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俄村位於山西省呂梁地區孝義市陽泉曲鎮西北部山區,是一個具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該村始建於元明之際,當時侯、劉兩姓分別從汾陽縣於蘭村(玉蘭)、白石村,交城縣柏林村而遷來,現姓氏分布以侯、劉兩姓為主,另有任姓、付姓。村內區域分為前村、後村,又分有寨則、北以溝、麥尖溝、榆崖等區域名,據記載,解放前原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駐地、中共孝義縣委、孝義縣政府機關三區駐地。全村共有666戶,2300人,耕地面積87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俄村
- 外文名:kee
- 地理位置:山西省呂梁地區孝義市陽泉曲鎮
- 總人口:2300人
- 總耕地面積:870畝
- 建設工程:原孝義鋁礦一期採區
- 戶人:666戶
- 村落:明期古村落
- 姓氏分布:侯、劉、任、付
- 管轄隸屬:陽泉曲鎮政府
- 治安分管:陽泉曲鎮派出所
- 飲水來源:井水
- 路面情況:路面未硬化,有坑窪,交通不便
- 公交線路:鄉鎮公交16路 汽車站-鋁礦二期
- 經濟農作物:玉米 黃豆 高粱 核桃 紅薯 土豆
- 醫療餐飲:小藥店 小餐館
- 空氣品質:優
地理概述,祖先腳步,村名由來,古建廟跡,村志民謠,革命腳步,發展進程,
地理概述
克俄村位於孝義市西部山區,坐北朝南,距孝義城約30公里,西20公里與交口縣接壤。周邊村落-東有下莊、上塢頭、趙家峪村,南有魏南莊、段封,西有窯上、春塔村,北有南陽、嶺上、卜家沿。
原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孝義鋁礦一期工程採礦場所在地,曾為國家建設做出過巨大貢獻。
克俄村
祖先腳步
據史料記載,侯氏始祖文祥,胞第文勝,汾陽於蘭(玉蘭)人。明初天下大移民,萬民齊集洪洞大槐樹,侯氏兄弟和表弟劉大益同攜家室遷至孝義西山密林處。他們搭草棚、掘土窯棲身;采野果和野物為食。侯姓居“寨則”,劉姓居西頭。合力開荒,壘石造田:辛勤養殖,發展家畜。艱苦創業經受了大旱、大風、大澇等自然給的無情災難;承受了各種野獸殘酷侵犯的傷害。但頑強是先祖的天性,勤奮是他們的本能。兩家團結互助,勤誠合作,用山貨和編織品換回棉花、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逐漸實現了老幼有布衣,家家有糧食的溫飽生活。
侯、劉先祖賢智有德,可喜兩姓人丁興旺,且男丁最多。代代存滿勤勞遺秉。到明永樂末兩姓合計已達六十餘口。居舍迅速擴大相接。原先杳無人煙的荒溝,七十餘年已成人歡馬叫攘茂輝曠的規模山莊。
村名由來
明朝朱棣年,先人侯公福、劉福享合作營商。把醋溜汁,丹丹;核桃等當地土特產用騾馬馱至大同、內蒙一帶換取毛皮、麻繩、草藥,回本地銷售。他們吃苦辛勞,經營有方,生意直做到烏蘇里和沙俄南域。一次,他們馱帶貨物返到半路時,俄邊一群土匪從後追來實施搶竊。二先祖勢單無助被殺,馬匹貨物被裹夾而去。兩姓老幼切齒痛恨俄匪。為永記殺親之仇、激發後人雪恨之毅,即把村莊命名為“克俄”。但回天無力,時過境遷,報仇雪恨漸漸被遺忘。只有“克俄”村名沿用至今。
古建廟跡
真武廟(原貌完整率65%)、呂祖廟(原貌完整率25%)。
村志民謠
八角梁下鳳凰頭,
地肥水美龍道溝,
吉氣常貫寨則梁,
甘甜泳泉北以溝,
大河如龍繞村游,
群山拱照出王侯。
革命腳步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舊址位於呂梁市孝義市陽泉曲鎮克俄村。
1938年2月下旬,八路軍第115師開赴大寧、蒲縣等地迂迴對日作戰,取得了午城、井溝大捷之後,由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率部轉回孝義,師部駐陽泉曲鎮碾頭村,師政治部駐該鎮克俄村一戶名為大宅子的院子裡。343旅旅部駐石像(現石踐)村,所部685團(團長楊得志)活動於杜村、下堡、南榆苑、禪房頭、下駐濮一帶;686團(團長楊勇)活動乾杜村、下堡、南榆苑、汾(陽)孝(義)邊山一帶;補充團(即684團,團長鄧克明)活動於兌九峪一帶。
