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
2002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內蒙古老頭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西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中段東麓向科爾沁草原過渡地帶。北與科爾沁右翼前旗接壤,東、南、西均與寶石鎮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20°49’40″~121°9’10″,北緯45°45’50″~45°57’10″。保護區南北長近20公里,東西寬26公里,距突泉縣縣城80公里。保護區所轄總面積31442公頃。
地形地貌
保護區位於大興安嶺中段東麓,山地為保護區地貌的主體,保護區西北部屬於中低山地貌,為大興安嶺中段支脈的延續部分,溝谷及河谷呈枝狀、網狀散布其間,海拔在880~1392米之間。東南部及南部為低山、丘陵向草原過渡地帶,坡度趨緩,相對高度較小。受地殼升降的影響,造成保護區地貌複雜多樣。多樣的地貌類型為
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形成和遺存提供了生境條件。
土壤
本區土壤以栗鈣土、暗棕壤為主,局部有小面積的粗骨土、草甸土等類型。’本地區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區。
氣候特點
本地區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區。氣候特點表現為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乾燥涼爽;冬季嚴寒少雪。
保護目標
保護區內僅維管束植物有73科、325屬、5 15種、9變種、1變型。其中蕨類植物6科6屬12種,裸子植物1科3屬3種,其餘均為被子植物,保護區內植物物種的地理成分共有16個,以東亞種、泛北極種、古北極種、東古北極種及達烏里一一蒙古種為主,在本區
植物區系成分組成中起著主導作用。本區
藥用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在525種維管植物中,有近400種可藥用。主要有黃精、列當、柴胡、遠志、芍藥、手掌參、蒼朮、黃芩、防風、山丹、
西伯利亞杏、穿龍薯蕨、祁洲漏蘆、山牛蒡、秦艽、三花龍膽、玉竹、旱麥瓶草、沙參、金蓮花、
棉團鐵線蓮、輪葉娑婆納等。經統計分析,在該地區500餘種維管束植物中,絕大部分具有飼用價值。其中,禾本科、菊科、豆科等的植物種類飼用價值突出。從優良特性上看,最突出的是禾本科和豆科。本區共有國家級自治區保護植物10種,其中國家II級保護植物2種,國家III級保護植物1種;內蒙古自治區II級保護植物4種,III級保護植物3種。據有關資料記載,蒙古櫟已被我們國家列為國家II級保護樹種。經實地調查,查閱資料及訪問調查統計,保護區內脊椎動物共有19目、40科、61屬、97種。其中魚類1目、3科、5屬、5種;兩棲類l目、3科、3屬、5種;爬行類1目、2科、6屬、6種;鳥類12目、13科、36屬、70種;獸類4目、9科、11屬、11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動物14種,一級保護動物有鳥類1種;二級保護動物有鳥類12種,哺乳類1種。保護區動物中鳥類最多,共有23科、36屬、70種。其中雀形目25種,非雀形目45種,以非雀形目為主體,占本地區鳥類總數的64.3%在老頭山自然保護區70種鳥類中,夏候鳥36種,占全地區鳥類的51.43%;旅鳥25種,全地區鳥類的35.71%;留鳥9種,占全地區鳥類的12.86%;冬候鳥3種,占全地區鳥類總數的4.28%。保護區分布兩棲動物主要是無尾目的蟾蜍科、雨蛙科和蛙科共5種爬行類主要有蜥蜴科、游蛇科中的6種。老頭山地區共分布有國家級保護動物14種,其中鳥類1 3種,獸類1種。分別為國家I級保護鳥類金雕,國家II級保護鳥類蒼 鷹、雀鷹、林雀鷹、普通籬、毛腳蔫、禿鷲、獵隼、燕隼、紅腳隼、縱紋腹小鶚、長耳鶚,國家II級保護獸類猞猁。本地區重點保護動物隼形目中的種類占絕大部分,共11種,占保護動物總數的78.6%,鶚形目2種,占保護動物總數的14.3%,食肉目1種,占保護動物總數的7.1%。而鸛形目和鶴形目等涉禽類在考察中未發現,表明本保護區不同於濕地類型保護區,具有山地類型動物分布的特點。同時我們感到,人為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棲息于山地森林、草原中的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影響了其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