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蘇鄉

克孜勒蘇鄉

克孜勒蘇鄉(維吾爾語:قىزىلسۇ يېزىسى,英文:qizilsu ),意為“紅色的水”,因該鄉位於克孜勒河下游的兩條支流之間,河水渾紅而得名。 克孜勒蘇鄉地處縣城以北24公里處,東至古勒魯克鄉,南至克孜勒河、和夏阿瓦提鄉和夏普吐勒鄉,西至疏附縣阿卡什鄉,北至阿圖什格達良鄉,東西長44公里,南北寬11公里。這裡蒸發旺盛,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降雨量40毫米,無霜期為220天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克孜勒蘇鄉
  • 外文名稱:qizilsu
  • 別名:قىزىلسۇ يېزىس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伽師縣
  • 下轄地區:40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998
  • 面積:29188公頃 
  • 人口:43568人(2017) 
  • 方言:維吾爾語喀什方言,漢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車牌代碼:新Q
  • 維吾爾語意思:  قىزىل رەڭلىك سۇ
鎮情概況,行政區劃,自然條件,農業經濟,社會事業,

鎮情概況

全鄉總面積29188公頃。全鄉有40個行政村,167個村民小組,7006戶農戶,總人口43568人。聚居民族以維吾爾族為主。全鄉共有15個機關事業單位,1所中學,12所中心國小,15個教學點,1所衛生院。2006年底,全鄉生產總值達9600萬元,人均純收入1914元,人均增收377元。
克孜勒蘇鄉

行政區劃

克孜勒蘇鄉代碼:653129208。轄40個村委會:巴什蘭乾村、阿亞格欄桿村、庫木巴格村、托卡依村、巴什勒格勒德瑪村、蘭乾買里斯村、勒格勒德馬村、阿亞格勒格勒德瑪村、勒格里地瑪央艾熱克村、英蘭桿村、巴什央艾熱克村、央艾日克村、闊什托格拉克村、庫台台村、巴格托格拉克村、約勒其村、塔格艾日克村、古里巴什村、翁艾日克村、瓊艾熱克村、夏勒艾熱克村、巴格艾日克村、阿克艾日克村、溫塔木村、巴什溫塔木村、拜什塔木村、多來提巴格村、庫木庫坦村、克日克塔木村、阿克托喀依村、阿亞格麻扎庫木村、麻扎庫木村、巴什麻扎庫木村、吾斯塘博依村、阿克墩村、托庫勒村、阿亞格奧依塔格村、吾依塔格村、巴什奧塔格村、托格拉克勒克村。
克孜勒蘇鄉地圖

自然條件

克孜勒蘇鄉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降水稀少無霜期長,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水、冰雹。水土資源豐富,可開墾土地面積12萬畝(含現有耕地面積),草原草場、戈壁荒灘占全鄉面積的80%以上,主要植被有胡楊、紅柳、蘆葦、駱駝刺等,主要野生動物有野兔、野雞、烏鴉、斑鳩等。

農業經濟

克孜勒蘇鄉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棉花、玉米、西瓜、甜瓜、小茴香等。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不利因素有土壤鹽漬化、排鹼系統不完善、水利設施較差、零星耕地面積大等。鹽鹼化土壤適宜甜瓜生長,所產伽師瓜品質上乘,備受推崇,克孜勒蘇鄉因此納入伽師瓜地理標誌產品核心區域。特色產業以酸梅、杏為代表的林果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達1.5萬畝,計畫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再定植4.5萬畝紅棗。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牲畜有牛羊、馬、驢等。九十年代末以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不斷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畜牧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很大提高,牲畜良種率、商品率、出欄率有很大提高,全鄉牲畜存欄6.8萬頭(只)。家禽養殖主要有雞、鴿等,還有少量鴨、鵝等。2006年以來,農業結構調整又有新發展,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預計“十一五”期間,每年發展300座溫室大棚,將設施農業培育成為克孜勒蘇鄉又一重要產業。

社會事業

克孜勒蘇鄉地理位置優越,商業貿易繁榮。星期三大巴扎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主要交易商品有牲畜、農資、建材、紡織、五金、食品、日常用品等,日成交額達100萬元以上。通過招商引資對巴扎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基礎設施,交易環境大為改善,輻射範圍不斷擴大,發展前景看好。
克孜勒蘇鄉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豐富,主要有鬥雞、鬥狗、斗羊、摔跤等。文教衛生事業從無到有,教育設施齊全,全鄉有中國小校13所,有設備較齊全的體育場(館)一座。鄉村兩級有文化室、衛生室,能滿足廣大農民民眾一般需求。廣播電視事業經過幾十年發展,覆蓋率達到100%,70%以上農戶有電視機,民眾視野得到了開拓。交通事業發達,有開往喀什、阿圖什、伽師縣城的客運班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