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為自治區文化廳所屬的相當於正處級事業單位,內設科級機構2個:辦公室、業務科,核定事業編制12名,主要工作是宣傳貫徹國家和自治區文物法律法規,開展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檔立卷工作;負責收集、整理、存儲、發布全區各類文物信息;加強文物保護科學研究,負責對文物資源實行日常監測和管理,提出保護維修方案;組織參與文物保護理論研討活動,承辦全區大型文物研究保護交流研討會;依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打擊走私文物犯罪活動專項工作和涉案文物鑑定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為自治區文化廳所屬的相當於正處級事業單位,內設科級機構2個:辦公室、業務科,核定事業編制12名,主要工作是宣傳貫徹國家和自治區文物法律法規,開展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檔立卷工作;負責收集、整理、存儲、發布全區各類文物信息;加強文物保護科學研究,負責對文物資源實行日常監測和管理,提出保護維修方案;組織參與文物保護理論研討活動,承辦全區大型文物研究保護交流研討會;依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打擊走私文物犯罪活動專項工作和涉案文物鑑定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為自治區文化廳所屬的相當於正處級事業單位,內設科級機構2個:辦公室、業務科,核定事業編制12名,主要工作是宣傳貫徹國家和自治區文物法律...
第二批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5月10日公布,共33處。包括: 革命遺址(共3處) 古遺址(共10處) 古代建築(共14處) 古代岩畫(共2處) 古代墓葬(共4處)...
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根據1993年3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的...
郭治中,男,漢族,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1949年生,內蒙古商都縣人。1978年進入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1982年畢業分配到內蒙古自治區文物...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是自治區文化廳直屬事業單位,承擔著自治區範圍內文物保護、考古勘探、調查、發掘、研究和古建維修等方面的工作任務,是全區惟一具有團體考古...
2006年5月25日,將軍衙署與綏遠城城牆被合併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內蒙古自治區將軍衙署博物院建築特色 編輯 衙署照壁上一塊石額所書“屏藩朔漠...
曹建恩,男,中共黨員,副研究館員,1966年生,原籍赤峰市。現任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根據調研、論證意見和立法技術規範的要求,法制委員會建議刪去立法依據中的“《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同時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傳承人類文明”的內容,將該條修改...
《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於2017年5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是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蒙古...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民族醫藥的挖掘整理和民族文物的保護工作;開展民族之間的文化藝術...
與傳承,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自9月初開始,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以慶祝第十個“草原文化遺產保護...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文名 魏家窩鋪遺址 所在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 地理位置 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魏家窩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