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霧山馬鈴苣苔

光霧山馬鈴苣苔,學名:Oreocharis guangwushanensis Z.L.Li & Xin Hong,為苦苣苔科、馬鈴苣苔屬植物。為中國四川省特有物種。該物種於2022年作為新物種發表於《PhytoKeys》。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保護現狀,物種區別,

植物學史

光霧山馬鈴苣苔,為中國學者Zheng-Long Li、Hai-Jun Ma、Zheng-Rong Ye於2020年7月在光霧山自然保護區進行植物多樣性調查時發現了該植物,洪欣最初錯誤認為其為金盞苣苔,但在查閱資料和標本比對後,於2022年作為新物種命名並發表於《PhytoKeys》。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基部,螺旋狀排列;葉柄2-10厘米長,密被棕色柔毛和短柔毛;葉面厚草本,長圓形到披針形,4-8厘米×1.6-5厘米,基部稍不對稱,楔形到圓形,邊緣有鋸齒,先端鈍到銳尖,正面凹,深綠色,密被棕色短柔毛;突出的背面,淡綠色,密被短柔毛,疏生鏽褐色的長柔毛;約5-6對側脈在每一邊的中脈。聚傘花序1-3,腋生,對花,1-3枝,1-3(-8)花;花序梗長4-10厘米,密被銹的具腺被微柔毛和疏生糙毛;苞片2,對生,披針形,約4 × 0.9毫米,密被棕色柔毛。花梗1.5-5厘米長,密被銹褐色柔毛和短柔毛。花萼5淺裂至基部,狹披針形,先端銳尖,約5 × 0.9毫米,外部棕色具棕色糙伏毛毛被,內部綠色,棕色具柔毛,最密生於邊緣。花冠,粉紅色,長1.8-2.6厘米,密被腺短柔毛在兩側;筒形,喉部縮窄,略向上彎曲,長9-14毫米,口部直徑3毫米;四肢明顯2唇;正面唇2淺裂到或在中間以上,裂片2毫米長,先端近圓形,向左和向右彎曲,紅色條紋在兩個融合的上部裂片的中間;背面唇3淺裂到基部,裂片長6毫米,長圓形,在裂片的中間具一紅線。雄蕊4,成對,無毛,貼生於花冠基部以上約1-2毫米;花絲長5-7毫米,頂部強烈扭曲和彎曲,彎曲近270°,鉤狀,基部具白色腺體,前對花絲長5-6毫米,後對花絲長6-7毫米。花葯黃色,長約0.8毫米,被它們的整個正面融合。雄蕊1,線形,長約3毫米,頂部稍增大,貼生於花冠基部以上約2毫米;花盤環狀,約1.5毫米高,具瓣緣。雌蕊成熟長約6-7毫米,在開花時未成熟長約4.5毫米,子房線狀長圓形,2毫米長,紅棕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花柱在雌蕊成熟時長約1毫米,密被柔毛。成熟柱頭具2裂片約0.6毫米長,淡綠色;蒴果棕紅色,約2-2.5厘米× 0.2-0.3厘米,疏生短柔毛,狹長圓形。
花期五月至七月,結果期六月至八月。

分布範圍

光霧山馬鈴苣苔為中國四川省特有物種,分布於光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

生長環境

光霧山馬鈴苣苔生長於河流旁的石灰岩懸崖上。光霧山自然保護區的平均氣溫為16.2℃,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200毫米。光霧山馬鈴苣苔所生長的森林為季風常綠闊葉林

保護現狀

光霧山馬鈴苣苔僅在模式地觀察到。經過兩年的仔細調查,只發現了兩個小種群。它們相距不到200米。在4平方公里(AOO)範圍內共發現200餘個成熟個體。
其中一個不超過40顆的種群生長在海拔1124米的公路附近的一塊巨石上;另一種群生長在在海拔988米的石灰岩壁上,河邊,靠近光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風景區。
這兩個種群的地點都很容易到達,而且經常有遊客經過,因此,個體的數量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人類活動,如道路擴建和其他建築建設,可能會干擾或改變自然棲息地。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類別和標準(IUCN 2019),新物種暫時被評估為極度瀕危[CR B2ab(iii)]。

物種區別

光霧山馬鈴苣苔在形態上類似於融安直瓣苣苔網紋馬鈴苣苔。光霧山馬鈴苣苔在特徵上與融安直瓣苣苔相似,但與融安直瓣苣苔的不同之處是:正面唇瓣在中部或中部以上2裂(相對於近基部淺裂),子房具白色短柔毛(相對於無毛),花葯成對(相對於無花葯),筒部較短(9-14毫米比20毫米),雌蕊較短(5毫米比12 - 15毫米),花絲在頂部強烈扭曲和彎曲(相對於線狀,直)。光霧山馬鈴苣苔在習性、花筒和花萼形狀上與網紋馬鈴苣苔相似,但不同之處是其粉紅色的枝(相對於具有紫色條紋的枝)、花絲強烈扭曲和頂部彎曲(相對於線狀、直狀)、花葯成對(相對於無花葯)、子房具白色短柔毛(相對於腺柔毛)和較短的雌蕊(5毫米對10-12毫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