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別名
兔唇,狼咽
疾病分類
口腔科
疾病概述
唇裂和常在一個家族中個別出現,可伴有身體其他部分的畸形。一般認為,唇裂的發生是由於中鼻突下端的球狀突與上頜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7周時)融合的結果。而齶裂乃是由於兩側齶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10周時)相互並與鼻中隔融合所致。至於引起未能融合的因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營養、內分泌或感染、創傷等有關。治療必須施行修復手術。唇裂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整形,而齶裂手術是恢復進食和言語的機能,手術必須在適當的年齡旅行,對手術後的遠期效果有決定性意義。一般在1~3歲進行,常需數次手術才能完成,術後應進行語音訓練。
疾病描述
唇裂和齶裂是顏面部常見的先天性畸形。根據國內外統計,約每千個新生嬰兒中有一個患有唇裂或齶裂;男多於女,左側較右側為多。唇裂和齶裂常在一個家屬系統中個別出現,還可伴有身體其他部分的畸形。
症狀體徵
先天性唇裂和齶裂畸形。
疾病病因
胚胎髮育與唇齶裂的發生 胎兒發育到第3周時,頭端原始口腔的周圍形成五個突起,上方正中為不成對的額鼻突,其下方兩側為二個上頜突,在上頜突的下方兩側為二個下頒突。胎兒發育至第5周時,下頜突在中央部融合而構成下唇及下頜骨。同時,額鼻突伸展至左右上頜突之間,其下端分成一個中鼻突和兩側二個側鼻突。中鼻突在胎兒第6周時又繼續向下伸展,其下端又分成二個球狀突。球狀突與側鼻突間有一凹溝,即為鼻窩;鼻窩將來發育成鼻孔。胎兒發育至第7周時,二個球狀突在中線相互融合,構成上唇的中1/3(唇人中)、鼻小柱及前頜。同時,上頜突已向中線伸展,在上方與側鼻突融合,構成鼻側部及頰部;在下方與球狀突融合,構成上唇兩側的1/3及鼻孔底。中鼻突和上頜突亦同時向口內伸展;中鼻突垂直向後而構成鼻中隔,上頜突在水平方向、向中線而構成兩側齶突。齶突在胎兒第7周時已與前頜融合;至第10周時,左右兩側齶突在中線相互、並與鼻中隔相融合。這時,口腔與左右鼻腔已完全分開。一般認為,唇裂的發生是由於中鼻突下端的球狀突與上頜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7周時)融合的結果,至於引起未能融合的因素,至今尚不確知,可能與遺傳、營養、內分泌或感染、創傷等有關。
病理生理
胚胎髮育與唇齶裂的發生 胎兒發育到第3周時,頭端原始口腔的周圍形成五個突起,上方正中為不成對的額鼻突,其下方兩側為二個上頜突,在上頜突的下方兩側為二個下頒突。胎兒發育至第5周時,下頜突在中央部融合而構成下唇及下頜骨。同時,額鼻突伸展至左右上頜突之間,其下端分成一個中鼻突和兩側二個側鼻突。中鼻突在胎兒第6周時又繼續向下伸展,其下端又分成二個球狀突。球狀突與側鼻突間有一凹溝,即為鼻窩;鼻窩將來發育成鼻孔。胎兒發育至第7周時,二個球狀突在中線相互融合,構成上唇的中1/3(唇人中)、鼻小柱及前頜。同時,上頜突已向中線伸展,在上方與側鼻突融合,構成鼻側部及頰部;在下方與球狀突融合,構成上唇兩側的1/3及鼻孔底。中鼻突和上頜突亦同時向口內伸展;中鼻突垂直向後而構成鼻中隔,上頜突在水平方向、向中線而構成兩側齶突。齶突在胎兒第7周時已與前頜融合;至第10周時,左右兩側齶突在中線相互、並與鼻中隔相融合。這時,口腔與左右鼻腔已完全分開。 一般認為,唇裂的發生是由於中鼻突下端的球狀突與上頜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7周時)融合的結果,齶裂乃是由於兩側齶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10周時)相互、並與鼻中隔融合所致。至於引起未能融合的因素,至今尚不確知,可能與遺傳、營養、內分泌或感染、創傷等有關。
