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開魯紅乾椒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開魯紅乾椒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 所在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
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開魯紅乾椒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
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開魯紅乾椒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所獲榮譽2020年12月1日,被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認定為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開魯紅乾椒,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開魯縣是中國最大的縣域紅乾椒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紅乾椒之都”之美譽。開魯紅乾椒皮紅肉厚、色質純正、果實細長、品質優良,產品銷往中國國內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並出口新加坡、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從2000年起,每年8月份,開魯縣...
開魯縣出產的紅乾椒產品以其色正、味辣、無污染、品質好的特點,深受域外客商青睞,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國內20多個省市地區。為拉長產業鏈條,開魯研製開發了辣椒酒、辣椒絲、辣椒籽等系列產品。開魯紅乾椒經專家評定後獲自治區優質產品稱號,並註冊,獲國家專利,開魯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紅乾椒之都”。為擴大...
開魯縣佛塔,又稱開魯白塔,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東南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內蒙古地區保存不多的元代藏傳佛教覆缽式塔之一。佛塔通高17.7米,磚砌結構,外表塗以白灰,由地宮、台基、塔座、覆缽、十三天、塔剎等部分組成,基台為正方形。風景名勝 古榆園 古榆園,位於通遼市開魯縣大榆樹鎮...
道德村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東風鎮,該有著20多年種辣椒的歷史。從庭院起步,到引種到大地,發揮村民具有多年種植紅乾椒習慣和經驗的優勢,集中人力物力,選用新品種,採用新技術,重點打造這一品牌。如今紅乾椒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萬畝。村里每年紅乾椒總產量3000多噸,畝效益3000多元。靠著紅乾椒,道德...
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提出“鼓勵各地爭創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由中國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組織評審並公布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優勢區域。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具有產業特色...
中國·開魯紅乾椒節 中國·開魯紅乾椒節是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的文化節日。活動起源 首屆中國·開魯紅乾椒節於2000年8月舉辦。活動內容 開幕式、煙火晚會、民族藝術表演、書畫攝影作品展、紅乾椒展銷、地方產品展覽、參觀考察、觀光旅遊等。
東風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地處開魯縣東部,東與科爾沁區接壤,南與吉日嘎郎吐鎮毗鄰,西與開魯鎮、建華鎮相連、北與小街基鎮交界。區域面積387.2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東風鎮戶籍人口21509人。1958年,併入原明仁公社。1960年,從明仁公社劃出建東風公社。1984年,設東風鎮。截至2020年6月,...
2011年末,開魯鎮有商業網點2188個,職工8000人;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級蔬菜、紅乾椒等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購物中心、連鎖超市等新型商業業態發展迅速。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6億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開魯鎮有公共圖書室40個,建築...
也進行了試種和推廣,這個品種現占我縣鮮乾兩用型辣椒種植面積的60%,2001年,開魯縣紅乾椒協會的“紅乾椒高產栽培技術”獲自治區“科技項目金橋(二等)獎,紅乾椒育苗扣膜移栽技術,推廣種植占我縣紅乾椒種植面積90%以上。開魯紅乾椒於2010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無公害產品,擁有自己的品牌道德村。開魯縣紅乾椒...
北興鎮位於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開魯縣城8公里。全鎮區域面積21.9萬畝,其中耕地積5.7萬畝,轄12個行政村,4446戶人、18000口人。北興鎮歷史上是農業經濟類型區,主要作物是玉米,其它的作物有豆類、高粱、穀物、芝麻、蓖麻、葵花等,另外,還種植有少量蔬菜和瓜果類經濟作物。近幾年,通過調整...
興安鄉為一地名,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黑龍江省(4個)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地理位置 興安鄉地處開魯縣東北部,新開河南側,東與科左中旗接壤,北與扎魯特旗毗鄰。人口面積 全鄉共有12個行政村,3645戶,13699人。轄地總面積33.4萬畝,其中...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紅乾椒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15.1kg,比對照金塔增產36.9%。2007年參加紅乾椒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10.5kg,比對照金塔增產19.8%。2008年參加紅乾椒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96.7kg,比對照金塔增產18.7%。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4500株左右。適宜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種植。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2003年調研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場景。調研成果一等獎獲得者。2004年8月,內蒙古財政廳、財政學會成功舉辦了“影響邊境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財政政策研究”和“深化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研究”全國科研課題協作會。財政部、中國財政學會、民族地區省市、自治區財政學會以及全區各盟市財政科研所負責同志參加...
積極協調國家開發銀行支持農業現代示範區項目,力爭成立2—3家小額貸款公司,推進中國銀行、包商銀行在開魯分支機構的籌建工作。大力培育特色農產品優勢品牌,註冊商標12枚以上。(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全面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合理配置資源,加快幼稚園、校安工程驗收和評審工作。重視發展職業...
