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吞,是傣、景頗、佤、阿昌、拉祜、哈尼、德昂等族和克木人的拍擊膜鳴樂器。傣語又稱光禿、光旺。傣語“光”是鼓,“吞”、“禿”均為用拳頭捶擊之意,“旺”為短小,意為短鼓。佤語稱格蘭、耿。拉祜語稱躺。漢族稱象腳鼓,這種是較矮的象腳鼓。廣泛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思茅、臨滄等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吞
- 所指:拍擊膜鳴樂器
- 傣語又稱:光禿、光旺
- 流行地方: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歷史追溯,演奏方法,風俗習慣,形制結構,
歷史追溯
歷史悠久。據朱海鷹《象腳鼓探源》考證,光吞是由緬甸中、南部的一種稱為韻特的鍋演變而來的,緬語稱歐西,意即鍋鼓,其出現年代當為公元8世紀之前。傣族與緬族文化接近,緬鼓奏時多在鼓面粘有糯米飯,這一民俗也為光吞所承繼。
演奏方法
演奏時,挎鼓姿勢和奏法與光亞大致相同,除左右手拍擊外,還配合以拳擊、腕擊、肘擊、右腳踢擊、膝蓋和腳後跟撞擊等。音色明亮。有的還在鼓面中心糊上一層糯米飯或粘上一個小飯糰,用飯糰的大小、厚薄來調節音色和音高。奏者邊奏邊舞,使演奏技巧和舞蹈姿勢融為一體,這就是人們所熟悉的著名的《象腳鼓舞》。舞者身挎光吞,在排和光亞的伴奏下,與奏鑔者互相對舞(一鼓對一鑔),舞姿矯健、變化豐富、技巧高難。尤以甩動鼓尾,更為驚險動人。由於光吞普及傣寨,又在各民族中廣為流傳,僅傣族演奏光吞的節奏變化就有三十多套,故演奏技巧已達爐火純青之境地。傣族地區有比賽光吞的習俗,每逢節日或農閒之時 ,村寨之間、佛寺之間要互相對賽。除要比演奏的節奏、音色變化豐富外,還要賽舞姿的矯健與優美。此外,表演者在鼓聲不斷、節奏不亂、舞步不停、諧韻壓律的對賽過程中,互相用腳對蹬,鋩、鑔也為雙方助威,並有圍觀者的吶喊歡呼,最後以蹬垮對方者為勝,這項活動一直歷久不衰。光吞不單獨使用,每逢民族節日或喜慶場合,以光亞、光吞為主,有鋩、鑔參加的打擊樂合奏,是傣、景頗、佤、德昂等族和克木人歌舞時離不開的伴奏樂器。
風俗習慣
光吞是傣族人民的良交密友,在夏秋季節的勞動之餘、月明之夜,傣家青年男女在院壩上跳起象腳鼓舞,歡快而輕盈的鼓聲,傳遞著愛情的細語,表達出嚮往的激情。在傣族傳統的潑水節里,傣家小伙子敲著象腳鼓盡情歡樂。白天,人們在波光水影間互相追逐、潑水嬉戲,十分熱鬧。到了夜晚,走進任何一個壩子,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傣家人,敲著挎在腰間的象腳鼓,邊唱邊跳,互相串門賀年,預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形制結構
鼓身較光亞矮而粗,但構造相同。鼓身高度因地而異,西雙版納地區的通高62厘米~85 厘米,德宏地區的通高80厘米~100厘米,西盟佤族的通高73厘米~95厘米。鼓面直徑23厘米~28厘米,鼓腰較短、最細處直徑11厘米、鼓尾喇叭口直徑23厘米~3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