分類 唇裂和齶裂有單側的和雙側的,有不完全的和完全的。唇裂可以和各種程度不同的齶裂同時存在;而齶裂也可以不伴有唇裂,單獨發生。
臨床上一般可分為下列各種基本類型:
(一)唇裂
1.單側、不完全唇裂 偶伴有鼻的變形。
2.單側、完全唇裂 常與單側、完全(貫通性)齶裂同時存在。鼻小柱和唇人中被面部肌拉向健側,而裂側鼻翼被拉向外側,因而裂側鼻翼變扁、且長,引起鼻的嚴重不對稱。
3.雙側、不完全唇裂 兩側鼻翼略被拉向外側,鼻孔因而輕度變形。
4.雙側、完全唇裂 常與雙側、完全(貫通性)齶裂同時存在,與鼻中隔連線的前部顯著地向前突出。
(二)齶裂
1.懸雍垂裂或軟齶裂。
2.軟、硬辮裂;缺裂的程度各種不同,嚴重的可裂至門齒孔。鼻中隔可與一側齶突相連線。
治療方案
必須行修復手術。唇裂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整形,而在齶裂是恢復飲食和言語的功能。手術必須在適當的年齡施行,這對手術後的遠期效果具有決定性意義。
(一)唇裂的修復 早期手術,效果良好。多數認為嬰兒在出生2-3個月較宜,如果哺乳情況滿意,嬰兒生理性黃疽已消失,體重也恢復到出生時,嬰兒對手術耐受能力有所增強,即可施行修復手術。雙側唇裂手術宜推遲到6個月後施行。尚應顧及患兒健康、營養狀況及氣候條件等。總之,應爭取在1歲以內完成唇裂修復手術。 唇裂修復術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叄角瓣手術和旋轉推進手術,其操作原則都相同,僅切口的設計各異。一般先在缺裂的兩側選定不同的基點,並根據這些基點作切口,將缺裂的邊緣組織切除。然後將上唇翻起,在缺裂兩側的齦唇溝處作鬆弛性切口,並將鼻小柱、鼻翼和整個上唇完全與上頒骨膜分離。這樣,縫合時沒有張力,可使移位的鼻小柱和唇人中回復到正中位置,也可使裂側變形的鼻翼(鼻孔)恢復其正常形狀。最後,根據基點將肌肉、皮膚、黏膜分層縫合。由於這類術式的縫合線成鋸齒形.可以避免因瘢痕攣縮而發生的唇紅上縮(缺口),遠較以往的直線形縫合為佳。
(二)齶裂的修復 手術年齡過早,可阻礙上顱骨的正常發育,使齶部狹窄並縮短.造成上下牙列的咬合發生障礙。相反,如果過遲,往往很難矯正患者的發音。既要恢復 正確發音,也不阻礙上頜骨的正常發育,一般而論:
1.對於懸雍垂裂、軟齶裂或輕度的軟硬齶裂,手術年齡在2-3歲。這些類型的齶裂多不阻礙上顱骨的正常發育。
2.對於嚴重的軟硬齶裂,尤其是完全(貫通性)齶裂,應先在患兒出生5-6個月後修復唇裂和裂側鼻孔底部,而將齶裂手術推遲到4-5歲時,這時,上頜骨已發育到很大程度,手術後不會引起嚴重的齶部變形,而在患兒入學前(足7歲)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矯正其發音。 齶裂手術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利用前後帶蒂的“雙蒂”粘-骨膜瓣。先在齶兩側近牙齦邊緣作鬆弛性切口。並在其後方鑿斷蝶骨的翼鉤,以減輕膊帆張肌(軟齶)的張力。再削開缺裂兩側邊緣,將口側粘-骨膜完全白骨面分離,形成雙蒂粘-骨膜瓣。繼將鼻側黏膜自骨面分離,並橫行剪斷附著在齶骨後緣的腱膜,而使軟膊鬆弛地移向中線。然後,分層縫合鼻側黏膜、肌肉和口側黏膜。利用雙蒂粘-骨膜瓣修復齶裂的缺點,是軟膊長度和活動度不夠,以致軟齶在發音時不能將鼻咽部完全封閉,患兒的發音仍帶有開放性鼻音。第二種手術類型是利用兩塊或四塊“單蒂”的枯—骨膜瓣,這樣縫合後能將軟齶向後椎移,而獲得長而活動的軟齶。 齶裂修復後,應即進行長期耐心的發音和語言訓練。用吹氣、吹管樂器等方法練習軟膊和咽部的肌肉活動,有效地完成齶咽閉合功能。然後按漢語拼音進行發音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