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社會化重構昆明模式》是200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彥斌。本書的內容貫穿著尋求理論依據和實踐的必然性,總結“昆明模式”的實踐過程,從一般意義探索“昆明模式”農村家庭寄養特點及其機制。
基本介紹
- 書名:兒童福利社會化重構:昆明模式
- ISBN:9787802301894, 7802301890
- 頁數: 480頁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 第1版 (2006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王彥斌,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博士;中國社會學會理事。長期從事社會學教學,社會學理論及其相關套用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規劃基金等研究項目10餘項。在各類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或被轉載社會學方面及相關研究論文60餘篇,代表性著作為《管理中的組織認同》(人民出版社)。目前主要研究領域是組織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公共管理學等。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昆明模式”家庭寄養養育方式的研究中提出三個關鍵字:“失依兒童”、“個人社會化”和“福利社會化”,認為目前昆明市兒童福利院所採用的家庭寄養養育方式,是使失依兒童能夠在社會中有所“依”的一種社會方式,並認為在這種養育模式中,失依兒童的兩個“社會化”實現了有效的契合。從中能使更多關心家庭寄養養育模式的人看到“昆明模式”的價值和指導意義。 家庭寄養是一種由社會兒童福利機構.以一定的手續幫助“失依兒童”進入那些願意為他們提供家庭責任的家庭實施養育的方式。昆明市兒童福利院對家庭寄養這一新的失依兒童養育方式的管理與運作做了多種探索,形成本土化的“昆明模式”運作機制。 本書在對“昆明模式”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三個關鍵字:“失依兒童”、“人的社會化”和“福利社會化”,認為目前昆明市兒童福利院所採用的家庭寄養養育方式,正是使失依兒童能夠在社會中有所“依”的一種社會方式,並認為在這種養育模式中,失依兒童的兩個“社會化”實現了有效的契合。 本書的內容貫
目錄
緒論 失依兒童與家庭寄養及其“昆明模式”第一編 失依兒童兩個“社會化”的理論及其必然性第一章 失依兒童社會化與福利社會化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個人的社會化與福利社會化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失依兒童福利社會化實施的實踐 第二章 家庭寄養是實現失依兒童兩個“社會化”有效契合的必然途徑 第一節 社會化是社會人形成的基本途徑和有效途徑 第二節 家庭寄養是實現失依兒童福利社會化的必然途徑第二編 “昆明模式”家庭寄養的實踐與分析 第三章 昆明市兒童福利院工作的拓展與轉換 第一節 昆明市兒童福利院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 昆明市兒童福利院由院舍養育到家庭寄養的工作轉換 第四章 昆明市兒童福利院家庭寄養的基本情況 第一節 家庭寄養點社區狀況及被寄養兒童的分布 第二節 被寄養兒童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寄養家庭的基本情況 第四節 家庭寄養的管理 第五節 家庭寄養工作的社會支持 第五章 “昆明模式”家庭寄養中的失依兒童身心發展分析 第一節 家庭寄養對失依兒童認知表現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家庭寄養對失依兒童情感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家庭寄養對失依兒童道德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家庭寄養對失依兒童社會交往以及社會適應性發展的影響 第五節 當前家庭寄養實施的效果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第六章 “昆明模式”家庭寄養中的寄養家長態度與行為分析 第一節 寄養家長對家庭寄養的認識 第二節 寄養家長對失依兒童的態度與行為 第三節 關於寄養家長態度與行為表現的初步結論 第七章 “昆明模式”家庭寄養工作個案分析 第一節 被寄養兒童個案分析 第二節 寄養家庭個案分析 第三節 寄養社區個案分析 第八章 寄養主體間的互動關係及其變化 第一節 失依兒童與寄養家庭的適應與調整 第二節 兒童福利院與寄養家庭的適應與調整 第三節 兒童福利院與寄養社區的相互支持與促進 第四節 “昆明模式”的特點及其經濟效益分析第三編 “昆明模式”的一般化意義 第九章 家庭寄養養育模式的管理控制機制 第一節 家庭寄養管理控制機制建立的依據和管理控制關係 第二節 家庭寄養養育模式管理控制機制的手段 第三節 家庭寄養養育模式管理控制機制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