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斯豬籠草是紐幾內亞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克洛斯豬籠草
- 拉丁學名:Nepenthes klossii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目:石竹目
- 科:豬籠草科
- 屬:豬籠草屬
簡介,植物學史,形態特徵,食蟲性,
簡介
克洛斯豬籠草是紐幾內亞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
植物學史
在1912年至1913年的沃拉斯頓遠征(Wollaston Expedition)中,塞西爾·博登·克洛斯(Cecil Boden Kloss)在紐幾內亞的西南部發現了克洛斯豬籠草。他於1913年1月26日在遠征營地附近海拔930~1170m的地區收集了編號為“Kloss s.n.”的模式標本。現存放於新加坡植物園(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的植物標本館中。因其缺少花序材料,所以標本的性別不詳。
1916年,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Henry Nicholas Ridley)在《倫敦林奈學會會報(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上,發表了關於克洛斯豬籠草的正式描述。克洛斯豬籠草的種名形容詞“klossii”來源於其發現者塞西爾·博登·克洛斯(Cecil Boden Kloss)。
1928年,B·H·丹瑟(B. H. Danser)發表了開創性著作《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屬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並在其中發表了修改後的描述與插圖。在研究了克羅斯豬籠草的模式標本後,丹瑟指出,里德利將葉片的上下表面的描述弄反了。
對於克洛斯豬籠草的親緣關係,丹瑟寫道:“這種未被完整描述的物種似乎與窄葉豬籠草(N. stenophylla)之間存在著近緣關係,但也不建議將其劃歸為同一個物種。”但實際上,丹瑟對於窄葉豬籠草的描述是基於不純豬籠草(N. fallax)的模式標本,部分學者認為不純豬籠草是與窄葉豬籠草之截然不同的物種。丹瑟將克洛斯豬籠草與其他14種豬籠草歸為“Regiae”分支。他寫道:“維奇豬籠草(N. veitchii)、窄葉豬籠草、克洛斯豬籠草和暗色豬籠草(N. fusca)之間具有相當近的親緣關係,但又不可否認它們都是不同的物種。”
形態特徵
克洛斯豬籠草為藤本植物。莖可攀爬至數米的高處。
葉片革質帶柄。呈橢圓形至披針形,可長達25cm,寬至9cm。葉片末端為鈍尖,基部縮小成槽狀葉柄,可長達6cm,葉柄的兩脊寬度不超過5mm。在中脈兩側各有3條縱脈。縱脈從葉柄發出,在葉片的外三分之四平行延伸。羽狀脈不明顯。籠蔓通常為葉片的1~1.5倍長,接近葉片處直徑約為2mm,接近捕蟲籠基部處直徑為5mm。在籠蔓的中部常出現籠蔓圈。
地面籠和下位籠前部的翼寬度不大於9mm,翼須可長達7mm。
上位籠與籠蔓的銜接處會形成一個寬達45mm的彎曲。呈窄漏斗形,有時籠口處呈管狀。其可高達26cm,寬至7cm。上位籠的翼常退化成一對隆起。籠口寬不大於4cm,前部傾斜,基部拉高,但不形成唇頸。唇平滑,前部寬3mm,靠近與籠蓋銜接處寬14mm。唇上有一系列高1mm,間隔為1.5mm的唇肋。唇的內緣平滑,無唇齒。捕蟲籠內表面的下部覆蓋著拱形的小消化腺。籠蓋接近似圓形,基部略成心形,可長達5cm,寬至5cm。在籠蓋下表面的基部有一個橫向扁平的附屬物,寬度不大於8mm。籠蓋的下表面覆滿了中心凹陷且大小不同的蜜腺。在籠蓋基部的後方有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長度約為20mm。
在葉片的下表面具有茂密的金色毛被,其由星狀的短毛、分叉的長毛和更長的不分叉長毛(長度可達7mm)組成。葉片的上表面光滑。捕蟲籠和籠蔓覆蓋著類似葉片下表面的毛被,但較稀疏。籠蔓尾具有相當茂密的短毛被。此外,國家和被片的外表面也具有毛被。
捕蟲籠為帶有紅色斑點,籠蓋為紫色。乾燥標本偏黃色,捕蟲籠內表面為淡藍色,蠟質區表面具有白霜狀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