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河

克孜勒河

土耳其第一大河。發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東北部。先向西流,然後轉向北流,穿過龐廷山地,在巴夫臘以北注入黑海。長1182公里。為海岸與內陸間的天然交通要道,三角洲突入黑海。水位季節變化很大,不能通航,但有發電與灌溉之利,已在中游的希爾凡勒與克希科普呂築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克孜勒河
  • 地理位置:土耳其
  • 榮譽:土耳其第一大河
  • 長度:1182公里
克孜勒河,土耳其的克孜勒河,新疆喀什克孜勒河,

克孜勒河

克孜勒河
Kizil River

土耳其的克孜勒河

土耳其語作Kizil Irmak,史稱哈利斯河(Halys)。
在古代曾被西臺帝國奉為“母河”,因為其沿岸紅褐色土壤被稱為紅河。
日本知名漫畫家筱原千繪的《天是紅河岸》中的“紅河”指的就是這條河。
全程均在土耳其境內的最長河流。源於安納托利亞中北部克孜勒山,在錫諾普(Sinop)與薩姆松(Samsun)間注入黑海。全長約1,182公里(734哩)。水流量變化甚大,夏季水量最少,春季因融雪和降雨水量最大。
不宜航行,但利於灌溉和發電。希爾凡勒(Hirfanli)和凱錫克普呂(Kesikkopru)兩大水電工程已動工,可連同克勒克卡萊(Kirikkale)小水電站向黑海、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地區供電。
克孜勒河大三角洲以產菸草聞名。

新疆喀什克孜勒河

克孜勒,維吾爾語,意為紅色的。克孜勒河因河水渾濁呈褐色而得名。
克孜勒河位於於喀什地區北部,屬喀什噶爾河水系,發源於塔吉克斯坦境內海拔6048米的特拉普齊亞峰(即列寧峰),全長778公里,在我國境內約600多公里,自西向東流經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喀什地區的疏附縣疏勒縣、喀什市、伽師市、巴楚縣,最後與葉爾羌河相遇,匯入塔里木河流域,流經水域面積達15100平方公里。灌溉耕地215萬畝,荒地170萬畝,是喀什地區第二大河流。
克孜勒河屬典型的帕米爾高原混合型河流,由特拉普齊亞峰冰川積雪融化並於春夏季接納天山與帕米爾高原各地的大量雨水和山隙泉水匯集而成。由於補給來源較豐富,水流形勢也比較穩定。
正常年徑流量為20.59億立方米,多水年份可達22.8億立方米,少水年份也有17.65億立方米,年均流量為67.1立方米/秒。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2月為枯水期,最小流量為9.60立方米/秒。
克孜勒河為順向河谷,上游因流經山區,水質良好,宜於人畜飲用和農田灌溉,中下游因流經極易侵蝕的第三紀紅色泥岩底層,故河流中年平均含沙量多達5.93千克/立方米,而且泥沙顆粒極細,使整個河流渾濁而呈紅褐色,“克孜勒河”也因此而得名。加之喀什地區氣候乾燥,雨量稀少,蒸發強烈,河水易濃縮,礦化度高,不宜於人飲用。但河水中所含豐富的鈣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對改良鹼土卻有極好的中和作用,是澆灌小麥等農作物的良好水源。
因此,儘管克孜勒河大部分河段河水渾濁,但河中仍有野生鯽魚、條鰍、尖嘴臂鱗等水生動物和野鴨、紅嘴鴨、翠鳥等水禽生活棲息。克孜勒河上所建的大小19座水庫,5個水文站和2座水電站,對調節克孜勒河的水流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克孜勒河發源於土耳其瑟瓦斯省與埃爾津姜省交界附近的伊姆蘭勒東南30km處,河流先向西南方向流經土耳其中部高原,在流出希爾凡勒水庫後折向東北流,在巴夫拉城附近匯入黑海(見克孜勒河流域水系示意圖)。
河流全長1160km,流域面積7.8萬km,年平均徑流量63億m。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32°51′~38°26′,北緯38°26′~41°45′。
該河主要支流有代夫雷茲(Devrez)河、代利傑(Delicez)河等。
克孜勒河流經土耳其中北部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勢南高北低,上游地區以高山高原為主,下游及入海口為平原地帶。
流域內氣候上游夏季乾熱,冬季多雨;下游冬季寒冷多雨,夏季涼爽。
平均氣溫1月份在10℃以下,6月份在20℃左右。流域上游年降雨約為200mm,下游至黑海沿岸年降雨量為1500mm。實測最大流量1045m/s,最小流量15ms。
流域所處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土壤貧瘠,大部分為酸性,不利於農作物生長。
流域內水資源較為豐富,特別是中下游水量較多,且水位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理論水能蘊藏量達232.7萬kW,年發電71.70億kW·h。
鑒於該河中下游豐富的水能,土耳其政府已對該河進行了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