岩屬於鉀質系列鹼性玄武岩,主要類型為鹼玄岩和碧玄岩。∑REE為223.6—345.8,大部分樣品(La/Yb)N介於21.6—41.9之間,散布範圍較寬。δEu為0.84—0.96,呈弱的負異常。玄武岩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配分曲線呈現特徵性的Ba、Sr高正異常,Nb、Ta、Sr、Sm、La微弱正異常,Th、U、Zr、Hf微弱負異常。曲線的坡度相對較陡,顯示出強不相容元素與弱不相容元素間較高程度的分異。MgO與Cr、Co、Ni都顯示出相同的線性正相關。MgO與(La/Yb)N值表示出弱的正相關。不相容元素如Rb、Ba、Th、U、La、Sr、Nd、Pb與Nb都呈良好的線性相關關係,REE配分曲線及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配分曲線介於漢諾壩玄武岩與五大連池玄武岩。

噴發災害

綜合地質及地化證據表明,研究區內軟流圈及岩石圈是岩漿的主要來源,該地區地幔和地殼結構有利於岩漿的生成與噴發,因此未來研究區有可能再次發生火山噴發。通過對研究區火山產物分析,推測未來主要火山災害由火山噴發空降碎屑物、熔岩流、火山噴發氣體造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