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皮膚過敏

兒童皮膚過敏

常見的兒童皮膚過敏有接觸性過敏性皮炎和光敏性皮炎,接觸性過敏性皮炎是由於皮膚或黏膜接觸致敏物質,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表現為與光敏性物質或苭物接觸,再受到了紫外線照射 後,會在十二小時內出現紅斑,有腫脹感,可能會有水泡出現。

兒童皮膚過敏現象比成人更常見,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比成人更加嬌嫩,所以,更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皮膚乾燥等各種狀況。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兒童皮膚過敏
  • 所屬科室:五官科 - 皮膚科
  • 發病部位:皮膚
  • 主要症狀:發癢
  • 主要病因:食物,環境
  • 多發群體:兒童
  • 傳染性:無傳染性
疾病介紹,發病原因,症狀表現,一般症狀,行為改變,兒童過敏預防,治療方法,控制環境,改善過敏體質,預防措施,

疾病介紹

兒童皮膚過敏許多常見的過敏原是兒童喜歡吃的食物、習慣喝的飲料、喜歡聞的氣味或經常玩耍的地方,所以常常被人們忽視。兒童常在接觸過敏原不久就表現出皮膚過敏、身體不適症狀和行為問題。
常見的致敏食物有:牛奶及奶製品,麵粉類,玉米類,雞蛋,糖,西紅柿,馬鈴薯,朱古力,酵母,食用色素,水果,牛肉,豬肉,等等。
常見的致敏環境因素有:花粉,黴菌,灰塵,樹,菸草,煙霧,香水,汽油,油漆,殺蟲劑,清潔劑,藥物,寵物,地毯,等等。

發病原因

兒童皮膚過敏以紅、腫、瘙癢為特徵的發炎性皮膚病,過敏產生後寶寶就會反覆抓撓、哭鬧、嚴重的還會造成食欲不振,進而影響精神狀態。容易過敏的體質是可以遺傳的,如果父母對花粉、寵物或某種食物過敏,孩子也有50%的可能性患過敏症。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的話,孩子患過敏症的幾率會達到75%,皮膚過敏情況也一樣。兒童皮膚過敏現象比成人更常見,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比成人更加嬌嫩,所以,更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皮膚乾燥等各種狀況。
當寶寶出現皮膚過敏,長了又紅又癢的皮疹,可能很容易聯想到是不是寶寶日常使用的洗護用品造成了皮膚過敏,其實皮膚過敏長紅疹,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要簡單以為停用或更換護膚品就行了,而忽視了造成寶寶皮膚過敏的真正“元兇”。遺傳了過敏體質的寶寶多半更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而皮膚出紅疹是兒童皮膚過敏的一個典型症狀,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早做預防,母乳餵養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寶寶皮膚過敏,可以考慮儘可能長時間地餵寶寶母乳,特別是家族有過敏病史的情況下。

症狀表現

皮膚過敏症狀通常呈現為幾種形式,一種是感知症狀,如刺癢、緊繃;一種是外顯症狀,如泛紅,脫屑,紅腫等,當然更嚴重的是兩種症狀都有。兒童皮膚過敏症狀表現包括一般症狀和行為改變兩個方面,常在兒童接觸過敏原半小時至數小時後出現。

一般症狀

兒童面頰、鼻頭及耳垂潮紅,耳道濕潤,耳痛,鼻塞,打噴嚏,黑眼圈,眼瞼腫脹、下垂,頭痛,唇乾,皮膚乾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現皺紋,腹痛,腹瀉,腹脹,便秘,臂、腿或關節處有濕疹,反覆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淺而快或不規則,脈搏紊亂,血壓升高,關節發緊等。

行為改變

不同年齡組的兒童,行為表現各異。
0~1歲嬰兒組:持續哭喊或尖叫,不能進食或需要不停地進食,煩躁或極度萎靡,入睡困難或嗜睡,不願被抱,搖頭等。
1~3歲幼兒組:莫名其妙地發脾氣,過分活躍,亂蹦亂跳,撞床,疲勞,蜷縮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內等黑暗的角落裡,拒絕被接觸,不願穿衣、脫衣,等等。  3~6歲兒童組:情緒和行為突然改變,多動,不能安靜地坐著吃飯、聽故事或看電視節目,煩躁,疲勞,違拗,沮喪,有攻擊行為,搖晃腿,嗜睡或夢魘,寫字或畫畫時不能在一水平線上進行,或字越寫越大並往上翹(興奮型),或字越寫越小並往下降(抑鬱型),間歇性講話困難,5歲後還尿床等。

