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根據內燃機所使用的燃料、混合氣形成方式、缸內燃燒過程(加熱方式)等特點,把火花點火發動機的實際循環簡化為等容加熱循環,把壓燃式柴油機的實際循環簡化為混合加熱循環或等壓加熱循環,這些循環稱為內燃機的理論循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燃機理論循環
- 包含:混合加熱循環或等壓加熱循環
簡介
理論假設
![內燃機理論循環 內燃機理論循環](/img/e/ecd/wNhFjYwUDOldDOhNzMmZ2MjFmZ1YGOlJ2MkZzMlNWNxEWZ5MWNiFW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通常根據內燃機所使用的燃料、混合氣形成方式、缸內燃燒過程(加熱方式)等特點,把火花點火發動機的實際循環簡化為等容加熱循環,把壓燃式柴油機的實際循環簡化為混合加熱循環或等壓加熱循環,這些循環稱為內燃機的理論循環。
通常根據內燃機所使用的燃料、混合氣形成方式、缸內燃燒過程(加熱方式)等特點,把火花點火發動機的實際循環簡化為等容加熱循環,把壓燃式柴油機的實際循環簡化為混合加熱循環或等壓加熱循環,這些循環稱為內燃機的理論循環。簡介通常根...
1862年,法國科學家羅沙對內燃機熱力過程進行理論分析之後,提出提高內燃機效率的要求,這就是最早的四衝程工作循環。1876年,德國發明家奧托(Otto)運用羅沙的原理,創製成功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單缸、臥式、3.2千瓦(4.4馬力)的四衝程...
奧托循環是理想化的循環,因為在理論分析和計算時,認為循環由絕熱、等容、等壓等過程組成,並且系統的組成、性質和質量都保持不變,而實際上因為發生了燃燒和爆炸,系統的組成和性質必然發生變化,因此實際汽油發動機的效率要比奧托理想循環...
1.1.2 內燃機技術發展狀況/5 1.2 內燃機的理論循環/8 1.2.1 內燃機的理論循環與假設條件/8 1.2.2 內燃機的三種理論循環/8 1.3 內燃機的實際循環/13 1.3.1 內燃機的實際循環與各項損失/13 1.3.2 四衝程內燃機實際循環的...
《內燃機原理》是2010年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黎蘇、李明海。本書系統闡述了內燃機工作過程的基本理論及控制方法,以現代電子控制內燃機技術為主,著重講述內燃機熱功轉換的基本原理、特性分析方法以及性能提高和改善排放的技術措施。
《內燃機複合循環理論與方法》是依託於天津大學等單位,主要由舒歌群等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舒歌群(天津大學) 田華(天津大學) 衛海橋(天津大學) 梁興雨(天津大學) 獲獎記錄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項目。
《內燃機學》是周龍保編著的一本書籍,該書講述內燃機工作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內燃機動力學和概念設計。全書共分十一章,內容包括內燃機的工作指標、工作循環及其數值計算方法、充量更換、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代用燃料、燃料供給與調節、污染物...
第一節 內燃機的理論循環 第二節 內燃機的實際循環 第三節 內燃機的性能指標 第四節 機械損失 第五節 內燃機的熱平衡 思考題 第三章 內燃機的換氣過程 第一節 四行程內燃機的換氣過程 第二節 充量係數 第三節 提高充量係數的途徑...
熱泵循環和製冷循環 主條目:熱泵 熱泵循環和製冷循環是熱泵和冰櫃的理論模型。兩者的差別在於熱泵的用途是保持一塊區域的溫度而冰櫃則是使之降溫。最常見的製冷循環是採用製冷劑的相變進行的蒸氣壓縮循環。吸收製冷循環是另一種循環方式,...
第一節 內燃機保養 第二節 常見故障分析 第二篇 內燃機理論基礎 第一章 工程熱力學基礎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 第三節 氣體熱力過程 第四節 熱力學第二定律 第二章 內燃機理論循環 第一節 定容加熱循環 第二節...
2.1內燃機的實際循環過程 2.2內燃機的理想循環 2.2.1對內燃機實際工作過程的簡化 2.2.2理想循環的熱效率和平均指示壓力的計算 2.2.3理想循環熱效率和平均壓力的影響因素 2.2.4各理想循環熱效率之比較 2.3對理論循環的修正 第...
第3章介紹了湍流的基本概念、理論以及內燃機缸內流動數值模型的研究現狀,分析了內燃機缸內流動的演變過程及燃燒室結構形狀對缸內流動的影響規律;第4章主要介紹了現代內燃機燃油噴射理論,內容涉及高壓油管內水擊現象、噴孔內空化現象以及...
