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王安石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入塞》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王安石送契丹使臣北歸,到涿州而還,將至白溝,作此詩。

五代時,石敬瑭為了充當“兒皇帝”,將燕、雲地區(今北京至山西大同一帶)割讓個契丹。但燕雲人民與中原地區血肉相連的情誼,卻難以割斷。安石詩中,正寫燕人思宋、盼望統一的心情。

詩中通過描繪邊疆地區屢遭侵擾的荒涼景象和燕雲地區人民盼望統一的心情,批評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前兩句寫離彆氣氛,悲涼悽苦。後兩句作一特寫,捕捉到燕地居民回身南望故國流下熱淚的動人一刻,反映了燕地人民渴望回歸祖國的心情。讀之如奇峰突起,警動心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入塞》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安石
作品正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正文

入塞⑴
荒雲涼雨水悠悠⑵,鞍馬東西鼓吹休⑶。
尚有燕人數行淚⑷,回身卻望塞南流⑸!

作品注釋

⑴入塞:亦古樂府曲名,寫邊塞之事。此處用以寫出使歸塞之事。
⑵荒雲涼雨:即荒涼之地的悽苦雲雨。
⑶鞍馬東西:喻與契丹使者分手。鼓吹:指禮送使者時樂隊演奏的樂聲。休:停止。
⑷燕人:燕地居民。這裡指被遼國占據的北方土地的漢族百姓。
⑸塞南:邊塞以南,指北宋境內。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