兒童過敏預防

“過敏兒”可以設法預防,在孩子尚未出世之時,甚至在新生命尚未形成之際,就有不少因素在影響著孩子是否會成為一個“過敏兒”。
因此預防“過敏兒”應從婚前諮詢開始。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已證明:雙親中有一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其子女成為“過敏兒”的可能性為60%;雙親均為過敏性疾病患者,產生“過敏兒”的可能性上升為80%;與此相比,雙親均無過敏性疾病的,僅有19%的子女可能成為“過敏兒”。
因此專家建議過敏性體質的男女之間宜儘量避免通婚。另據國外研究報告,秋季出生的嬰兒患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機會高於其它季節出生者,故應儘量避免秋季分娩。
有過敏性疾病史的嬰兒日後易成為“過敏兒”。對這些高危嬰兒應保證出生後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餵奶時間延遲至生後9個月,生後4個月內不要添加任何輔食,尤其是牛奶、蛋類等富含異性蛋白的食物,魚、蝦、蟹及貝殼類食物系高度致敏物質,在孩子4歲前避免食用。哺乳期婦女如攝入含高過敏原的食物,2-6小時後便可在母乳中檢測到這些食物成分,而且可持續1-4天之久,因此高危嬰兒的媽媽在哺乳期不應吃牛奶、蛋、海鮮、堅果(如花生)等食物。以往曾認為孕媽咪如果避免吃上述食物,可減少嬰兒日後產生過敏性疾病的機會,但近年來的研究否定了這一觀點,因此懷孕期的準媽媽不需限制任何食品。
不良的居住環境是孕育“過敏兒”的溫床。如家中塵蟎含量較高,或養寵物(尤其是貓),或有人常在家抽菸,或因燒香等使屋內空氣渾濁,都可促進使孩子早早地發生過敏性疾病。因此在高危嬰兒的居室內除了不養寵物、不抽菸,儘可能保持低污染之外,尚應採取措施努力減少塵蟎的數量;使用減濕器或通風機使室內溫度<50%;不在室內鋪設地毯;定期清洗門、窗簾和玩具;每周用50度以上的熱水清洗枕巾、枕套、床單一次;定期更換枕頭等。
總之,孩子即使因遺傳造成過敏性體質,只要及早採取得力的干預措施,仍可避免發生過敏性疾病,成為健康兒童。

治療方法

在兒童皮膚過敏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直接作用,過敏原是過敏病症發生的必要條件,而大量自由基的存在是兒童皮膚過敏發生的根源。自由基氧化破壞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的細胞膜,使之受損、變性,機體的免疫能力低下,為抗原、抗體變態免疫反應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導致細胞破裂,過敏介質釋放,使得過敏病症發生。而多數抗過敏藥是通過與過敏介質競爭鼻黏膜、皮膚血管、支氣管平滑肌細胞,使過敏介質起不了作用,藥性一過,過敏仍會復發。而且許多藥物還會造成服用者昏昏欲睡,一些氣霧劑型激素類藥雖起效迅速,但復發時症狀和副作用更大。過敏症的根本是患者的過敏體質,要治療皮膚過敏就必須從改善過敏體質入手。

控制環境

嬰兒皮膚過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與過敏原接觸、遠離過敏原,這樣患者過敏體質就不會接觸過敏原,從而也不會激發機體對過敏物質做出強烈的反應,誘發過敏。

改善過敏體質

(1)有過敏體質的人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IgE(介導過敏反應的抗體)比正常人多,患者一旦遇到過敏原,機體就會做出反應,是免疫球蛋白和過敏原物質發生反應,從而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到相應的組織,從而引發過敏。
(2)成常人輔助性T細胞1和輔助性T細胞2有一定的比例,在人體循環系統中起到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平衡。 (3)正常人體內的胃腸道有多種消化酶,是進入胃腸道的蛋白質性食物徹底消化吸收。
(4)過敏體質是可以遺傳的,增強免疫系統,改善以上症狀就是改善過敏體會,杜絕過敏。
幼兒皮膚過敏應注意 幼兒正處於生產發育的黃金時段,身體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在治療寶寶皮膚疾病是要注意,不要用一些激素、抗阻胺類等,這樣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現在的嬰兒使用含有激素的奶粉造成嬰兒身體發育不良,有的甚至用激素過多,孩子停止生長。孩子媽媽可以用一些物理方法:比如可以給孩子勤換衣服,多洗床單等。

預防措施

飲食保健
要消除嬰兒皮膚過敏最好是餵母乳,母乳餵養能大幅降低過敏產生。母乳餵養最好堅持至六個月。一般寶寶在四個月左右添加輔食,寶寶皮膚過敏六個月後才能添加。如果六個月大時腸道的吸收仍不穩定,容易嘔吐,則添加輔食時間還要延長。另外嬰幼兒飲食以清淡為好,調味料及色素儘量減少。
減少臥室的塵埃
要消除嬰兒皮膚過敏減要少臥室的塵埃,室內環境保持清潔,勤用濕布擦拭,勤換洗兒童用的被單被套、枕套等用品。以免兒童皮膚過敏的發生。
部分水解蛋白奶粉預防奶粉過敏
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如雅培親護因為它的低致敏性,可以作為預防奶粉過敏使用,與普通的配方奶粉相比不容易導致奶粉過敏。
控制環境的濕度
潮濕的環境細菌容易滋生,以環境濕度50%為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