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縣第三中學校

克山縣第三中學校

克山師專附中即克山三中始建於1955年,是齊齊哈爾地區規模較大的一所完全普通高中。1985年曾更名為克山師專附中,與克山師範專科學校合作,接收克山師專學生到該校進行實習工作。2004年克山師專併入齊齊哈爾大學後,校名又變回克山三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山師專附中
  • 創建時間:1981年7月
  • 位置:齊齊哈爾地區
  • 規模: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克山師範專科學校,是1981年7月在嫩江地區萌芽學校基礎上創建的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師範院校。校址位於黑龍江省克山縣。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校舍面積8.7萬平方米,校辦農場有土地1500畝,圖書館藏書23萬冊。由省教育廳主管,為副廳級事業單位。學校設立黨委,隸屬中共省委高校工委和中共齊齊哈爾市委。學校領導體制,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截至2003年10月,學校黨委工作機構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學生工作部。黨委下屬15個黨總支(直屬支部),共有黨員485人。學校行政機構設學校辦公室、教務處、人事處、總務處、監察審計處、財務處、保衛科;教學、教輔機構設中文系、政治系、生物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體育系、外語系、計算機中心、公共課教研部等10個系(部)和圖書館,共有19個師範、非師範專業。在校學生2170名,其中本科在校生681名,專科生1489名。 全校教職工425人,其中正高級職務15人、副高級職務131人、中級職務113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47人,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的專家4人,獲曾憲梓獎勵基金獎勵3人。建專科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共出版專、編著20餘部,主編教材150餘部,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800餘篇,承擔省級教學科研課題34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獲全國師範院校基礎教育試驗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其它省部級獎勵43餘項。部分領域的學術水平在國內外產生一定的影響。 克山師專是一所具有五十六年光榮歷史的高等學校。她的前身是高衡同志創辦的德都萌芽鄉村師範學校。1947年初當時任原黑龍江省軍政幹部學校教育長的高衡同志學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吸收抗日戰爭時期老解放區的辦學經驗,為滿足剛剛解放的農民及其子女學習文化和建設新農村的迫切需要,在德都縣創辦了一所半耕半讀學校,即德都萌芽鄉村師範學校。建校初期先後有120多名學生來校入學,到1950年夏學生增加到八個班、360人,教師20多人,幹部、職工40多人。這所學校具有明確的辦學思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探索了開發祖國邊疆和培養農民子女相結合的辦學道路,受到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評價。1950年9月萌芽學校培養的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同志光榮地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女拖拉機隊榮獲大會主席團頒發獎狀,獎狀上題詞是“生產戰線的模範”。會議期間,梁軍同志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匯報了萌芽學校的發展和現狀,並請求題寫校名,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了“萌芽學校”四個大字。

發展歷程

1951年正當萌芽學校的師生為實現第二個三年計畫而努力奮鬥的時候,全國從批判電影《武訓傳》,發展到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東北地區從而也株連到高衡同志的“實踐教育”。萌芽學校也遭到了不公正的批判。1952年初,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決定停辦半耕半讀的萌芽學校。學校和農場分家,農場由黑龍江省公安廳接管,辦勞改農場。200多名學生和40多名教職工,帶著全部教學和生活設備於1952年3月學校搬遷到克山縣改辦全日制學校。學校更名為克山萌芽初級師範學校,招收初師學生,為全省培養國小教師。1954年9月學校改名為克山師資學校,擔負起多種形式培養、提高師資的任務。除原有初師班外,又招收了國小教師輪訓班,並開展了在職教師的函授教育。1956年7月學校又改名為克山師範學校,開始招收中師班、速師班,逐步辦成了中等師範學校,由培養國小教師逐步轉為培養國中教師。
從1952年3月至1966年5月,學校是從初師向中師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學校從農村遷到城鎮,從半工半讀師範轉為全日制師範,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採取了多種形式培訓師資。14年共培養了2,500名初師(包括簡師和輪訓在職教師)畢業生,2,000名中師畢業生,還通過函授教育提高了一批國小教師的文化業務水平。在此期間,學校的師資隊伍、校舍建設和教學設備都有了很大的充實、 改善,成為全省辦學條件較好的中等師範學校。學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1959年被評為黑龍江省教育系統的先進單位。數學教師賈玉金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並參加了1960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
在這一時期,學校經歷了1952年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同年8月全校教師到齊齊哈爾市參加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領導的思想改造運動。當時多數教師來自舊社會,出身於非勞動人民家庭,受的是舊教育,在政治思想上比較混亂。通過學習檔案、提高認識、自我總結、開展批評,清除了帝、封、官的思想影響,劃清了敵我界線。通過批判資產階級思想,不同程度地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教師隊伍的思想改造收到了積極效果。1957年黨中央發出了《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學校幹部、教師積極學習整風檔案,幫助黨整風。但在反右鬥爭中擴大化了,把5名教師錯劃為“右派分子”。1965年下半年學校開展了點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社教工作隊進校。一面搞社教、一面進行教學,教學工作還能正常進行。這次社教在解決幹部作風和經濟管理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錯誤地強調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方針,把許多人民內部矛盾都看作是階級鬥爭,錯誤地貫徹了運動的重點是整所謂“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在幹部、教師中造成了思想混亂,助長了“左”的思想情緒。