第1章 氫能及氫燃料內燃機的技術水平 第
2017年7月28日,《內燃機學(第4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該書從內燃機工作性能指標之間的運算關係、理論與實際循環和缸內燃燒過程三個基礎理論方向,系統講述內燃機工作的基本原理,並結合電控燃料供給系統、可變進氣系統...
4.6 內燃機的理想循環 第5章 流體力學 5.1 流體力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5.2 流體的壬要物理性質 5.3 流體質點的概念 5.4 常用的流體力學模型 5.5 分析流體力學的理論基礎 5.6 作用在流體上的力 第6章 傳熱學 6.1 ...
第9章內燃機的潤滑與摩擦365 9.1潤滑365 9.1.1基本概念365 9.1.2潤滑結構366 9.2油膜潤滑369 9.2.1潤滑過程369 9.2.2潤滑理論370 9.3發動機各部位的潤滑375 9.3.1活塞系統375 9.3.2曲軸系統379 9.3.3動態氣門系統381...
《燃氣輪機與渦輪增壓內燃機原理與套用》可供從事燃氣輪機、活塞式內燃機、渦輪增壓器設計和研究工作的技術人員及熱力發動機、汽車、動力機械及工程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考使用。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燃氣輪與活塞式內燃機理論循...
第一節內燃機理論循環概述 第二-節內燃機實際循環與熱損失 第三節熱平衡 第四節指不指標 第五節有效指標 第六節機械損失 第七節燃燒熱化學 第八節燃燒基本理論 第九節實際循環的近似計算——熱計算 第十節實際循環數值計算方法 第...
一、卡諾循環與內燃機的動力 循環 二、三種理論循環 三、理論循環的評價 四、理論循環的比較 第三節內燃機的實際循環及其評價 指標 一、實際循環 二、評價指標 第四節內燃機的有效性能指標 一、動力性指標 二、經濟性指標 三、排放指標...
1862年,法國科學家羅沙對內燃機熱力過程進行理論分析之後,提出提高內燃機效率的要求,這就是最早的四衝程工作循環。1876年,德國發明家尼考羅斯·奧古斯特·奧托,(Nikolaus August Otto)運用羅沙的原理,創製成功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單缸、...
這是三位教授對近年來柴油機循環理論方面發展狀況的一個評述。燃燒過程主要在活塞離開上止點後的一段行程中進行,這就意味著增大了循環過程的初期膨脹比。眾所周知,根據內燃機定壓加熱循環和混合加熱循環熱效率公式,初期膨脹比的增大,...
第4章內燃機工作循環與能量利用 4.1內燃機熱力過程與循環 4.1.1熱力系統簡化 4.1.2熱機循環與熱效率 4.1.3熱力過程簡化 4.2理想工質的理想循環 4.2.1模型基本假設 4.2.2理論循環類型及參數表達式 4.2.3循環參數對循環熱效率...
1926年,瑞士人布希(A.Buchi)提出了廢氣渦輪增壓理論,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能量來驅動壓氣機,給發動機增壓。50年代後,廢氣渦輪增壓技術開始在車用內燃機上逐漸得到套用,使發動機性能有很大提高,成為內燃機發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6...
本書主要以車用電控發動機為主,在四衝程循環理論的基礎上,著重講述發動機熱功轉換的基本原理、特點、性能分析方法,以及提高發動機性能、改善其排放特性的技術措施和整車性能的匹配與評價方法。全書分8章,內容包括內燃機的發展、內燃機循環...
因為植物油點火性能不佳,無法套用奧托內燃機的結構。狄塞爾決定另起爐灶,提高內燃機的壓縮比,利用壓縮產生的高溫高壓點燃油料。後來,這種壓燃式發動機循環便被稱為狄塞爾循環。像所有偉大的發明家一樣,狄塞爾的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實驗...
氣體動力循環 理解活塞式內燃機與燃氣輪機循環過程及其特點,了解實際循環與理論循環的區別,掌握常用提高循環熱效率的措施。課時 3.1 分析動力循環的一般方法 3.2 活塞式內燃機實際循環的簡化 3.3 活塞式內燃機的理想循環 3.4 活塞式...
本書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和車輛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內燃機專業的教學參考書,還可以供從事汽車發動機設計、製造和運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發動機的性能 第一節 發動機理論循環 第二節 四衝程發動機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