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上下兩篇。上篇首先對
內蒙古區域原生態遊牧文化做出解讀,然後將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置於歷史的縱坐標中,梳理其自明初以來整體性變遷的歷程,即:遊牧文化變遷的肇始期、遊牧文化變遷的轉型期、遊牧文化變遷的確認期和遊牧文化的衰微期,最後對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變遷的動力機制進行了理性分析。下篇通過個案研究的形式呈現遊牧文化標誌性符號在現代語境下的轉型、重構及其在新情境中的樣態,這些標誌性符號主要包括
敖包祭祀、
成吉思汗祭祀、
那達慕、廟會等。
作品目錄
|
|
第一章 內蒙古草原遊牧文化的生態解讀 一 追逐水草遊牧的生活方式 二 蒙古族遊牧文明的標誌性符號 三 蒙古族遊牧文明標誌性的精神文化符號 四 對遊牧文化的評估 | 第二章 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變遷的歷史坐標 一 明代:遊牧文化變遷的肇始期 二 清代:遊牧文化變遷的轉型期 三 民國時期:遊牧文化變遷的確認期 四 遊牧文化的衰微期:定居家庭牧業的產生 |
第三章 遊牧文化變遷的外在動因 一 漢族移民與內蒙古人口的增長 二 內蒙古區域的開墾與遊牧文化的變遷 三 農進牧退與草原生態環境的退化 | 第四章 內蒙古區域農耕生計方式與半農半牧生計方式的構建 一 內蒙古區域農耕村落文化的形成 二 蒙古族生計方式的重構——蒙古農民社會的形成 三 蒙古族農業的生活方式——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煙臺營子村為個案 四 半農半牧生計方式的形成與變遷 |
第五章 1947年後內蒙古區域遊牧業生計方式的變遷 一 從1947—1980年蒙古族遊牧生計方式的變遷 二 從遊牧到定居 三 文化轉型中牧業生計方式的變遷 |
|
第六章 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一 農牧兩種不同文化模式的衝突 二 從蒙漢族際婚看蒙漢文化的融合與變遷 三 蒙古族命名習俗的漢化傾向與族群認同 | 第七章 敖包祭祀文化的變遷 一 敖包祭祀的神聖性與生態功能 二 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2006年5月13日烏審旗敖包祭祀為個案 三 當代敖包祭祀的民間組織與傳統的建構——以2008年7月東烏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為個案 |
第八章 蒙古族“那達慕”的變遷 一 那達慕是蒙古民族的節日 二 那達慕的傳承與建構——以2006年7月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建旗50周年舉辦的那達慕為個案 三 那達慕核心符號的傳承、衍化與族群認同 | 第九章 蒙古族過年習俗的變遷 一 當代蒙古族過年習俗的多元形態 二 過年習俗文化符號的變遷 三 過年習俗中人文精神的傳承與族群的文化邊界 |
第十章 成吉思汗祭祀儀式的變遷 一 祭祀文化空間及祭祀象徵物的變遷 二 民族國家時期的新建構 三 祭祀儀式的傳承與族群認同 | 第十一章 廟會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巴林右旗薈福寺2007年農曆六月十五日“大祝願法會”為個案 一 薈福寺廟神聖空間的重新建構 二 當前薈福寺廟會的民間敘事——以內蒙古巴林右旗2007年農曆六月十五日廟會為個案 三 薈福寺廟會文化的傳承與變遷 |
|
作品思想
該書立足於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變遷的歷史縱坐標點上,並以當代橫向的田野調查的個案為案例,把蒙古族遊牧文化的變遷劃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即明代遊牧文化變遷的肇始期,清代遊牧文化變遷的轉型期,民國時期的遊牧文化變遷的確認期,1947年至21世紀初的遊牧文化的衰微期。科學的劃分涉獵社會語境、制度文化、宗教轉型等不同時期的錯綜複雜的社會歷史情境。正是基於對於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變遷整體的的巨觀的把握,才使人產生出了歷史的縱深感和文化的立體感。在此基礎上,該書闡釋了以往的傳統的牧業文化圈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裂變。當今內蒙古區域出現了四個文化圈交叉並存的格局,即農業文化圈、半農半牧文化圈、牧業文化圈和城鎮文化圈,尤其是城鎮文化圈正在迅速擴大和牧業文化圈的現代化是作者關注的問題。該書整體地全面地梳理了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變遷的歷程。在歷史資料的爬羅剔抉和實踐考察中得出的結論,揭示了內蒙古區域當今的文化結構和文化邏輯,為此後研究內蒙古區域的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該書以內蒙古區域近代生計方式的改變為切入點,在利用豐富的歷史文獻、地方志、檔案材料的基礎上,對於當代內蒙古區域的草原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從研究遊牧人的傳統生存方式入手,闡釋了遊牧民與農耕民在長期密切的接觸中,遊牧文化圈逐漸縮小和嬗變的過程。該書研究了漢族的“雁行人”如何從“游農”轉變為定居民的過程,同時也闡釋了部分牧人如何脫掉了蒙古袍轉變為農民的過程,該書闡釋了遊牧與農耕這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互相碰撞、互相吸收、互相融合、互相補充的經久不衰的勢能。通過對原住民與漢族移民不同的族群在內蒙古區域的生計方式的轉變,透視出內蒙古區域歷史的變遷與社會的變遷的特徵。作者從中華文化多元文化的視角與“和而不同”的發展角度出發,通過由表及里的考察、闡釋了內蒙古區域遊牧文化變遷的內在規律。該書希望建立在情境化的與反思性的歷史與人類生態知識基礎上的兩種文化模式能夠相互了解和認知,以及兩個族群在“多元一體’的語境中的文化互動過程有一種新體認,在對於對人類生態保護的理念中與長期歷史中反思蒙古族遊牧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理念,進一步建立兩個族群和諧共處的關係。
該書力圖通過對蒙古族遊牧文化變遷的過程呈現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在步入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並非消失殆盡,而是被重新複製和建構。傳統在新的語境中被傳承和享用,而且成為再創造的源泉。兩位作者站在人類學與民俗學、社會學、生態學與測繪學等多學科的交叉點上,深入地闡釋了遊牧文化的變遷,當前在遊牧文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振興生態文明的呼聲中,作者從生態學的角度對草原遊牧文化的本質特徵所做的科學闡釋,不僅有益於糾正對草原文化的誤讀,而且利於草原文化的保護和中國畜牧業的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5年12月1日,該書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15年12月2日,該書獲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邢莉,女,蒙古族,1945年生,內蒙古喀拉沁人。1968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民俗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東方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