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蹟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蹟》是由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趙振光、曹志忠、閆秀生、李浩基、周彬、姚玉玲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蹟
  • 成果登記號:20020174
  • 第一完成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020174
項目名稱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蹟
第一完成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主要完成人
趙振光、曹志忠、閆秀生、李浩基、周彬、姚玉玲
研究起始日期
2000-05-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1-05-01
主題詞
生態;評價
任務來源
02;

成果摘要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蹟非常豐富,從30億年前的原始陸殼地層、岩石到第三系第四系的標準地層;從原始的海洋生物到各地質時代的海陸湖泊相古生物化石,以及地殼運動形成的典型構造形跡,各類稀有岩石、礦物、火山、溫泉、湖泊、奇峰異石,奇特景觀均有展現。描繪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演化過程,是我國北方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地質遺蹟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種類齊全,從典型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奇特地質景觀;珍稀岩石礦物;溫泉、礦泉、湖泊、瀑布應有盡有。二是保存完整景觀獨,特具有很大的科研及觀賞價值,如各盟市均有恐龍化石分布,各種魚類、獸類化石及珊瑚礁、生物礁均有很高的科研價值,赤峰境內三處大規模分布的冰臼群既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又具有極高的旅遊和觀賞價值,為國內外所罕見。位於錫林浩特市白音席勒草原的火山群,保存完整形態各異,與區內四大名湖之一的達里湖相鄰,具有極大的旅遊開發價值和科普教育價值。三是人類破壞活動逐漸加強,地質遺蹟亟待保護。如烏蘭察布盟烏蘭哈達鄉有六處完好的火山口,到調查時已有五座火山口被開採破壞,當做一般的建築材料,極大地破壞了這一珍貴的科研及旅遊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