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東阿拉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東阿拉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東阿拉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內,行政區域包括巴彥諾日公蘇木、巴彥洪格日鄂楞蘇木、圖克木蘇木的圖克木嘎查部分區域。總面積803873.83公頃。主要保護對象以荒漠特有種梭梭、綿刺、沙冬青、蒙古扁桃、阿拉善沙拐棗、裸果木、霸王柴和野生動物鵝喉羚、波斑鴇、小鴇、盤羊、猞猁、荒漠貓和猛禽類為代表的珍稀荒漠野生動植物種群。脆弱的荒漠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典型荒漠區現有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

保護區是內蒙古典型的荒漠區域,荒漠灌叢草原自然景觀,是典型荒漠生物多樣性景觀的縮影,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脆弱性。

2003年4月,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東阿拉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區級別:自治區級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區域面積:803873.83 公頃 
  • 保護對象:梭梭、綿刺、沙冬青、蒙古扁桃、阿拉善沙拐棗、裸果木、霸王柴和野生動物鵝喉羚、波斑鴇、小鴇、盤羊、猞猁、荒漠貓和猛禽類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土壤,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6年旗政府為了拯救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批准在罕烏拉蘇木、紅格爾玉林蘇木(兩個蘇木已合併為巴彥洪格日鄂楞蘇木)、巴彥諾日公鎮、圖克木蘇木的圖克木嘎查建立旗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4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內蒙古東阿拉善自然保護區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內蒙古東阿拉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內,行政區域包括巴彥諾日公蘇木、巴彥洪格日鄂楞蘇木、圖克木蘇木的圖克木嘎查部分區域。總面積803873.83公頃。
內蒙古自治區級東阿拉善盟自然保護區巴彥諾爾公管理站

地形地貌

保護區在地質結構上屬新疆亞板塊東部,受華北和青藏兩個板塊擠壓,境內地質結構複雜,岩漿活動頻繁。可劃分為以下2個構造體系。陰山緯向構造帶和賀蘭山經向構造帶。區內主要地貌類型為沙丘、石質土低山地貌和石質土緩丘陵剝蝕地貌。

氣候特點

保護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位於東南季風界邊緣。總的氣候特點是乾旱少雨,夏熱冬寒、晝暖夜涼、日照充足,蒸發強烈,風大、無霜期短。由於保護區內東西氣候差異,保護區東側有巴彥諾日公觀測點,西側無觀測點,故氣象數據取相鄰近地區。保護區屬荒漠乾旱地區,經常晴朗無雲。大氣透明度好,日照時間長,百分率高,光能資源豐富。保護區地處內陸腹地,遠離海洋,屬中溫帶乾旱區。因青藏高原的阻擋作用,印度洋暖濕氣流難於進入,遠離東南海洋,暖濕氣流經長途跋涉,對區內降水作用不大,源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西北水汽流,受天山和阿爾泰山阻擋,攜來水汽量不多,降水作用不大,致使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保護區內沙漠較多,對大氣下界的強迫作用又加劇了乾旱程度。巴彥諾日公蘇木年均降水123毫米左右,吉蘭泰年均降水116.0毫米左右,其中罕烏拉山地有一個“濕舌”,降水量接近130毫米。降水期主要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土壤

保護區處於典型荒漠地區,其土壤類型為典型的荒漠土類。根據保護區的土壤發生演變及其理化性質、肥力等因素,將保護區分為8個土類,其中灰漠土、灰棕漠土為地帶性土壤;風沙土、石質土、粗骨土、潮土、鹽土、漠境鹽土均為非地帶性土壤。

區域範圍

地理坐標:東經104°12′~106°16′;北緯39°40′~40°57′,東西最大跨度175公里,南北最長123公里,總面積803873.83公頃。核心區面積為258964公頃,緩衝區面積為141727公頃,實驗區面積為405745公頃。

保護目標

主要保護對象以荒漠特有種梭梭、綿刺、沙冬青、蒙古扁桃、阿拉善沙拐棗、裸果木、霸王柴和野生動物鵝喉羚、波斑鴇、小鴇、盤羊、猞猁、荒漠貓和猛禽類為代表的珍稀荒漠野生動植物種群。脆弱的荒漠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典型荒漠區現有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
保護區境內的維管素生植物有171種,分別屬於38科168屬,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裸子植物1科1屬2種,被子植物36科165屬168種。具有20種以上的大科有禾本科21種、菊科21種、藜科26種,以上三科共有植物68種為植物總數的39.8%,具有10種以上20種以下的,豆科16種,蒺藜科10種,兩科總計26種,為植物總數的15.2%,其餘各科均為10種以下,僅有2種以上10種以下的科共有58種,占植物總數的32.7%。保護區的植物分布區域屬典型荒漠,其地帶性植被為典型荒漠植被。藥用植物主要有;蒙古扁桃、肉蓯蓉、鎖陽、荒漠黃芪、淡黃芪、灰葉黃芪、甘新黃芪、變異黃芪、膜果麻黃、麻黃、多枝檉柳、沙蓬、水麥冬、蒙古鴉蔥、霸王、駱駝蓬、檸條、沙冬青、沙拐棗、木本豬毛菜等多種藥用植物。脊椎動物有93種,其中兩棲爬行類12種,鳥類48種、獸類33種。獸類中屬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鵝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荒漠貓(Felis bieti)、草原斑貓(Felis lybica)、猞猁(Felis lynx)、盤羊(Ouis ammon)5種。鳥類成分中古北界種類居多,其中留鳥甚少,多為夏候鳥。雀形目有12科30種,占鳥類種數的62.5%,其次以鷹科、鶺鴒科和鶇科種類最多,達15種,占總種類的31%。在鳥類中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種類有金雕(Aquila chrysaetos)、波斑鴇(Chlannydotis undulata)、小鴇(Otis tetrax)3種。國家Ⅱ級保護種類有鳶(Milvus migrans)、蒼鷹(Accipiter gentiles)、大鵟(Buteo hemilasius)、禿鷲(Aegypius monachus)、紅腳隼(Falco uesperttinus)、紅隼(Falco tinnunculus)、縱紋腹小鴞(Athene noctua)等7種。

生態價值

保護區所處位置和動植物區系的現狀,在荒漠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所體現出的生態價值在荒漠生態系統中十分明顯,十分有效。保護區的地貌、動植物區系等自然因子是在地質史上的長河中經歷滄桑演變而形成,它記錄了該地區演變發展的經歷,是一部天然的“史書”為人們研究該地區演變規律提供了素材。保護區生態系統在荒漠地區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其生物多樣性、豐富性、更有一些珍稀動植物分布,同時區內荒漠灌叢、沙丘灌叢、丘間濕地、山地針茅等景觀也十分突出。保護區是天然的博物館和教科書,能夠成為學生和一些愛好者良好的教學實習基地。保護區各物種之間、群落之間、生態系統之間都存在著複雜的依存關係,是千萬年自然選擇進化的成果。研究這些關係能為認識荒漠生態系統的發展規律,為人類造福提供基礎資料。例如:梭梭荒漠生態系統的發展研究,荒漠植被保護,鵝喉羚在沙丘生境中的習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保護區是重要的天然實驗室。保護區地處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左旗境內,具有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的脆弱性、典型性和稀有性。保護區的建立是保護野生動植物自然狀態的需要,它能改善荒漠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脆弱的荒漠生態系統和保護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和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