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東南部銅多金屬礦床控礦因素和成礦預測

《內蒙古東南部銅多金屬礦床控礦因素和成礦預測》是由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內蒙古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張德全、王麗媛、鮑修坡、徐志剛、盛繼福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東南部銅多金屬礦床控礦因素和成礦預測
  • 成果登記號:19970105[08244]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內蒙古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70105[08244]
項目名稱
內蒙古東南部銅多金屬礦床控礦因素和成礦預測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內蒙古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
主要完成人
張德全、王麗媛、鮑修坡、徐志剛、盛繼福
研究起始日期
1991-12-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4-12-31
主題詞
多金屬礦;成礦控制;成礦預測;銅礦;內蒙;東南部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內蒙古東南部銅多金屬礦床控礦因素和成礦預測”隸屬於“華北地塊北緣金銀多區控礦因素和成礦預測”項目第5課題“華北地塊北緣中生代構造-岩鋅銅銀礦產的控制和成礦預測”中的一個專題(編號85-01-002-05)首次研究獲得西拉木倫河兩側億年的Sm-Nd年齡,確認其為早元古宙變質基底。研究區富集Pb、Zn、Cu、Au的地球化學格局,是在元古宙和古生代基底構造演化的基礎上,經中造岩漿活化的結果,並據此劃分出兩個地球化學帶和四個地球化學小區岩漿作用具有繼承性、等距性和遷移性的特點,多金屬礦床與燕山期花的淺成-超淺成小侵入體有關,而含Cu、PbZn、SnW的三類花崗岩又具標誌。在中生代構造岩漿演化特點的制約下,研究區內的多金屬礦產。集中區和礦床的不同尺度上,具有多極成礦分帶的規律。在此基礎上,礦遠景區和七個靶區,有的靶區已獲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研究成果從區域地球化學場、中生代期花崗質岩漿活動和有關礦產空間分布特徵的角度,淪述了研究區內成在查明控礦因素基礎上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成礦預測。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進水平,在多極成礦分帶、成礦預測和含礦花崗岩類判別標誌等方面,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