總之,這一時期,學校即堅持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也受到一些“左”的干擾。但在“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導下,學習貫徹全國師範教育會議精神和中、國小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堅持以教學為主,比較紮實地抓了教學工作,保證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學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學校黨支部仍堅持工作。1966年8月26日造反派召開了“點火大會”,將學校校名改為“萌芽學校”,批鬥了學校黨支部書記賈玉金,打出“踢開黨委鬧革命”的口號,奪了學校黨、政、財、文大權,由造反派組成了萌芽學校“文化大革命”籌備委員會,主持領導萌芽學校的“文化大革命”。後來學生成立了各種造反組織,10月師生奔赴全國各地進行大串聯,學校停課,處於混亂狀態。黨的組織也陷於癱瘓,黨的組織生活也被迫停止。1967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出《關於大、中、國小複課鬧革命的通知》後,學生有的開始上課,但大多數學生仍然還是停課打內戰。從“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學生只畢業不招生。到1968年11月,學生全部離校。克山縣革委會決定將萌芽學校與克山一中合併,改稱東方紅電機廠萌芽學校,為普通中學。實質是萌芽學校在動亂中停辦。一所經過二十二年艱苦努力建設起來、具有光榮傳統、省內比較知名的培養師資基地,就這樣毀於一旦。
1970年8月省教育局和嫩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根據國家計委、國務院科教組向國務院提出的《關於高等學校調整的報告》,以及鑒於當時中國小教師缺乏現狀,決定恢復萌芽學校。校名定為嫩江地區萌芽學校。為嫩江地區十一個縣培養中、國小教師。學校行政關係隸屬於嫩江地區文教局。在嫩江地區文教局和克山縣革命委員會支持下抽調賈玉金、蘭殿有、王德森三名幹部組成領導小組,調回了原萌芽學校28名教職工,招收了500名工、農、兵學員,學制為一年制和二年制,設有中文、數學、理化等專業。1974年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嫩江地區十一個縣均各辦一所分校,每年招生500名左右。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黑龍江省文教辦決定該校開始招收大專班,學制二年。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結束了十年之久的動亂。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黨工作重點已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歷史發展新時期。教育事業同全國各條戰線一樣,開始得到恢復和發展。萌芽學校也重獲新生。學校撥亂反正, 認真平反了“文化大革命”中以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落實了黨的幹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調動了廣大民眾的積極性,各項事業都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學校逐步建立了以教學為中心的正常工作秩序。各項工作有了較大的進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出現了以教學為中心的大好局面,同時也進入了向高等師範過渡的新階段。
1981年7月為了進一步適應四個現代化對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逐步達到每個地區有一所師範專科校的目標。經教育部和省高教局考察,國務院正式批准,教育部以[1981]教計事字157號檔案,通知黑龍江省增設克山師範專科學校,以嫩江地區萌芽學校師專班為基礎。學制三年。1981年10月14日,省政府辦公廳以黑政發[1981]189號檔案,下發了《關於增設呼蘭、克山師範專科學校的通知》,《通知》規定:“呼蘭、克山師專由省文教辦主管,負責教學、科研、生產、計畫、基建、財務、專業設定、人員編制等項工作。勞動工資由所在行署負責”,“ 學校發展規模為900—1200人,設政治、中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學校為副廳級事業單位。學校設立黨委,隸屬中共嫩江地委。
克山師專建校後, 學校步入了高等師範院校的行列,各級領導幹部、廣大教師和工人,繼承了萌芽學校的光榮傳統,努力拚博,學校的規模有了較大發展,辦學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面向農村辦學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這個時期學校進入了在改革中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在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決定的指引下, 堅持面向農村、面向21世紀,為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辦出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辦學方向進一步明確,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廣大黨員、幹部和師生員工決心繼承萌芽傳統,在為農村培養合格的國中師資和建設人材中,建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師範專科學校。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和十四大召開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全校黨員幹部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堅定面向農村辦學,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加速標準化師專建設,努力向師專教育現代化邁進,開創了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1994年7月28日國家教委師範司金長澤司長在省教育學院領導的陪同下來該校視察,對該校工作,特別是面向農村辦學給予了充分肯定,稱讚該校是“祖國北疆師範教育的一顆明珠”。1996年11月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原黑龍江省副省長周鐵農來校視察,聽取學校領導工作匯報後,發表了重要講話,並為學校題寫了“艱苦創業的榜樣,農村教師的搖籃”。勉勵學校:“艱苦奮鬥、改革求新、團結進取、不斷前進”。1999年黑龍江省副省長王佐書親臨學校視察,省教育廳領導多次來學校指導工作,對學校的辦學成績和辦學特色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02年學校被授予齊齊哈爾市市級文明單位標兵。
德都萌芽鄉師的黨組織情況是:建校初期,正值解放戰爭時期,學校的黨組織沒有公開,只有秘密黨小組,有黨員7名。到1948年7月後黨組織公開,學校黨員發展到8人。黨組織負責人是楊春榮。1949年冬學校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支部,黨支部書記是楊春榮。共有黨員24名,1951年學校有黨員15名。黨的關係隸屬於中共德都縣委員會。
