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管壺

內管壺,又有倒灌壺、倒流壺倒裝壺之稱,這一名稱的得來,與其獨特的使用方式有關。壺的形貌,但壺蓋卻與器身連為一體,無法像普通壺那樣從口部注水。原來,在這種壺的底部有一個小孔,使用時把壺倒轉過來,才能注水入壺。注水時,水不會從口部流出來;注滿水後,將壺放正,也不用擔心下邊的小孔漏水。

因壺底中心有一通心管又稱內管壺,是始於宋、遼時期,流行於清代的壺式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管壺
  • 外文名:Pipein pot
  • 別稱:倒灌壺、倒流壺倒裝壺
  • 始於:宋、遼時期
器形,套用史,原理,

器形

遼代特有的陶瓷器型。器上部作塔壇式假蓋,圓肩球腹,前有短流,後有執柄,下有圈足。壺體內有一注狀管,為向壺內灌水用。肩腹部均飾弦溝紋,體施綠釉。

套用史

始於宋、遼時期,流行於清代的壺式之一。因壺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於向壺內倒水需從底心管口倒入,又稱倒灌壺、倒流壺、倒裝壺。1968年陝西省彬縣出土的耀州窯青釉剔花內管壺,是這種壺式的典型器,壺雖然有流、柄、腹體及圈足,但無口、無蓋。壺上半部作雙蒂式象形壺蓋,頂端和一側腹部有飛鳳式提梁,另一側貼塑母子獅,母獅張口作流,子獅在母獅腹部吸吮,壺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內管壺多作桃形。

原理

內管壺的設計製造,體現了古代工匠所具有的較高的科技知識。內管壺之所以具有這樣的功能,是因為其壺內設計有特殊結構——兩隻隔水管,其中一管與壺底部的孔洞相連,另一管由壺的流口向下延伸。這一結構看似簡單,卻運用了物理學連通器的原理,設計嚴密、構思巧妙。向壺內注水時,水如果從壺嘴往外流,表明水已灌滿,因為這時液面的高度取決於與流口相連的隔水管的高度;將壺翻轉過來,如果液面不超過流口和內管的高度,水就不會流出來,這就是內管壺的神奇之處。如此設計可謂渾然天成,匠心獨運。
內管壺原理內管壺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