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鍪山城東二十里,文昌瑪瑙交界處。周圍小山綿延。兜鍪山高,形似武士頭盔,原名大茅山,唐明皇幸蜀取名兜鍪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兜鍪山
- 地理位置:四川省梓潼縣
- 原名:大茅山
兜鍪山城東二十里,文昌瑪瑙交界處。周圍小山綿延。兜鍪山高,形似武士頭盔,原名大茅山,唐明皇幸蜀取名兜鍪山。
兜鍪山,指的是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中第二十四回群英東聚烹奸台蟄雄西入烏鵲澤(第二十四章歷下之役)中平陰一座山峰。地理位置兜鍪山,位於齊國曆下以西,烹奸台以東,在兜鍪山發生的景仁符求援簡至光、田成方的兜鍪山之戰即在此。圖1...
兜鍪山城東二十里,文昌瑪瑙交界處。周圍小山綿延。兜鍪山高,形似武士頭盔,原名大茅山,唐明皇幸蜀取名兜鍪山。歷史記載 兜鍪山系梓潼最早的道教發源地。據《漢書·地理志》載:兜鍪山上有龍神祠,有兜鍪神作怪。東漢末,張道陵到大邑建二十四治成立道教,從武連東南而來,順山勢到了兜鍪山。為民治病除魔,收二九為...
兜鍪峰 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大、小觀音岩西,山勢呈前高后下形狀,山民喻為古代武士的頭胄(即頭盔),故用頭胄的通稱“兜鍪”作為峰名。明、清兩代《武夷山志》均記載:“西壁有穴,內藏兩船,舳艫俱全,俗稱擱船岩。”據福建省博物館考古隊於20世紀90年代初實地考察,船棺早已無存。此峰又名...
兜鍪山之戰,集中了田成方、簡至光、景仁符、周近這四位《再扶漢室》中最頂尖大將,堪稱陣容豪華。兜鍪山地理位置 兜鍪山,位於齊國曆下以西,烹奸台以東,在兜鍪山發生的景仁符求援簡至光、田成方的兜鍪山之戰即在此。兜鍪山具體方位。相關原文 捱至平陰,人馬皆倦,軍士或臥或坐,參差不齊。至光曰:“...
平陰大戰,路線:青州—歷下—平陰(兜鍪山)—東阿(烹奸台)這條路線大致為從東到西,而且一般規律也為單箭頭(順序如上)。論據:A.地形上,這條線路以南為泰山—沂蒙山脈,泰山—沂蒙山脈將齊國、魯國隔開,是個分水嶺。而這條線路以北是齊國中心地帶,齊國在歷下以東除了青州,就是東萊方向,也就是山東...
齊王失國,包括了狄城丟失、堤上大戰、歷下馳援、兜鍪山大戰、東聚烹奸台、西入烏鵲澤這六個地域的不停頓的轉化,在方向上的一個顯著規律是:從東到西,這也不奇怪。齊王早在狄城被攻破之前,早就派遣自己的兒子、曾經搬來救兵的——簡至則親自去烏鵲澤求援。齊王也一步步向著西方在逐次撤退。這就是一個戰略...
4.5 臥龍山魏延祠 4.6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岩石窟 4.6.1 深山國寶 4.6.2 珍貴遺產 4.6.3 石窟藝術 4.7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業闕 4.7.1 李業闕--跨越時空的遺珍 4.7.2 李業闕祠碑刻投射的歷史故事 4.7.3 李業--有骨氣的千古節士 4.7.4 梓潼發現古廣漢郡遺址 4.8 道教聖地兜鍪山 4...
五、明唐鳳翅兜鍪和山文甲 六、兜鍪與步兵甲 五代十國 一、兜鍪和山文甲 二、翻耳兜鍪和細鱗甲 宋代 一、鳳翅兜鍪和烏錘甲 二、鳳翅兜鍪和朱漆山字甲 三、黑漆順水山字甲 四、銅盔和金漆鐵甲 五、笠子與鐵甲 遼、金、西夏 一、遼國黑漆甲 二、金國黃茸軍鐵甲 三、西夏鎏金銅甲 元代 一、鐵胄和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