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股骨頭壞死,在早期時一般無疼痛症狀,當發現跛行時才能診斷為股骨頭壞死。兒童髖關節外傷,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兒童在玩耍時,不注意即會造成髖關節脫位,股骨頭挫傷、骨骺滑脫。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兒童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血管受損傷後,股骨頭骨骺部份失去血運,造成股骨頭骨骺缺血性骨壞死。
兒童股骨頭的治療,靜態療法,治療原則:,兒童骨壞死的預防,兒童骨股頭壞死的基本病理變化,兒童骨壞死X線片分級標準,成人骨壞死X線分級標準,兒童股骨頭壞死X線攝片檢查,保守治療小兒股骨頭壞死,兒童股骨頭壞死的CT檢查表現,
兒童股骨頭的治療
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應當是綜合性的,根據病理階段的變化不同,也應採取相應措施。非手術療法的目的是保護股骨頭骨骺,減輕機械性壓迫形成塌陷或股骨頭變形,使股骨頭骨骺獲得良好的修復時機,恢復髖關節良好的功能,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靜態療法
1、臥床休息減輕關節囊內壓,有助於滑液對軟骨的滋養作用,有利於股骨頭骨骺的修復再建,股骨頭壞死修復過程中,形成的新骨為交織骨,具可塑性,能逐步形成正常骨。
2、牽引療法藉助牽引力量,可緩解兒童為的痙攣,將股骨頭受壓力降低到最小程度,有助於股骨頭的塑形,為防止骨盆傾斜,可作雙下肢牽引,牽引重量1~2 kg,牽引期間自動鍛鍊髖關節活動,也可用Buck牽引,直至滑膜炎消退,症狀緩解。
3、限制負重鼓勵患者在床上活動,愛動的兒童,可在拄雙拐杖下部分負重,避免髖關節負重,通過一年的休息,解除因髖關節刺激引起的疼痛恢復髖關節的外展、內旋活動功
治療原則:
1、髖關節制動。
2、取得髖臼對股骨頭的最大包容,依靠正常髖臼的塑形和抑制作用,防止或減輕股骨頭的繼發畸形。
3、改善壞死股肌頭的血循環,促進頭內血管再生。本病的治療方法較多,總的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
兒童骨壞死的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兒童骨壞死的預防,需注意以下事項:
(1)必須堅持按療程治療,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時斷時續。
(2)按治療階段逐漸進行功能鍛鍊,模造髖關節。
(3)治療過程中不能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其它影響療效的藥物,情用抗炎鎮痛藥。
(4)治療過程不能濫用其它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藥物和手段。
(5)對骨修復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不必過於頻繁複查X線片或CT,因為即使病情好轉,X線片上也不會在短期內有變化。一般主張,3-6個月拍片一次為宜。
兒童骨股頭壞死的基本病理變化
組織學觀察I、Ⅱ期靜脈血管竇充血或間質出血,脂肪細胞被紅細胞的積聚而分開,被脂細胞所限制該紅細胞形成網狀。黃骨髓壞死,脂肪細胞核消失。晚期,脂肪細胞破碎,脂肪細胞碎裂伴有嗜酸性類纖維素網狀壞死。
兒童骨股頭壞死後骨髓再生的依據:缺血區和壞死灶相鄰,纖維化或纖維血管增生的區域和新骨形成區並排;纖維化"替代"十分緻密,這種纖維化是否是壞死和再生之間的過渡階段,尚待研究。
骨小梁壞死徵象:出現陷窩的空隙,即骨細胞核消失。壞死的骨小梁部分或完全吸收是可能發生的。壞死的骨小梁其排空空隙至少達到50%。壞死的骨小梁是否通過完全吸收並由新生的骨小梁替代尚待觀察。骨細胞周圍骨質溶解而顯得陷窩擴大,非骨細胞死亡的惟一特徵。
Ⅲ、Ⅳ期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標本,額狀切開觀察,Patterson將其分為5層。
第一層,軟骨壞死區:股骨頭負重區,軟骨失光澤,且輕微變色,呈棕褐色或黃色,軟骨斷裂壞死,軟骨下有一薄層松質骨呈弧形硬化帶所分隔。
第二層,軟骨下壞死區:呈囊狀空虛,死骨為白色砂粒狀,碎屑可從軟骨裂口逸出,由於軟骨下緻密骨吸收,而形成水平方向的軟骨下間隙(x射線片上為新月征)。
第三層,纖維組織區:呈灰白色,鬆軟,包繞在壞死區周圍。此區有豐富的血管再生活躍區。近死骨部骨小梁消失,近活骨區有混合型骨小梁。
第四層,新骨形成區:常位於頭頸交界處,有大量新骨沉積於原有骨小樑上,使之增粗。
第五層,正常骨小梁區:為一層薄而充滿正常髓細胞區,血運豐富充滿正常骨髓細胞區。
