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維斯環形山

克拉維斯環形山(Clavius)是月球正面南部山區一座巨大的古老撞擊坑,位於第谷隕石坑的南面。它也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貌結構之一,約形成於39.2億年-38.5億年前的酒海紀代,其名稱取自十六世紀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耶穌會修士克里斯托佛·克拉烏·克拉維斯(1537年-1612年),1935年該名稱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接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拉維斯環形山
  • 外文名:Clavius
描述,衛星隕石坑,通俗文學,

描述

該環形山直徑230.77公里,深度4.9公里,為月球正面第三大撞擊坑,即使裸眼也可直接看到。它的東北坐落著馬吉尼環形山、西北鄰近隆哥蒙塔努斯環形山。 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58.62°S 14.73°W坐標:58.62°S 14.73°W。
儘管其地質齡悠久,但隕坑保存較為完好,坡壁上布滿小撞擊坑,外觀呈複雜的多邊形外觀,整體略高於周邊地形。其中東南側壁最高(較坑底高出5.2公里),坑壁平均高度較周邊地區高2070米。坑壁寬窄不均,南側坡呈階地結構。坑底分布著大量隕坑,地表稍有隆起並相對平坦;中心處為低矮的中央山丘殘跡;低矮的中央峰和較平坦的底表反映該隕坑內部已被熔岩覆蓋。
該隕坑的南側壁上坐落著直徑近50公里拉瑟弗德隕石坑、東北壁上則是直徑51公里曾被稱為衛星坑克拉維斯 B的波特環形山、小衛星坑克拉維斯 L橫跨它的西側壁、而克拉維斯 K則打破其西南壁。從盧瑟福環形山開始按逆時鐘方向,環狀排列著直徑逐步遞減的隕坑:盧瑟福環形山(50公里)、克拉維斯 D(28公里)、克拉維斯 C(21公里)、克拉維斯 N(13公里)、克拉維斯 J(12公里)和克拉維斯 JA(請查看LAC126圖和衛星隕石坑欄中的照片)。這一有趣的排列經常被天文愛好者們用作檢驗望遠鏡角解析度的標準。
該環形山另一有趣的撞擊坑排列位於坑內西側北緯59.5°處,這是一組相重疊的三座小隕坑,位置出奇地協調,並且其直徑從西到東按比例增大。第一座撞擊坑最大,最後一座明顯最小。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克拉維斯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克拉維斯緯度經度直徑
C
57.72° S
14.19° W
20.97公里
D
58.82° S
12.43° W
27.85公里
E
51.51° S
12.74° W
15.75;公里
F
55.44° S
22.08° W
7.31公里
G
52.02° S
14.00° W
16.75公里
H
51.84° S
15.86° W
32.56公里
J
58.17° S
18.17° W
12.38公里
K
60.46° S
19.86° W
19.57公里
L
58.77° S
21.34° W
23.39公里
M
54.76° S
11.63° W
47.89公里
N
57.57° S
16.50° W
12.78公里
O
56.99° S
16.66° W
4.41公里
P
56.93° S
7.50° W
13.16公里
R
53.25° S
15.42° W
7.65公里
T
60.68° S
15.22° W
8.12公里
W
56.00° S
16.25° W
5.01公里
X
60.25° S
17.81° W
6.52公里
Y
58.02° S
16.22° W
7.12公里
  • 衛星坑克拉維斯 B在1971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更名為波特環形山
  • 衛星坑克拉維斯 G已被月球和行星天文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暗黑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

通俗文學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小說《2001太空漫遊》中,克拉維斯環形山是人類第一個永久性基地。應當指出的是,該月坑被克拉克描述的相當準確,甚至具有先見之明。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關鍵》中,克拉維斯環形山中隱藏了外星人的神器。
美國羅塞塔樂隊(Rosetta)有一首名叫克拉維斯的歌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