克山萌芽初師、克山師資學校、克山師範學校均設立黨支部,黨的關係隸屬於中共克山縣委員會。1954年有黨員5名、1966年有黨員15名。學校的領導體制在1957年整風、反右鬥爭前是校長負責制,黨支部起保證監督作用。1958年整風、反右鬥爭後改為由黨支部全面領導學校工作。
嫩江地區萌芽學校恢復後,黨的組織生活也逐步恢復。經中共克山縣委核心領導小組批准,1970年8月成立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核心領導小組。組長是賈玉金、副組長蘭殿有。1972年9月中共克山縣委批准建立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總支委員會。總支書記姜延德、副書記蘭殿有、張匯川(工宣隊隊長)。1976年4月經中共嫩江地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委員會。派軍隊團級轉業幹部孫鳳山來學校任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工宣隊隊長張匯川任副書記。學校升格為縣團級事業單位。黨的關係隸屬於中共克山縣委員會。
隨著每年學生招生人數和畢業人數的變化,黨員人數也隨著變化,基層黨支部也隨時進行調整,變化較大。學校建立黨委後共召開了兩次黨員大會。
1976年 4月15日至16日召開了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第一次黨員大會。出席這次大會黨員共227名,其中:教職工黨員33名,工、農、兵學員黨員194名。女黨員139名。孫鳳山做了《加強黨的領導,以階級鬥爭為綱,深入開展教育革命,為把萌芽學校辦成無產階級專政工具而鬥爭》的工作報告。這次大會的指導思想,仍然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大會選出了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第一屆委員會。孫鳳山為書記、張匯川(工宣隊隊長)為副書記。
1979年11月18日學校召開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第二次黨員大會。出席這次大會的黨員共70名。其中,幹部黨員27名、教師黨員21名、工人黨員2名、學生黨員20名,女黨員12名。會上,牟寶珍代表上屆黨委做了工作報告。對學校“文化大革命”以來的工作做了簡單回顧,澄清了路線是非,總結了上屆黨員大會以來的工作經驗教訓,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突出以教學為中心,抓好學校各項工作,並提出“要圍繞教學這箇中心,德育,智育,體育一起抓,一齊上,為‘四化’建設培養又紅又專的國中教師”的目標。這次大會對於深入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動員和組織師生員工站到偉大變革的前列,鞏固和發展學校安定團結的大好形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向高等師範過渡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會選出了中共嫩江地區萌芽學校第二屆委員會。牟寶珍為書記、白玉山為副書記。
克山師專從1981年7月創建到2003年7月併入齊齊哈爾大學共召開了四次黨員大會。
1983年12月28日至29日,經中共嫩江地委批准召開了中共克山師專第一次黨員大會。出席大會的黨員78名,其中教職工黨員72名,學生黨員6名;女黨員12名。這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聽取和審議張弘弼同志所做的題為《加強、改善黨的領導,全面開創該校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討論確定學校今後三年的工作任務;選舉產生中共克山師專第一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動員全校黨員和師生員工, 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振奮革命精神,艱苦奮鬥,把該校辦成適應嫩江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師範專科學校。張弘弼在《工作報告》中,充分肯定了黨委一年多的工作。總結了五點體會:堅決同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一致;堅持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一起抓;堅持依靠教師辦好學校;堅持民眾路線辦好學校,搞好調查研究;堅持抓好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報告》中對今後三年的工作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其總任務是:“認真貫徹十二屆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整黨決定、搞好整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抵制精神污染能力。堅持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一起抓,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突出教學和科研這箇中心,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加強總務工作,改善辦學條件,用改革的精神不斷完善符合師專辦學規律的科學管理體制和教學體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國中教師,把學校辦成適應嫩江地區教育發展需要的師範專科學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克山師專第一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張弘弼為黨委書記,白玉山為紀委書記。
1987年1月3日至4日經中共齊齊哈爾市委批准召開了中共克山師專第二次黨員大會。柴德林同志代表上屆黨委做了題為《堅持改革,求實創新,為全面推進該校各項工作而奮鬥》的工作報告。《報告》充分肯定了過去三年取得的成績,主要抓了四個方面工作:用主要力量抓了黨的建;認真抓了教改、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和改善了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了對總務後勤工作的領導。在黨建方面,黨委用主要力量抓了黨的建設,一是嚴肅認真地完成了全面整黨任務,進行了黨員重新登記工作;二是實現了黨風基本好轉;三是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共發展了150名黨員;四是加強了幹部隊伍建設;五是重視黨委班子的自身建設。《 報告》對今後三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堅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全面推進教學、思想政治工作、行政和後勤管理方面的改革;堅持文化科學素質和思想道德一起抓;大力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把該校建成在校學生1200名規模的適應齊齊哈爾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需要的師範專科學校而努力奮鬥。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克山師專第二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柴德林為黨委書記、史鐵成為黨委副書記;董蘭田為紀委書記。
