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硯》是林清弄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22年4月21日,收錄於同名專輯《入硯》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入硯
- 所屬專輯:入硯
- 歌曲原唱:林清弄
- 填詞: 修、樂天
- 譜曲:西星Susea
- 編曲:Birdbird Yeng@兔迪文化
- 發行日期:2022年4月21日
《入硯》是林清弄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22年4月21日,收錄於同名專輯《入硯》中。
《入硯》是林清弄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22年4月21日,收錄於同名專輯《入硯》中。1製作團隊製作人:姜皓中@兔迪文化監製:高紫嫣胖達@騰訊音樂人出品:騰訊音樂人OP 騰訊音樂人SP:騰訊音樂人歌曲歌詞A所見山河繪入扇面流...
落梅入硯池 《落梅入硯池》是宋代王之道詩作。詩詞正文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妝。時人莫作飄零看,收拾毫端無盡香。
一、硯林新貴話苴卻 2 (一)質比端歙,發墨益毫 3 (二)色紋俱佳,可用可賞 4 (三)以畫入硯,硯雕風格獨特 6 二、歷史上的苴卻硯 7 (一)“苴”的讀音、含義 7 (二)“苴卻”地名的源考 8 (三)或為史載的“瀘石硯” 10 (四)艷驚巴拿馬博覽會 16 (五)曾經一度湮沒的歷史 18 ...
晨霧車入硯峰 《晨霧車入硯峰》是當代詩人陳振家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興來攜侶共飆輪,繞綠馳蒼過百村。車碾蟬紗天破裂,人行岩徑影幽昏。流煙紛灑麴塵亂,疊嶂迷茫水墨渾。晦景翻勝澄景美,朦朧世界足銷魂。作者簡介 陳振家,1941年生,粵東潮州人。
養硯是指通過洗硯的方式對硯台進行保養。簡介 “養硯”我的體會是端硯的效果要比“歙硯”好,這是和端硯的泥質結構有關。端硯“養”過以後的色澤沉穩,火氣明顯下降,感覺石質滋潤,能透露出“玉質”感,而且不會掩蓋端硯的天然石品,使端硯整體散發出古樸的氣息。一般要“養”一方新的端硯至少要半年以上(時間...
賀蘭硯創作題材廣泛,人物、山水、龍鳳走獸、動物花鳥、草蟲、瓜果皆可入硯。在造型上有隨形硯、仿形硯、規矩形、帶蓋硯等。賀蘭石雕除了硯台之外還有印章、鎮尺、筆筒、屏風、擺件、石壺、立體雕件等。工藝表現手法講究因材施藝,相石俏彩,雕刻上做工精細,風格多樣,有的清新典雅、有的蒼勁古樸,兩種顏色互相...
硯蟾,漢語詞語,讀音是yàn chán,意思是蟾蜍形的硯滴。解釋 蟾蜍形的硯滴。置水其中,則自蟾蜍口滴水入硯。出處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銅蟾自滴》:“古銅蟾蜍, 章申公 研滴也。每注水滿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殞則滴水入研。” 宋 陸游 《不睡》詩:“水冷硯蟾初薄凍,火殘香鴨尚...
民國“花香入硯池”壽山石印 民國“花香入硯池”壽山石印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璽印符牌。
西漢十二峰陶硯是西漢時期的文房四寶。硯細灰陶質,有3個扁形足,左右微高,硯面呈箕形。三面環峰,呈半圓形,分內外兩重,內3峰,外9峰,水可由中峰下龍口滴入硯面,兩邊山峰上各有一負山人像。陶硯以陶土為胎,經燒制而成。此硯形象古樸,造型奇特,出土於河南洛陽,是西漢古硯中陶硯之珍品。【相關連線...
上海硯刻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雕刻藝術。始於明代。以造型雅朴,刀法剛健著稱。上海硯刻以已故的張景安(1905-1975,江蘇無錫人)為代表,題材多取於蔬菜、瓜果等靜物,也有少數魚蟲等圖案,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簡介 硯刻除將硯石刻成硯台外,還要在邊上進行精緻雕刻,刻出瓜果、蔬菜、蟲魚之類,使整力“硯台造型顯得...
《飛花入硯》本書是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雅茹。內容簡介 金雅茹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主任醫師,詩詞創作只是她的業餘愛好,但卻超群拔萃,盡展風姿。她的詩詞理論功底深厚入詩角度獨特,選詞凝句獨到,情感深沉,意境寬宏,有無窮盡的思維、構想能力。“冰心堪潔質,玉骨更精神”是金雅茹創作的《五律...
青溪龍硯是中華傳統名硯之一。產地為杭州青溪。呵氣成霧,儲水不涸,發墨細膩。已有四百多年的製作歷史。此硯能呵氣成霧,儲水不涸,發墨細膩。青溪龍硯式樣多種,雕刻精緻,深受遊人喜愛。青溪龍硯已遠銷東南亞和西歐等10多個國家地區,深受遊客青睞。名稱 青溪龍硯 產品歷史 :早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
將雕好的硯坯的硯堂、背面、側面等用不同“目"的布砂進行打磨,使其光潔。窯爐燒制 這是澄泥硯製作工序中最關鍵,也是較難掌握的一道工序,比燒制磁器、紫砂的難度大。因為硯坯的厚度較大,有的可達7cm~8cm左右,是一般陶瓷坯體厚度的5~10倍,其難度可想而知。澄泥硯燒制的較佳燒成曲線,從入窯到出窯,...
杜綰所著《雲林石譜》中記載:“壽春府壽春縣,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為硯,甚發墨,叩之有聲,余家舊有風字樣硯,特輕薄,皆遠古物也”。《中國美術辭典》,“文房四寶”欄載:“紫金石硯產於安徽壽春紫金山,亦稱壽春石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借得米芾所藏紫金硯,囑其子入棺隨葬”。大書法家米芾在他的...
硯滴是一種滴水入硯的文房用具,它的出現與筆墨的使用和書畫的興起有著密切的關係。最初古人使用各種形狀的水壺水盂類器皿研墨時發現,用水壺水盂往硯池裡倒水時,水的流量往往很難控制,於是就改進和發明了便於控制水量的研墨用具,這就是硯滴,也被稱為水滴、水注、蟾注等等。硯滴作為特殊的注水器具在《飲流齋...
一件硯作完成後,應當施以一層薄油養護。按照傳統應選用核桃油為佳,欲硯一般不做封蠟處理。配製硯盒 歙硯均須配硯盒,以保護圖飾和銘文,防止塵埃入硯,且對硯起裝飾作用。硯盒以各種材質的木料為主,還包括錦盒等,不宜採用比硯更硬的金屬或其它材料制盒。除了配製硯盒外,還包括一些後期的包裝工作等。傳承...
流行於宋代。形狀特徵 分上下兩層,底為長方形,四角為方形倭角,淺腹,平底。上部分與底座有子母口相吻合,並堆塑俯坐神童。身旁塑一花瓶,瓶內中空,可盛水,瓶口蓋一圓柱形蓋鈕,鈕中間有一小洞。鈕連與瓶內長相等的吸管,可插入瓶中吸水,用拇指按住鈕上小洞,拔出蓋鈕可滴水入硯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