其間,115師在孝義大量擴軍,依靠補充兵源組建了684團,因而被孝義人稱之為補充團。此後一段時間,115師主力在汾(陽)離(石)公路三戰大捷,威名遠播,開闢並有力地保衛了晉西南抗日根據地。
1938年2月,115師政治部在克俄村培訓了中共孝義縣委、孝義縣抗日民主政府組建的犧盟孝義工作隊。
1938年6月,孝義縣抗日民主政府組建了孝義縣民族革命初級大學(簡稱孝義民大)。115師政治部派郭少川、樊鵬飛到“孝義民大”任指導員。
同年10月,繼8月底115師一部奉命開赴山東後,685團(團長彭明治)也在農曆中秋節後離開孝義東進山東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11月初,115師師部、師政治部也離開孝義,轉移到靈石縣雙池鎮一帶。不久開赴山東指揮部隊對日作戰。
克俄村1937年時,只有640餘口人,參加八路軍、山西新軍決死隊及地方抗日政權、抗日團體等抗日工作的就有64人。現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舊址為當地居民居住場所。
該舊址建築面積547.8平方米,院落整體布局較為完整,各建築主體結構基本穩同,但牆體風化、酥鹼嚴重,牆皮空鼓。(資料來源:中共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
解放前克俄村曾為中共孝義縣委、孝義縣政府機關的三區駐地。
抗戰勝利後,於1945年9月,中共孝義縣委在中共晉綏七地委領導下回到孝義,進駐四區小景村,打響了“擴大解放區,縮小敵占區,收復孝義”的戰鬥,在解放了的村莊著手基層黨組織的恢復和組建工作。由於當時工作流動性很強,中共孝義縣委機關在1948年孝義全境解放前,先後駐孝義四區東小景、西小景、三區克俄。
1947年1月,孝義在汾孝戰役中第一次獲得解放,3月又失守,直到1948年7月,孝義在晉中戰役中全境解放。中共孝義縣委、孝義縣政府機關,由駐地三區克俄村遷到了孝義縣城辦公。
發展進程
1973年起至1995年,孝義鋁礦以極其低廉的地價,先後將全村沿河套的1300畝上等溝平地徵用,經孝義鋁礦30多年的開採後,留給村裡的是採過礦的深坑和超過原有山高的排渣場,裸露在外的生土層和岩石塊上寸草不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
1995年左右村集體當初的煤礦到最後消失的沒有一個村部企業,集體經濟沒有分文收入,人們找不到合適的就業門路,由於缺乏現代化採礦設備,長期進行人工坑洞的挖采。
2000年左右,勘探發現村內大面積耕地地下,均有礦脈,無數村民自行開採,並大量僱傭外來務工人員,在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下,農村治安狀況也不容樂觀。
2006年起,克俄村曾規劃在原來400餘畝的廢棄採礦場上新建一個一流的、現代化的、功能齊全的集鎮式新農村,同時將先前村村通工程新鋪的柏油馬路填埋毀壞,並承諾重新規劃新鋪道路。
2008年國家政策變動,新農村建設工程擱淺。直至今日,一排排未蓋好的住宅至今坐落在村東頭的工地上,目前唯一啟用的就是當初首先建造的國小,而每一個上學的孩子上學,都需要徒步走很長的路或家長護送才可以往返就學,學校周圍的荒蕪,不由得為學生的就學安全擔憂。被毀的道路卻遲遲沒人修復。
2010年,由於多數村民質疑新農村建設的情況,並且開發商的工程擱淺許久,時任克俄村村委主任侯光章自殺身亡。之後的關於新農村的建設問題,很多當時的責任與糾紛,都被相關其它負責人推到了一個已經死亡的人身上。
2014年中旬,村委會對村內各街道小路進行了硬化施工,取得村民一致認可。但村村通路燈的工程沒有完善,村民有些許遺憾。年末 克俄村 新一屆村委上任 期待新的改革發展思路及創業模式的改變。截止2016年底,多數村民多次向各級領導反映新農村建設的荒廢問題,無人主動問津,沒有人站出來合理化解決這個很棘手的問題。
2016年底,市政規劃2017年對村內馬路進行重新鋪設,至南陽、下堡、陽泉曲方向三條要道。
2017年年初,村集體規劃將村東30畝窪地進行資源開採,用以扶持村內經濟復甦,進行前期工程。此次開採範圍涉及到拆除部分居民住房,面臨合理解決,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