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軍

克軍,原名侯良化,男,1918年出生於山西省繁峙縣下茹越村。時年25歲,克軍壯烈犧牲。烈士的忠骨被安葬在雙店鎮代相村東首。

基本介紹

  • 本名:侯良化
  • 別稱:克軍
  • 所處時代:抗日革命
  • 出生地:1918年
  • 去世時間:1943年
簡介,革命歷程,

簡介

克軍,原名侯良化,男,1918年出生於山西省繁峙縣下茹越村。兒時,就讀於下茹越村國小。1935年夏,考入山西省太原市友仁中學。1937年6月高中畢業。在校學習期間,克軍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團體——“山西省救國同盟會”,並在同盟會領導的“軍政訓練班”學習。與許多熱血青年一樣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對日寇侵我東三省,國民黨政府腐敗軟弱而激憤。克軍開始追求進步思想,閱讀革命書籍,深深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主張所打動。

革命歷程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克軍加入了當地的抗日救亡組織,廣泛開展抗日宣傳,揭露和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1939年12月初,克軍參加了八路軍一一五師晉西支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八路軍戰士。這是一支英勇善戰、作風頑強、敢打硬仗的隊伍。克軍非常興奮,參軍時,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克軍”,意為勇克敵軍,表達了自己立志殺敵,勇往直前的精神氣概。
參軍後,克軍隨晉西支隊活動於晉西地區進行反頑鬥爭。他作戰勇敢,作風頑強,在戰鬥中多次立功。克軍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很善於做宣傳鼓動工作,經他編寫的學習材料在部隊很受官兵歡迎,大家打心眼裡喜歡這位戴著眼鏡,作風樸實的小伙子。在部隊的熔爐錘鍊下,克軍成長進步很快,被提升為班長、排長,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1月,晉西支隊攻占臨縣後,克軍被調到支隊辦的“連政治指導員訓練班”學習,並任訓練班黨支部書記。訓練班學習結業後,克軍被分配到一團任團教導隊政治指導員。
1940年4月,克軍隨部隊離開晉西北,踏上了東進山東的征途。先後轉戰晉西、晉東南、魯西地區,參加大小戰鬥上百次。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在討伐叛逆石友山的戰鬥中,他率一個排的戰士向龜縮在幾個民房裡的敵軍發動進攻。垂死掙扎的敵人負隅頑抗,我軍幾次攻擊都未成功。克軍率幾位爆破手,在火力掩護下,冒著槍林彈雨衝上去,一舉將敵人固守的房子炸毀,80餘敵人全部被殲。激戰中,克軍左臂中彈負傷。
1940年10月,克軍隨部隊從河北進入山東抗日根據地,轉戰來到魯南地區。這時部隊番號改為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四團,百姓親切稱為“老四團”。
1941年初,克軍隨部隊進入濱海地區,主要活動在海陵縣(路北東海縣)、贛榆縣、臨沭縣這一帶區域。這期間,克軍先後任“老四團”政治處組織幹事和營副教導員。隨部隊轉戰於隴海鐵路北的羽山、桃林、石榴樹等地,給日偽頑軍以沉重打擊,建立和鞏固了海陵抗日根據地。
海陵縣為濱海區抗日根據地的南部邊沿地帶,南臨隴海路,東接海州附近敵占區,西依馬陵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面對日益高漲的抗戰形勢和海陵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日偽軍如坐針氈,十分恐慌。1942年8月,日偽開始對我根據地發動了殘酷的掃蕩和蠶食,妄圖吃掉我海陵根據地。海陵軍民為保衛抗日根據地,奮起投入反掃蕩、反蠶食的鬥爭。為了加強對敵鬥爭工作,1943年夏,克軍調至教導二旅負責敵工工作。
1943年初,日偽軍乘我八路軍主力攻打郯城、贛榆之空隙,在海陵縣抗日根據地腹地安設了竹墩和石文港兩個據點。敵人以據點為基地,經常以小股部隊四處擾亂,槍糧抓人,襲擊我地方武裝,破壞基層抗日政權。還組織“防共”自衛團,大搞特務活動,破壞根據地治安。竹墩和石文港這兩個據點深入抗日根據地中心,對海陵根據地構成了嚴重威脅。
1943年12月,濱海軍區決定派四團拔除竹墩據點。戰鬥打響了,四團指戰員乘夜將竹墩據點包圍。據點被包圍後,我軍首先採取政治攻勢,克軍代表四團向被包圍的偽軍喊話。他隱蔽在一棵樹後,向敵人喊道:“你們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我們寬大俘虜”,“別當偽軍了,日寇的日子長不了!”敵人據點內鴉雀無聲。克軍又喊:“繳槍吧!我們會給你們出路的”,話音未落,一顆冷彈擊中了克軍的胸部,克軍壯烈犧牲。時年25歲。烈士的忠骨被安葬在雙店鎮代相村東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