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里特·馮·格魯克
- 外文名: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
- 國籍:德國
- 出生日期:1714年7月2日
- 逝世日期:1787年11月5日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阿爾切斯特》等
人生經歷,貢獻,
人生經歷
在布拉格學習音樂,後去義大利學習歌劇創作,畢業後去英國旅行。1750年結婚後定居維也納,四年後任宮廷歌劇院的樂隊指揮,並創作了大量的義大利田園劇和法國喜歌劇,1762年,他在《奧菲歐與尤麗狄茜》中嘗試改革,創立了一種新的義大利歌劇風格。其一生創作了一百餘部歌劇,但當中很多已經遺失。作曲家在巴黎寫的最後一部法語歌劇首演失敗後回到維也納,在那裡逝世。
貢獻
格魯克在融合了抒情悲劇因素的《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中對歌劇進行了改革,他針對當時所流行的正歌劇形式中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他主張音樂應該克盡其以表情服務詩歌之職,也就是音樂為戲劇服務,簡化音樂及情節,摒棄傳統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純樸的表現。他強調歌劇要有深刻的內容,追求戲劇的真實性,並把原由古鋼琴伴奏的宣敘調改為用管弦樂伴奏,以此縮短了宣敘調與詠嘆調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