兒童骨股頭壞死的基本病理變化是: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細胞消失,骨細胞陷窩空虛,骨細胞消失,但骨結構仍保持著原來的支架;兒童骨股頭壞死的修復,一般是從死亡的骨小梁表面開始,並在其周圍出現類骨層和大量骨細胞,呈不規則的分布。
兒童骨壞死X線片分級標準
Ⅰ期:股骨頭骨骺前部小部分受累。
Ⅱ期:股骨頭骨骺前部大部分受累占50%,有死骨軟骨下骨折線位前半部,頭塌陷,乾骺端前外側有囊性區。
Ⅲ期:股骨頭骨骺大部分受累呈碎片狀,有大塊死骨結合部硬化,骺端骨質疏鬆波及前後部。
Ⅳ期:股骨頭骨骺全部受累,股骨頭變扁、 塌陷、 碎裂,乾骺端廣泛改變,骺板與臼頂間距離變小。
成人骨壞死X線分級標準
Ⅰ期 股骨頭呈少量斑點狀密度增高或星芒征改變,部分能看到壞死區或新生骨形成的壁。
Ⅱ期 股骨頭密度相對增高,壞死區占50%,骨密度不均勻,頭輕度塌陷,乾骺端前外側有囊栓區,扇形骨折。骨小梁仍保持原有骨架。
Ⅲ期 股骨頭出現軟骨下區囊變新月征,並於負重出現階梯狀塌陷。骨質疏鬆,呈蜂窩狀改變。
Ⅳ期 股骨頭部分區域出現不均勻的硬化,死骨破碎,頭扁平,頸短,部分關節軟骨壞死,變薄,凸凹不平,甚至出現皺摺或龜裂。有的呈蘑菇狀改變。
兒童股骨頭壞死X線攝片檢查
兒童股骨頭壞死X線攝片檢查仍是目前臨床診斷的主要依據,必須強調拍攝高質量的x線片,包括雙側髖關節的骨盆正側位,後者即所謂“蛙式位或Loewenstein”位,以便了解股骨頭病變的確切部位和病變程度。
兒童股骨頭壞死X線攝片檢查仍是目前臨床診斷的主要依據,必須強調拍攝高質量的x線片,包括雙側髖關節的骨盆正側位,後者即所謂“蛙式位或Loewenstein”位,以便了解股骨頭病變的確切部位和病變程度。Perthes病x線表現可分為四期:
(一)1期 早期x線片僅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股骨頭骨活輕度向外移位。關節間隙增寬,最早變化是關節間隙輕度增寬,這是由於骨骺生長停止和髖臼內滑膜、關節囊腫脹所致。骺板鄰近的股骨幹骺端變化不明顯或輕度骨質疏鬆。側位片可見股骨頭骨骺前部有新月狀透亮線,但高度無變化,股骨頭末塌陷。由於血供障礙,股骨頭內的鈣質不能排出,股骨頭骨骺的密度可以相對增高。骨盆傾斜可使兩側閉孔大小不對稱,一般患側較小。
(二)2期 可見股骨頭密度加深,骨骺出現扁平。骨化中心累及範圍可以是部分或全部,骨紋理消失。骺板附近乾骺端的變化明顯,並與骨骺變化的範圍和程度相一致。乾骺端增寬,有囊性變,骺板也增寬。股骨頭骨骺的軟骨下方可見線樣裂隙,這是病理性骨折現象。有時在股骨頭骨骺中央的原先缺血骨化中心周圍,有一層新骨包圍,新骨自外圍向中心推進,形成“頭內頭”的x線徵象。
(三)3期 股骨頭骨骺全部扁平,分裂成小塊狀。股骨頭內並存密度增加和減少,密度增加與新骨增生有關,而密度減少表示有血管性肉芽組織長入,這與死骨吸收排除有關。乾骺端變寬,股骨頸側方有骨質疏鬆,輪廓不整齊,這是關節囊附著處有骨吸收所致。此期尚可見股骨頭畸形增大,並向外側突出,髖關節關節面不平整。
(四)4期 股骨頭骨骺逐漸生長、增厚,骨密度與鄰近正常骨密度相同,壞死股骨頭已修復完畢。股骨頭形態部分病例可以正常,但大多數有不同程度的變形,常出現股骨頭增大扁平、菌狀畸形,股骨頭向外半脫位。乾骺端變寬,呈廣泛囊性變,股骨頸變寬變短,前傾角角度變小,形成髖關節內翻,大小粗隆向上移位,形成巨髖症。
保守治療小兒股骨頭壞死
小兒股骨頭壞死行保守治療有何優越性:
小兒股骨頭壞死保守治療的優越性主要由其生理條件所決定:小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骨的生長能力很強、骨質修複比成人要快得多,自愈能力強的特點。
所謂小兒股骨頭壞死就是不管任何原因而使骨組織營養中斷,骨細胞死亡即發生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是一個過程,與死骨不一樣。 死骨是股骨頭壞死的結局之一,它已完全失去了活性,並從正常骨組織中分離出來,二者界限清楚,它已成為一種異物存在於骨質中。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CT檢查表現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早期階段CT檢查,X射線片檢查還不能確診時,CT檢查就可以看出病理變化。這一時期,股骨頭內可以看到多處片狀低密度影像,在片狀低密度影像中,骨小梁缺少或部分骨小梁被吸收而消失,關節間隙無改變。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中期階段CT檢查,股骨頭內出現大小不等的囊狀透光區,囊狀透光區邊緣模糊。同時可見股骨頭內,有高密度硬化性死骨。股骨頭軟骨面不規則的斷裂變形,關節間隙寬窄等。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晚期階段CT檢查,股骨頭內出現大面積的囊狀透光區,囊狀透光區邊緣模糊不清,股骨頭內大面積高密度硬化性死骨。股骨頭軟骨面不規則的斷裂變形或軟骨消失,股骨頭塌陷變形,髖臼外緣增生,髖臼骨質硬化或囊狀改變,髖關節間隙變窄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