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脛骨上端膨大,向兩側突出形成內側髁及外側髁。
股骨內側髁切跡對內側單間室置換手術的意義
選取初次行
膝關節內側間室置換術的患者102例(女性67例,男性35例,年齡50~73歲)。隨機分為兩組,常規手術組及個體化截骨組(CT測量組)。手術均由同一位主任醫師完成,個體化截骨組術前通過adiAntDICOM軟體在CT片及三維重建中測量,確定確切截骨方案及評估術中可能使用假體型號完成手術;常規手術組沒有術前測量。術前所有患者常規掃描膝關節CT,然後對股骨進行三維重建,在合適的CT矢狀位層面上,確定股骨遠端骨性標誌點:股骨內側髁切跡最低點(A點),後髁最遠點(B點)。確定
股骨長軸中軸線(f),經過A、B兩點分別做f的平行線定義為a線和b線。a線與b線的最短距離定義為H。將每位患者使用的相應假體前後徑(AP值)分別減去其測得的H值,得到相應的數值定義為h值,h<0的數據不計入統計分析,h≥0進行統計分析。h≥0,意味著假體前緣超過了股骨內側髁切跡,有可能造成術後髕骨與股骨假體撞擊。將單髁的股骨假體與三維重建圖像進行模擬放置,評估假體的位置。兩組所有病例術前及術後均拍攝患者負重位雙下肢全長片及膝關節正側位。對X線片的脛骨後傾角度及膝關節內翻角度進行測量。評估兩組術後56天的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協會評分及視覺模擬評分的情況並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果:所有患者中有
髕骨撞擊的患者共5例,均出常規手術組,並且h≥3mm。髕股關節有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髕骨撞擊、膝前疼痛及上下樓疼痛或不適,Table1、2)的患者15例,其中h≥0mm,常規手術組有7例,個體化截骨組有2例;h<0的一共有6例,常規手術組及個體化截骨組個體化截骨組各3例。常規手術組與個體化截骨組術後的脛骨假體後傾角及膝關節內翻角度無統計學差異;兩組術後的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協會評分及視覺模擬評分均存在統計學差異。
結論:股骨假體前緣超過股骨內側髁切跡3mm會產生髕骨與股骨假體撞擊的症狀。術前進行三維重建模擬假體型號的大小及假體放置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因股骨假體型號選擇過大、股骨假體的過度旋前導致的假體前移和後髁截骨量過多所導致的髕骨撞擊的發生;避免了因股骨假體型號選擇過小,股骨假體的過度旋後所導致的股骨假體與聚乙烯襯墊撞擊的發生。因此在CT及三維重建影像下模擬手術截骨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股骨內側髁切跡對於單髁置換術中假體的位置判斷有重要意義。
股骨內側髁Hoffa骨折診治進展
內側髁Hoffa骨折病例報導中的治療結果,大部分患者經過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後可重獲良好的膝關節功能。2例術後功能明顯較差的病例均伴發有其他損傷(1例為同側股骨外髁骨折,1例為同側股骨髁上髁問骨折),可見內側髁Hoffa骨折的治療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伴隨損傷的治療;2例伴有骨質疏鬆患者及5例內側髁Hoffa骨折骨不連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均取得良好膝關節功能,充分說明解剖復位及堅強固定在治療此類骨折中的重要地位。內側髁Hoffa骨折術後處理及康復在不同臨床報導中存在很大差異,究其原因可能與不同手術入路及主刀醫生對內固定穩定性評估的不同有關,所以很難針對術後處理及康復提出規範化操作流程。為了儘可能減少患者在術後康復訓練中出現骨折再次移位,Cheng等研究認為術中固定後須在膝關節全活動度方面評估內固定的穩定性,這樣可模擬康復訓練中患者膝關節收到剪下應力時的情況;另外,循序漸進的康復鍛鍊及適當縮短隨訪間隔,均可有效地減少術後骨折再移位風險。總之,內側髁Hoffa骨折早期診斷有賴於臨床骨科醫生對該類型骨折的認識,堅強固定骨折斷端及對伴發損傷的及時處理是患者術後膝關節功能恢復的重要前提,術後在充分評估內固定穩定性的前提下早期進行功能鍛鍊,能幫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復膝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