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克倫威爾為征服愛爾蘭而進行的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
- 參戰方:克倫威爾、愛爾蘭
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克倫威爾為征服愛爾蘭而進行的戰爭。
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克倫威爾為征服愛爾蘭而進行的戰爭。1649年,克倫威爾為轉移國內人民的注意力決定運征愛爾蘭。8月15日,克倫威爾親率12000大軍在都柏林登入。這是英吉利共和國的第一次殖民戰爭。英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
克倫威爾征戰愛爾蘭,英格蘭共和軍總司令克倫威爾率軍征服愛爾蘭的戰爭。1649年,保王黨領袖奧蒙德公爵自稱查理二世,據守都柏林,抵制英格蘭國會的決議。英格蘭國務會議遂命克倫威爾率軍征討愛爾蘭保王黨分子。1649~1650年,在克倫威爾殘酷鎮壓下,2/3的愛爾蘭領土,淪為英格蘭的殖民地,數千名愛爾蘭居民,被流放到荒蕪的...
克倫威爾立即率兵將河右岸的敵軍擊潰,並渡河追擊。雙方進行了蘇格蘭軍入侵以來最激烈的戰鬥。結果,克倫威爾軍奪取了山隘,隨後又奪占了沃林頓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橋樑。蘇格蘭軍因退路被斷,陷入一片混亂,大部人馬投降。漢密爾頓率少數殘餘退往斯特拉福德郡。克倫威爾把追殲漢密爾頓的任務交給蘭伯特,他本人則率部北上,跟蹤...
愛爾蘭處理法案,又稱《組織法令》、《殖民法案》。1652年8月12日英國議會頒布的關於處置愛爾蘭人及其土地的法案。1649年8月—1652年5月,克倫威爾率軍征服愛爾蘭。為償還戰時債務,犒賞軍隊,打擊愛爾蘭反抗力量,克倫威爾授意議會頒布此法案。規定凡以各種方式參加1641年愛爾蘭反英起義者,將失去生命及財產;愛爾蘭的軍事...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壓力下,以議會和軍隊的名義處死國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國為共和國,成為實際軍事獨裁者。他鎮壓掘地派運動,出兵遠征愛爾蘭。1653年,他驅散議會,自任“護國主”,但國內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發行 上映時間 《...
1649年英國內戰結束後,英議會決定遠征愛爾蘭。8月15日,O.克倫威爾率英軍1.2萬人在都柏林登入,先後向北、南兩個方向推進,攻陷德羅赫達、韋克斯福德等地,至年底占領愛爾蘭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1650年春,英軍又占領芒斯特和基爾肯尼,但在克朗梅爾遭到愛爾蘭人頑強抵抗,傷亡約2500人。此後,英軍繼續向內地推進,到...
此後150年中愛爾蘭雖然依然有內部的鬥爭,但總地來說比較和平,藝術和文化得到發展。但內部的矛盾引起和加速了亨利二世領導的諾曼人的入侵。盎格魯-諾曼人 盎格魯-諾曼人入侵愛爾蘭是愛爾蘭內部兩個小國王之間因為戰爭的結果。戰敗的那個國王逃到英格蘭,後來逃到法國向亨利二世求救,讓亨利二世入侵愛爾蘭。亨利二世寫了...
6世紀以前,愛爾蘭文用的是比較原始的峨迦姆字母;以後,採用了一種以拉丁文為基礎的新字母,便利了寫作,所以從6至12世紀之間,大量口頭流傳的故事和詩歌得以用書面的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奪牛長征記》是一部規模巨大的史詩,它敘述了西部一省的人對厄爾斯特即北愛爾蘭的入侵,目的在奪取一頭棕色公牛。經過激烈戰鬥...
