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經典作品:重新認識你自己》是20世紀最卓越的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最珍貴的教誨。身為人最可貴的,莫過於擁有自由意識。但人經常受限於內在的個性或外在的環境、傳統及權威等,而迷失了自己。克里希那穆提在《克里希那穆提經典作品:重新認識你自己》中,徹底討論如何從內在及外在的所有束縛中解脫,為自己及生活帶來徹底的革新。多少世紀以來,我們被我們的老師、尊長、書本和聖人用湯匙餵大。我們總是說:“請告訴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後是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口中的世界,活得既膚淺又空虛,因此我們充其量只是“二手貨”的人。你自己,這個身為人的你究竟是什麼?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東西可以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你必須先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便是智慧的開端。《克里希那穆提經典作品:重新認識你自己》適合對身心靈成長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希那穆提經典作品:重新認識你自己
-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093077, 7807093072
- 外文名:Freedom From the Known
- 譯者:若水
- 出版社: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 頁數:19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時間:我們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有所改變,事實上,時間本身並不會帶來任何安樂和富足,我們必須在當下這一刻找到和諧。
·自在:你必須每天都能死於一切已知的創傷、榮辱和經驗的一切,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才會變得清新、純粹而有力。
·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生活中的美和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真正的喜悅取締快感。
·和他相遇是一次改變人生的相逢……
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在西方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徹底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他的六十多冊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講和講話集結而成,目前已經譯成了47種語言出版。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如果你說你要慢慢地學習認識自己,一點一滴地累積,這表示你並不在認識目前的你,你只是在累積有關自己的知識罷了。學習的本身需要一顆極其敏銳的心,如果你任憑過去的觀念駕馭現在,你就根本敏銳不起來,你的心智也不可能迅捷、柔軟、機警。我們大多數連身體都不夠敏感,我們飲食過量,我們不注意營養的均衡,我們菸酒無忌,因此身體變得粗糙而遲鈍,我們這個有機體的注意力也減弱了。如果這個有機體的本身都如此遲鈍沉重,心智怎能保持敏感清澈?也許我們對那些和自己有關的事很敏感,但是要對生命涉及的一切都完全敏感,就不能把這個有機體和它的精神層面分開,因為那是整體性的活動。
名人推薦
——喬治·蕭伯納
和他相識是人生最光榮的事!
——亨利·米勒
他進入我屋內時,我禁不住對自己說“這想必就是基督的化身了”。他對抗所有的憤怒、恐懼、困惑、平庸、無力,他就是克里希那穆提。
——紀伯倫
圖書目錄
第二章 認識自我
第三章 覺察力
第四章 什麼是快感
第五章 告別恐懼
第六章 暴力與憤怒
第七章 人際衝突的真相
第八章 與真實的自我相處
第九章 時間與煩惱
第十章 懂得愛
第十一章 時空隔閡
第十二章 觀察者與被觀察者
第十三章 思想的起源
第十四章 昨日的重擔
第十五章 冥想
第十六章 徹底革新
原編者補遺
文摘
認識並不是智性活動。汲取認識自己的知識和認識自己是兩回事,因為你所累積的有關自己的知識,都是基於過去的往事,而沉溺於往事的心時常是失意與哀傷的。認識自己和學習語言或科技完全不同,後者必須累積知識,記住一切,因為你不可能凡事從頭證明起;然而,從心理層面來認識自己,所面對的卻是目前的人,知識則屬於過去。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過去,而且對於活在過去已經感到滿足了,知識對我們才變得那么重要,我們也因此而崇拜那些博學、聰慧、精明的人。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從觀察、聆聽、注視和行動中學習,那么你會發現,學習是不斷進展,永無過去。
如果你說你要慢慢地學習認識自己,一點一滴地累積,這表示你並不在認識目前的你,你只是在累積有關自己的知識罷了。學習的本身需要一顆極其敏銳的心,如果你任憑過去的觀念駕馭現在,你就根本敏銳不起來,你的心智也不可能迅捷、柔軟、機警。我們大多數連身體都不夠敏感,我們飲食過量,我們不注意營養的均衡,我們菸酒無忌,因此身體變得粗糙而遲鈍,我們這個有機體的注意力也減弱了。如果這個有機體的本身都如此遲鈍沉重,心智怎能保持敏感清澈?也許我們對那些和自己有關的事很敏感,但是要對生命涉及的一切都完全敏感,就不能把這個有機體和它的精神層面分開,因為那是整體性的活動。
要了解一樣東西,你就必須活在其中,你必須觀察它,認識它的所有內涵、本質、結構以及它的活動。你曾經試過與自己相處嗎?如果已經試過,你就會發現你並不是靜止的,而是活生生的存在,要想跟這么鮮活的生命相處,你的心智也必須鮮活起來。禁錮於自己的看法、判斷及價值觀念的心,是無法鮮活起來的。
你必須具備自由的心智,才能觀察自己的心和整個生命的活動,你的心必須中立於所有的贊成與不贊成以及所有的論點之外,只是純然想要了解真相。這實在是很難做到的事,因為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懂得如何去看、去聽自己的生命,就如同我們不懂得欣賞小河的美,也不懂得聆聽樹間習習的薰風一樣。
我們一開始怪罪或批判他人,主表示我們無法看清真相了。如果我們的心老是嘮叨不休,我們也看不見真相了,所見到的只是內心投射出來的影像罷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想你的或理想的自我,就是那個自我形象徹底蒙蔽了我們的真面目。
世上最難的事之一,就是單純地去看一件事。我們的心智太過於複雜,早已失去了單純的特質。我所指的並不是聖人所教化的那種節衣縮食,譬如腰間只圍一塊布,或為了打破記錄而斷食的那一類不成熟的無聊舉動。我所指的是那種毫無恐懼、直截了當地看一件事的單純。我們要毫不扭曲地看自己的真相,我們說謊時,就承認自己在說謊,既不掩飾,也不逃避。
同時,我們還需要相當程度的謙卑才能認識自己。如果你一開始就說“我已經了解我自己了”,你的自我學習便到此為止;或者你說“我不過是一堆記憶、觀念、經驗及傳統的組合,還有什麼好學的”,這表明你仍然是在停止認識自己。只要你一有完成的心,便失去了那份純樸及謙卑的氣質。你一旦下了結論或用知識來評斷,你就已經蓋棺定論了,因為你正在以老舊的歷史來詮釋每件活生生的事物。如果你沒有立足點,不堅持某種定論,也沒有想要完成什麼的心,你才能擁有去看,去完成的自由。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一個過於自信的人,已經和死人無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