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

克里斯泰勒是德國的經濟地理學家,1933年出版了《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一書,開創了中心地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
  • 性質:理論
  • 提出人:克里斯·泰勒
  • 提出時間:1933年
  • 來源書籍:德國南部的中心地
內容,意義,歷史套用,

內容

1.中心地是分布在具有同等土壤肥力、資源均勻分布、沒有邊界的平原上。在這個平原上,人口是均勻分布的,人們的收入、消費方式以及對貨物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2.平原上有一個統一的交通系統,對同一規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費用與距離成正比,朝各個方向的移動都可行。
3.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屬於經濟行為合理的人。即生產者為了謀取最大利潤,尋求儘可能大的市場區,致使生產者之間的相隔距離儘可能的大;消費者為了儘可能減少旅行費用,都自覺到最近的商店購買貨物或取得服務。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具備完成上述行為的完整知識。
4.消費者到離他們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購買他們所需的貨物和服務,他們為此付出的實際價格等於貨物的銷售價格加上來往的交通費用。
克里斯泰勒認為,在這個理想的平原上,有三個原則支配中心地體系的形成,它們是市場原則、交通原則和行政原則。在不同的原則支配下,中心地網路呈現不同的結構,而且中心地和服務範圍大小的等級順序有著嚴格的規定,可排列成有規則的、嚴密的系列。
1.按照市場原則,低一級的中心地應位於高一級的三個中心地所形成的等邊三角形的中央,每一個完整的基本六邊形和周圍6個基本六邊形的1/3,即由三個基本六邊形,共同組成了一個較大的六邊形。這正如教材中所說,每一個較大的中心地的服務範圍總是低一級中心地的服務範圍的3倍,所以,市場原則下的服務範圍系列是:1,3,9,27,81,243,……
由於每箇中心地包括了低級中心地的所有職能,即高級中心地同時也是低級乃至更低級的中心地,所以,在市場原則下,不同規模中心地出現的等級序列是:1,2,6,18,……(從次高級開始,中心地數目恰好是該級服務範圍數與高一級服務範圍數之差,也即1,3-1,9-3,27-9,……)
2.按照交通原則,低一級的中心地位於聯結兩個較高等級中心地的交通線的中點,每一個完整的基本六邊形和周圍6個基本六邊形的1/2,即由四個基本六邊形,共同組成了一個較大的六邊形。這樣,在交通原則下,每一個高一級的服務範圍是低一級服務範圍的4倍,服務範圍的等級序列是:1,4,16,64,……而中心地的等級序列則是:1,3,12,48,192,……
3.市場和交通原則下形成的不同等級的服務範圍都是被割裂的,這不便於行政管理。為此克里斯泰勒提出了按行政原則組織的中心地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高級中心地除了其基本的六邊形外,還包括了周圍6個完整的基本六邊形,這樣,高級的服務範圍相當於低服務範圍的7倍,中心地服務範圍的等級序列是:1,7,49,343,……而中心地數目的等級序列是:1,6,42,294,……
德國南部的中心地體系
克里斯泰勒對德國南部中心地的研究成果顯示,南德的中心地可分為七級,並遵循市場原則。
類型
中心地數
目服務範圍數目
中心地的間距(km)
提供服務的種類
M(集村)
486
729
4.0
40
A(鎮區中心)
162
243
6.9
90
K(縣城)
54
81
12.0
180
B(地區中心)
18
27
20.7
330
G(小州首府)
6
9
36.0
600
P(省會)
2
3
62.1
1000
L(區域首府)
1
1
108.0
2000

意義

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論是地理學由傳統的區域個性描述走向對空間規律和法則探討的直接推動原因,是現代地理學發展的基礎。克氏作為地理學者初次把演繹的思維方法引入地理學,研究空間法則和原理,無疑是對地理研究思維方法的一大革命。也正因為這樣,他被後人尊稱為“理論地理學之父”。第二,中心地理論是城市地理學和商業地理學的理論基礎。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關於城市等級劃分的研究;二是關於都市與農村區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關於城市內和城市間的社會和經濟空間模型的研究;四是關於城市區位和規模,以及職能為媒介的城市時空分布的研究;五是關於零售業和服務業的區位布局、規模和空間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論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之一。中心地與市場區域(也可看作為腹地)間的關係,對研究區域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區域規劃中,按照中心地理論可合理地布局區域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其它經濟和社會職能。在這方面德國的研究成果和實際經驗可值得參考。

歷史套用

主要貢獻
1,以古典區位論的靜態局部均衡理論為基礎,探討了靜態一般均衡區位理論,為後來的動態一般區位理論開創了道路.
2,運用演繹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間分布模型,把地理學的地域性,綜合性與區位理論相結合,使區位理論研究逐漸向地理學領域擴展,並成為現代理論地理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3,建立了系統的城市區位理論,把區位理論的研究對象從農業,工業擴大到城市,並為市場區位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
4,促進了地理學的計量革命,並對地理學採用系統論,系統分析方法做出了貢獻,推動了城市地理,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等研究工作的發展.
存在問題
1,現實中很難滿足克氏提出的假設條件.
2,克氏理論缺少對商品和服務供應範圍下限的詳細分析,只是注重對上限的分析,根據上限來布局各級中心地.
3,克氏中心地系統的K值,在一個系統中是固定不變的,這很難與現實情況相符合.
4,克氏把消費者作為"經濟人"看待,認為消費者首先利用最近的中心地,但現實中,消費者外出更傾向於高級中心地.
5,克氏忽視了集聚效益,只注重各等級設施的出現,卻不重視其出
理論意義
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論是地理學由傳統的區域個性描述走向對空間規律和法則探討的直接推動原因,是現代地理學發展的基礎。克氏作為地理學者初次把演繹的思維方法引入地理學,研究空間法則和原理,無疑是對地理研究思維方法的一大革命。也正因為這樣,他被後人尊稱為“理論地理學之父”。
第二,中心地理論是城市地理學和商業地理學的理論基礎。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關於城市等級劃分的研究;二是關於都市與農村區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關於城市內和城市間的社會和經濟空間模型的研究;四是關於城市區位和規模,以及職能為媒介的城市時空分布的研究;五是關於零售業和服務業的區位布局、規模和空間模型的研究。
第三,中心地理論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之一。中心地與市場區域(也可看作為腹地)間的關係,對研究區域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區域規劃中,按照中心地理論可合理地布局區域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其它經濟和社會職能。在這方面德國的研究成果和實際經驗可值得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