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生物感測器與傳統電化學生物感測器相比,具有不受電磁干擾、耐酸鹼腐蝕、不需要參比感測器以及探頭結構可微型化等優點,因此受到青睞。根據感測器的信號轉換方式,目前研究較多的光纖生物感測器為光纖倏逝波感測器、表面電漿共振感測器(SPR)、螢光猝滅感測器和光纖光柵感測器,但都存在著製作複雜、成本高的問題。除光柵型光纖感測器以外,其他幾種均為光強探測型感測器,容易受到光源、光纖連線損耗等方面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纖生物感測器
- 外文名:Fiber optic biosensor
光纖生物感測器原理及特點
免標記生物感測器
免標記生物感測器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分為:表面電漿諧振腔生物感測器、光學諧振腔生物感測器、光子晶體生物感測器和光纖生物感測器等。免標記光纖生物感測器是免標記生物感測器家族中的重要一員,是光纖技術與生物技術結合的產物。由於光纖感測器具有靈敏度高、結構簡單、不易受電磁干擾等其它器件所不具備的優點,而免標記的生物檢測方法又可以將生物化學反應直接轉變為可測信號,不需要加入標記物,測試過程簡單直接,因此免標記光纖感測器已經成為生物感測器研究的重要方向。
免標記生物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光纖生物感測器的研究現狀
目前得到廣泛研究的免標記光纖生物感測器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以分為: 光纖表面電漿共振生物感測器、光纖倏逝波生物感測器和光纖光柵生物感測器等。
1 光纖表面電漿共振生物感測器
光纖表面電漿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生物感測器主要是基於光纖表面電漿共振感測原理, 通過探測光纖表面倏逝場區內折射率的變化來分析被測生物分子的特性。當倏逝場的區域內生物分子發生識別反應時, 金屬薄膜表面的折射率會隨之變化從而改變表面波的共振角度。 共振角度變化的幅值取決於倏逝場區的平均有效折射率, 通過檢測這一變數就能夠確定分析物在該區域的結合數量。由於該感測器具有生物樣品無需標記且可實時監測反應動態過程的特點, 特別適於生物分子的檢測以及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
2011 年,該課題組又製作了順磁性材質修飾的納米光纖 SPR 生物感測器,實現堅果過敏源的精確快速檢測。 利用順磁性材料修飾的光纖 SPR感測器對 Ara h1 探測的靈敏度為 0.09 g/mL,比普通的光纖 SPR 感測器的靈敏度 9 g/mL 高了兩個數量級。該感測器能夠在 1.0~2 g/mL 的範圍內線性動態測量,並且能夠重複使用 35 次而不降低感測靈敏度。
2012 年,加納的 Akowuah E K 等理論研究了光子晶體光纖 SPR 生物感測器,利用 HE11和HE11模對生物膜檢測。HE11和 HE11模振幅檢測靈敏度能夠達到 4×10 5 RIU 1和 8×10 5 RIU 1,而波長檢測靈敏度達到 5×10 5 RIU 1和 6×10 5 RIU 1。2013 年,重慶理工大學的劉盛平等研製了一種用於心肌肌鈣蛋白 I (cTn I) 檢測的局域 SPR光纖感測器。 在光纖局部腐蝕掉包層後利用納米銀膜形成 SPR,用葡萄球菌 A 蛋白作為鼠抗人 cTn I的連線體,實現對 cTn I 濃度的檢測。結果表明,當 cTn I 濃度在 20~120 ng/mL 範圍內時,消光峰位移的對數與濃度呈線性關係, 線性係數為 0.9962,利用夾心法能實現 10 ng/mL 的檢測靈敏度。
2 光纖倏逝波生物感測器
光纖倏逝波感測器是基於倏逝波原理工作的,光纖中的倏逝波是光在纖芯與包層間進行全內反射式傳輸時產生的。當光以一定角度入射時,在纖芯與包層的分界面上就會產生全反射, 部分光會垂直於分界面透射至包層中, 但透射波的幅值隨著透射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數衰減, 所以只能存在一段很小的距離,一般在波長量級,這種波就稱之為倏逝波。作為生物感測器使用時,要將感測段的光纖包層去除,當分析物與識別分子發生生化反應時,會被吸附於纖芯表面,從而影響倏逝波的透射深度,這時傳輸光能量就會發生變化,通過檢測傳輸光的特性就能得到被測生物分子的特徵。按照光纖倏逝波生物感測器的結構, 可以將其分為 3 種:第 1 種是直型 (是光纖纖芯直徑),直接剝去光纖的包層,在光纖纖芯固定識別分子, 實現對被測分子的檢測。這種結構中傳輸段和感測段之間由於結構的突然變化會出現模式的不匹配,增加傳輸損耗,從而影響到測量的靈敏度。2010 年,印度 Sai V V R 等人利用 280 nm 的紫外光 LED 作為光源對生物分子進行檢測。將 200 m 直徑的光纖 15~30 cm,中間 5 cm 利用機械方法剝去包層,再用 0.3 m 的拋光紙拋磨端面。 感測部分表面用鉻酸溶液浸泡產生羥基組團,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後置於 115 ℃烤箱中烘乾 2 h,浸入 1%的酒精矽烷溶液將感測區進行矽烷化。 經過化學處理的感測頭在 0.1 mg/mL 的人IgG 抗體溶液中孵化 16 h,再用磷酸鹽緩釋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 沖洗乾淨就製成了生物感測頭。 實驗室中利用該感測器對 50 g/mL的羊抗人 IgG 進行探測, 吸光率能夠達到的最大值為 0.036。第 2 種是錐型, 這種結構可以避免光纖探針結構的突變,纖芯以錐形區過渡至傳輸段。這種結構增加了感測區的面積和倏逝波的透射深度,提高了靈敏度,是目前最常用的一類倏逝波感測器。 2010 年, 伊朗 Mohammad IsmailZibaii 等人通過將單模光纖拉錐的方法測量溶液中大腸桿菌的增長速度。 錐形光纖是用熱拉的方式實現的,光纖的錐腰直徑是 6~7 m,錐形區長度為 3 mm。在光纖的錐區通過塗覆多聚賴氨酸(Poly-L-Lysine, PLL) 來吸附細菌。在適當的條件下當細菌逐漸增長時, 錐區吸附膜層的折射率也在增加,從而影響了倏逝波的穿透率,測量靈敏度達到了 60 E. coli mm 2。第 3 種是 U 型。為了進一步提高探測的靈敏度, 人們通過使感測部分的纖芯發生彎曲的方法來提高倏逝波的透射深度。研究表明, 這種結構比起直型感測器的靈敏度有很大的提高,且隨著彎曲半徑的減小靈敏度迅速增加。但這種結構體積比起前面幾種要大很多,而且製作相對困難,由於彎曲後內外兩面受力不均,光纖也容易折斷。
光纖生物感測器的種類
光纖酶生物感測器用酶作分子識別器,與光纖結合起來,對測試物進行分析,常用的酶有氧化還原酶(如乳酸脫氫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和水解酶(如鹼性磷酸酶、乙酞膽鹼酶等)。根據換能器的能量轉換方式可分為化學發光型、螢光型、生物發光型、光吸收型、指示劑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