克朗梅耳戰役 克朗梅耳戰役,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時的一次戰役。克倫威爾侵占愛爾蘭東南沿海後,繼續向愛爾蘭內地侵犯。1650年5月9日,英軍進攻克朗梅耳城,10餘日未能攻克, 反被愛爾蘭軍隊採取誘敵深入策略殲滅1000餘人。損失之慘重是克倫威爾軍事生涯中空前的。
德羅赫達戰役 德羅赫達戰役,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時的一次戰鬥。克倫威爾侵占都柏林後,1649年9月3日向北包圍愛爾蘭沿海要塞德羅赫達,9月11日攻占要塞。克倫威爾聲稱為“討還血債”,凡手中拿武器者格殺勿論。兩天中,愛爾蘭3500平民慘遭殺害,僥倖未死者被運往西印度群島當奴隸。
韋克斯福德戰役 韋克斯福德戰役,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時的一次戰鬥。克倫威爾侵占德羅赫達後,1649年9月率軍南下,進犯另一愛爾蘭沿海城市韋克斯福德。該城遭到英軍毀滅。英軍在大街上和廣場殺死居民2000餘人。到1649年底,愛爾蘭的整個東部和東南沿海被英軍侵占。
韋克斯福德大屠殺 韋克斯福德大屠殺,英國克倫威爾征服愛爾蘭過程中的屠殺事件。1649年10月,克倫威爾率兵自德羅赫達要塞南下,11日攻入韋克斯福德(Wexford)城內,在大街和廣場實行大屠殺,數日之內有二千人被殺。
諾克納諾斯戰役 諾克納諾斯戰役,克倫威爾征服愛爾蘭過程中的一次戰役。1647年11月13日,在坎特克附近的諾克納諾斯,英國殖民當局芒斯特省英奇昆伯爵率領英格蘭和蘇格蘭軍隊與愛爾蘭塔富勳爵率領的天主教軍隊展開激戰,愛爾蘭軍雖被消滅,英格蘭、蘇格蘭軍隊也遭到巨大傷亡。
丹根山戰役 丹根山戰役,英國鎮壓愛爾蘭民族起義的一次戰鬥。1647年,克倫威爾派遣麥可·瓊斯上校率領8000名軍隊開赴愛爾蘭,進駐都柏林。愛爾蘭起義軍在普雷斯頓指揮下進攻都柏林,但在丹根山遭到英軍堵截,5000餘人遭到血腥屠殺。瓊斯的勝利,為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掃清了道路。
斯卡里夫霍利斯戰役 斯卡里夫霍利斯戰役,克倫威爾侵略愛爾蘭戰爭中最後一次決定性戰役。1651年6月,英軍在查理·庫特爵士率領下, 在累特肯尼附近的斯卡里夫霍利斯打敗愛爾蘭厄爾斯特軍隊。戰鬥結束後,英軍進行了野蠻的屠殺。
韋克斯福德之戰 韋克斯福德之戰,克倫威爾征戰愛爾蘭期間的一次戰鬥。1649年10月11日,克倫威爾率領國會派軍隊1萬人攻打並奪取愛爾蘭和英格蘭王黨軍隊守衛的韋克斯福德。守軍大部被殺,該城遭洗劫。
12月16日,克倫威爾就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護國主。英國由共和制變成護國主制。1655年4月,克倫威爾把全國劃分為11個軍事行政區,各派一名高級軍官擔任總督,擁有統率民兵、管理行政、徵稅、治安等大權。克倫威爾對內承認土地權屬於地主,保留教會什一稅,保護地主圈占的土地;對外積極侵略擴張,對西班牙發動戰爭,...
拉斯米內斯之戰 拉斯米內斯之戰,克倫威爾征戰愛爾蘭期間,瓊斯上校率領駐守都柏林的國會軍與奧蒙德侯爵率領的保王軍於1649年8月2日在拉斯米內斯進行的一次戰鬥。經激戰,保王軍被徹底擊敗,傷亡4000人,被俘2000人,損失所有火炮。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壓力下,以議會和軍隊的名義處死國王。5月,宣布英國為共和國。克倫威爾為了鞏固有錢階層的專政,對內他一方面擊退王黨分子的復辟活動,一方面又鎮壓了民主派平等派和無地、少地農民的掘地派運動。在國外,他把侵略矛頭指向愛爾蘭,同時兼併蘇格蘭。1649年8月,他率軍鎮壓愛爾蘭人民起義。
護國主制度的實質就是軍事獨裁,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國務委員會的41名委員全部是他的親信,為保持穩定,克倫威爾乾脆把全國劃分為11個軍管區,各由一位少將擔任行政長官。克倫威爾自稱公民,部下稱呼他為“殿下”(英語:Imperial Highness)。當上護國公的克倫威爾鼓勵重商主義並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把蘇格蘭和愛爾蘭...
內戰以後,克倫威爾成為英國事實上的獨裁者,稱“護國公”(Lord Protector),他辦了兩件事,一是侵略並掃平愛爾蘭,二是重新開始介入歐洲大陸事務,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跟新獨立的(也是新教國家) 荷蘭打了“第一次荷蘭戰爭”(1652-1654年),主要是海戰,以英國勝利而告終。跟克倫威爾的護國政府相對,流亡的斯圖亞特王朝...
巴戈特臘思戰役,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的一次戰鬥。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被處死後,其子妄圖利用愛爾蘭作為復辟基地,任命前總督奧蒙德繼續擔任總督,返回愛爾蘭,試圖重占都柏林。同年8月,奧蒙德在巴戈特臘思戰役中被克倫威爾的部將麥可·瓊斯打敗。8月15日,克倫威爾以“愛爾蘭總督和統帥”身份進入都柏林。
法國於1672年入侵荷蘭(法荷戰爭),造成荷蘭的“災難年(Rampjaar)”。荷蘭以決堤防止法軍占領阿姆斯特丹,並且與西班牙結盟迫使法國撤兵。英國於同時攻打荷蘭,但是荷蘭於四次海戰均獲得勝利,英國遂被迫停戰。後來英王更在國會的壓力下,與荷蘭簽訂和約,兩國協商:英國得到荷蘭部分的殖民地與貿易特權,但必須給予荷蘭...
1649—1659年,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和蘇格蘭取得重大勝利,愛爾蘭和蘇格蘭實際上已併入英國,英國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大大加強。同時,國內的相對穩定也使英國獲得了調整外交政策的最佳時機。尤為重要的是,此時克倫威爾擁有了與荷蘭相對抗的有效工具:一支強大的海軍。英國海軍戰艦從1649年的39艘猛增至1651年的80艘,其中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