1989年11月至1990年1月在全體黨員中進行了黨員重新登記工作。這次黨員重新登記,是切實加強高校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該校15個黨支部、166名黨員,除因病需較長期治療的9名黨員外,其餘157名黨員都參加了重新登記工作。
1991年5月11日至12日經中共齊齊哈爾市批准,召開了中共克山師專第三次黨員大會。全校共有黨員175名,出席大會的黨員155名,其中正式黨員149名,預備黨員6名。柴德林同志代表上屆黨委會做了《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把該校建成標準化師專而奮鬥》的工作報告。《報告》充分肯定了三年來工作的主要成績:加強黨的領導,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更加突出;以穩定大局為重,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加強;加強了黨組織的自身建設,黨員素質有較大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學校各項工作有了新發展。《報告》對今後三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基本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精神和省高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以培養社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教育人才為中心任務,以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堅定師生的社主義信念為中心環節,以團結、教育、依靠廣大教師,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為中心課題,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為實現該校的“八五”計畫,把該校建成標準化師專而努力奮鬥。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克山師專第三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柴德林為黨委書記,賈玉金、史鐵成為黨委副書記;董蘭田為紀委書記。
1997年1月11日至12日,經中共齊齊哈爾市委批准召開了中共克山師專第四次黨員大會,全校共有黨員272名,出席大會的黨員254名。史鐵成同志代表上屆黨委做了題為《面向農村辦學,加強黨的建設,為全面實現跨世紀宏偉藍圖而奮鬥》的工作報告。《報告》對五年來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學校黨委按著上級黨組織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帶領廣大黨員及全校師生,深入貫徹黨的十四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校的政治局面穩定,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高,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辦學實力明顯增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加強,圓滿完成了第三次黨員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報告》指出:“今後一個時期內,該校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方針是:堅持方向、深化改革、最佳化結構、強化管理、促進發展、辦出特色,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今後四年的總任務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堅持面向農村辦學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用黨的十四大、和即將召開的十五大精神統一師生員工的思想,加強黨的領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把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帶領全體黨員、幹部和師生,為實現‘九五’計畫和二○○一年發展規劃,把該校建成標準化師專向現代化邁進而努力奮鬥!”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克山師專第四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史鐵成為黨委書記、王鳳山、劉維漢為黨委副書記;蔣志平為紀委書記、劉嗣文為紀委副書記。
克山師專在五十六年辦學歷程中,為基礎教育和其它戰線輸送了23,600多名畢業生,其中初師畢業生2,500多名,中師畢業生9500多名,專科畢業生11,600名。有近半數人成為各級教學能手,有一大批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成為支撐黑龍江省西北部地區基礎教育的一支骨幹力量。有進百名畢業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的還進入博士後流動站或出國留學。還湧現出了一批以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全國勞動模範梁軍;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十佳中學校長范新民;全國三八紅旗手、省勞動模範、國小特級教師王桂蘭;齊齊哈爾市“人民的好教師”董開封;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原院長、少將李清斌;黑龍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才喜;漫畫家、1983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中漫畫“挖井”的作者張新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地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貢獻的人們。她們為克山師範專科學校輝煌的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2003年7月24日,為促進我省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化組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黑政函[2003]77號檔案,即《關於克山師範專科學校併入齊齊哈爾大學的批覆》,《批覆》稱“同意將克山師範專科學校搬遷到齊齊哈爾市,更名為《齊齊哈爾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其大部分教職工和資產實質性併入齊齊哈爾大學,併入後人、財、物由齊大統一管理”。至此,克山師範專科學校建制撤銷。2003年10月齊齊哈爾大學黨委決定:學校在2004年暑期搬遷前的一段時間內,臨時組建齊齊哈爾大學克山學區(齊大黨字[2003]18號檔案),並建立學區黨委。在齊齊哈爾大學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正常教育教學活動,完成搬遷並校的各項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