開魯縣誌 開魯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開魯縣誌》圖片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右一)到開魯縣視察工作中共開魯縣委書記高琦(左一)陪同工作 開魯縣黨政領導與韓國客商洽談紅乾椒生意。左二縣委書記高琦,右一縣長朱玉強,右二名譽縣長孫風祥,左一韓國客商 中國共產黨開魯縣委員會 開魯縣人民政府 開魯縣人民政府...
通遼市開魯縣紅於椒專業協會種植的紅乾椒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小香米產業協會生產的產品 包頭市上右旗海星白瓜籽專業合作社職工在分場揀瓜籽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綠娃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蔬菜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綠娃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大棚 被團中央、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命名[青年文明號]的赤峰市供銷合作社科技興農服務部全體同志合影...
十三排村,位於內蒙古開魯縣中東部,地處西遼河北岸,千年古榆,風光秀麗怡人。管轄鎮麥新鎮是著名詞、曲家麥新烈士生活、戰鬥過的地方。紅乾椒種植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麥新鎮十三排村所生產的紅乾椒名傳海內外,是享有“中國紅乾椒之都”美譽之稱的開魯縣紅鮮椒種植面積最大的嘎查村。僅紅鮮椒一項在十三排村...
“道德紅”是道德鎮經十幾年生產實踐培育出來的紅乾椒新品種,已經註冊,該椒椒形肥壯、色艷味美、香辣適中。2000年被評為自治區級優質農產品,銷往國內十幾個省市及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家,深受國內外椒商和用戶的青睞。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道德鐵紅"益都椒等品種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道德鎮是開魯縣的東...
楊秀峰村位於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城西南3公里處,國道303線南側,是由原楊秀峰村、王家村、馮家村三村合併而成。全村總人口2011人,區域總面積10430畝,其中耕地7825畝,有機動地394畝。該村以種植紅乾椒為主,個體企業、養殖業為輔,該村有聞名全區的楊秀峰紅乾椒市場,目前,楊秀峰村經濟發展,正在由生產經濟型向...
帶領農民團結協作,開拓市場,使協會由當初的幾個種植戶發展成擁有466名會員、1個分會和8個集體會員的社團組織,走出了縣域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化運作和品牌之路,使開魯紅乾椒產品遠銷海內外,並成為當地廣大農民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開魯縣也發展成為中國縣域最大的紅乾椒生產基地。梁長武先後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
遼河農場位於通遼市開魯縣東南部,縣級公路庫開線穿場而過,距國道111線和京通鐵路5公里,交通通訊便利,總面積7.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6797.10萬畝,林地1.5萬畝(其中自然林0.05畝),沙地2.1萬畝(重度沙化0.5萬畝、重度鹼化0.5萬畝),灘涂地0.2萬畝(產蘆葦30萬斤、產蒲芋5萬斤、產柳條5萬斤...
田間無病害發生。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紅乾椒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2.3kg,比對照增產9.6%。2007年參加紅乾椒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78.5kg,比對照金塔增產7.5%。2008年參加紅乾椒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99.7kg,比對照金塔增產19.9%。栽培要點 畝保苗4500株左右。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種植。
吉日嘎郎吐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地處開魯縣東南部,東臨保全農場,南接遼河農場,西連開魯鎮,北依東風鎮。區域面積220.5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吉日嘎郎吐鎮戶籍人口22323人。1959年,改稱保全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公社,原屬農民鄉的村屯劃為幸福鄉,後改為吉日嘎郎吐蘇木。1999年9月,撤...
黑龍壩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地處開魯縣西部,東與大榆樹鎮、東北與義和塔拉鎮接壤,西與麥新鎮毗鄰,南、北分別與奈曼旗明仁蘇木、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紹根蘇木隔西遼河和新開河相望。區域面積160.5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22253人。1962年4月,成立黑龍壩鄉。1978年9月,黑龍壩人民公社。
關興號村位於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區域面積6500畝,現有耕地4435畝,林地面積200畝,現有機電井36眼,配套情況良好,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為主,以“生態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發展紅乾椒,糧經比例6:4,牧業發展主要以養鵝為主,養鵝大戶在100頭...
2004年,中科院郝水院士(前左3)來我市開魯縣考察 自治區政協教科文衛體委主任鐘玉堂一行在開魯視察紅乾椒基地 2004年內蒙政協香港委員何宋婉真(中)一行在我市扎旗牧民扎那家看家庭牧場規劃圖 2005年,馬來西亞客人參觀市政協成立50周年攝影展 2004年,左中奶站負責人(中)向市、旗政協領導介紹奶站生產情況 市政協...
東保等村位於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全村區域總面積12060畝,居民411戶、1468人,耕地面積為6255畝。東保等村有機電井48眼,地下管灌工程2410畝,井澆覆蓋率100%,在種養殖業中,東保等突出養羊業,並組建養羊協會,以張艷芹為書記帶動全村養羊事業的發展,以點帶面輻射其他村屯走畜牧強村富民之路,另外,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