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作為已經成長起來的一代,正在經歷著工作、生活、創業、愛情、婚姻等各種現實。而立之年,工作中的不如意、生活中的煩惱、創業中孤獨和壓力、婚姻與愛情的抉擇……是我們逃不開、躲不掉且經常吐槽的人生必經事,而正是這酸甜苦辣卻向世人宣告我們對夢想的堅持和為理想奮鬥的決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兄弟我的奮鬥
- 作品別名:奮鬥在軟體園的日子
- 創作年代:2011年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曹芳華
內容介紹,作品序言,作品作者,
內容介紹
Part 1初入職場
——那些菜鳥必不可少的經歷
在中國的每一座城市,似乎都有一個軟體園或者創業園,每一個軟體園或者創業園都是年輕人的集中營,廈門也不例外。軟體園就像是在廈門奮鬥的縮影,有的人在這裡創業,有的人在這裡就業;有的人開著賓士悍馬,有的人擠著公車;有的人在這裡這功成名就,有的人在這裡淪為蟻族。
初入職場的我們,除了年輕和激情,一無所有,這就是我們的青春,在搖搖擺擺、跌跌撞撞中思考著我們想要的未來,探尋著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該如何自處。
很多和我一樣的職場菜鳥都以為“年輕就是資本”,其實“年輕有為才是資本”。很多人和我一樣總喜歡抱怨初入職場的種種無奈,而正是這些無奈讓我們一次又一次思考青春的出路及想要的未來。
Part 2創業
——一個讓人躁動的夢想
隨著大學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早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所以從幾年前開始,“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減輕就業壓力”的聲音就不斷出現在各種各樣的媒體和會議上。
如果創業真的是這么容易,那么這個社會一定沒有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鼓勵大學生創業就像讓一個駕校還沒畢業的人去飆高速,這些人基本上還不懂車要怎么開,更不知道在高速公路上出了狀況要怎么辦,所以直白地說,鼓勵大學生去創業基本上等同於鼓勵他們去找死。
但是創業仍是每個年輕人心中一個躁動的夢想,當我們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我們意淫著如果創業或許可以不為工作發愁;當我們工作不順利的時候,我們意淫著如果創業或許可以開心一些;當我們看著乾癟的錢包成為月光族的時候,意淫著如果創業或許可以實現財富自由……
Part 3合夥創業
——小微公司的生存之道
創業可以說是“80後”最熱門的辭彙之一,但是大多數人其實只吃過豬肉並沒有看過豬跑。我們總是從各種媒體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創業成功案例,但是當自己去創業的時候,所面對的現實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兒。
不想去上班是因為不想把僅有的一次生命切碎了進行零售。很多人都懷著一個創業的夢想,但是如果創業能夠如此輕而易舉地成功,那么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那么多懷才不遇的窮人了。
儘管沒有任何一所學校或者任何一位老師可以教你如何創業,但是如果你完整地參與了一次創業,那至少知道創業是怎么一回事。創業和很多事情一樣,從0到1這個過程就是創業的過程,剩下的只是複製。如果沒有參與和體驗過這個從0到1的過程,那么後面再多的努力都只是紙上談兵。
Part 4自立門戶
——創立小而美的IDEAinside
現在談到創業,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性感的商業模式,拿到一大筆的風投,然後計畫著幾年內IPO,似乎拿不到風投的就不叫創業,不能夠上市的公司就是自娛自樂。但是如果我們去看看日本商業史,會發現他們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
所謂的“小而美”就是不在乎公司能做多大,而是規模很小的公司,如果放在中國的市場只是一個工作室或者個體戶,但是他們有自己的商業價值觀和核心競爭力,能夠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地保持生命力。
其實在我的心中,一直想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公司可以沒有很大的辦公室,也可以沒有很多的員工,甚至每年沒有很大的營業額和利潤,但是我們有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Part 5團隊
——屌絲老闆及其精英夥伴
如果就“你認為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隨機採訪10個正在創業的人,大概會有9個人的答案是“團隊”。一個沒有團隊的創業者就像一個只有大腦沒有手足的人,再偉大的想法都得不到落地和執行。
創業本身就是事在人為,有人把企業的“企”字進行分解,得出來新的解釋即“企業無人而止”,因此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首先要有人,其次是應該有合適的人,而且還要有合適的機制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價值。
對於具有創意導向的“小而美”特點的IDEAinside公司來說,如果沒有團隊,所有的目標、願景也只能是意淫,如果沒有很好的機制來激勵每一個人,那么我們也不可能創造出偉大的創意。
Part 6再見理想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理想
本質上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夢想著明天會更好,夢想著理想都會實現,夢想著成為理想中的那個自己。但是現實是如此的硬梆梆,就像《麥兜噹噹伴我心》裡面說的一樣:這是個七彩的世界,這是個晦暗的世界,這是個輕鬆的世界,這是個硬實的世界,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會長大。當我們開心、傷心,當我們希望、失望,都慶幸心裡總有首歌在竄來竄去,撐著撐著,讓硬梆梆的不至硬進心腸,讓軟弱不至倒塌不起。
對於我來說我心裡的這首歌就是對理想的堅持,因為我一直堅信夢想會讓一切變得更理想,未來終究會為我而來。當然,到了30歲這個年齡,必須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只有放開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才能再次見到自己的理想。
· · · · · ·
作品序言
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這幾十年的一生就像一秒鐘相對於一年的長度是一樣的,在人類的歷史上,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就像一粒塵埃相對於這個地球的分量一樣。對於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我們到底該怎么存在?
我們都活得太累,我們的人生好像只有兩個詞組:成功和拼搏。中國的房價破滅了我們這一代青年的夢。我們原本可以很輕鬆的享受戀愛,享受浪漫,可以結伴旅遊,開讀書會,享受青春。但是現在,一畢業,我們卻像箇中年人一樣,為了材米油鹽到處精打細算。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該為什麼而活著?
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現實已經沒有留給我們太多的時間思考我們的理想,當你看著一些同齡人已經功成名就、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作為“被知識改變命運”的一代人,我們該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平衡?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會對自己的現在滿意嗎?你會不會因為自己的一生只為了那些硬邦邦的現實妥協而覺得自己面目可憎?如果人生可以重來,讓你重新選擇一次你的青春,你能夠問心無愧地對自己說“我希望我的人生按照現在的方式重來一遍嗎?”
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熱愛你的熱愛,哪怕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是我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這樣的快樂和幸福或許不是物質可以衡量的。
當我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正是我的摯愛IDEAinside公司要換一個辦公室時候,當時想到廈門的軟體園外找一個自己更為喜歡的辦公室。但是一個團隊成員說:在軟體園更像是奮鬥,聚集了這么多心懷理想的80後,每個人都在為一個更好的未來打拚,這樣的環境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奮鬥。或許換了任何一個地方,或者都沒有像軟體園一樣的奮鬥氣場。
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軟體園就像是廈門奮鬥的縮影,有的人在這裡創業,有的人在這裡就業;有的人開著賓士悍馬,有的人擠著命運的公車。有的人在這裡這功成名就,有的人在這裡淪為蟻族。
奮鬥在軟體園的日子,記錄一個平凡奮鬥者的感悟,青春的激情總要用一段奮鬥來承載,青春的夢想總要有一個載體得以釋放。
年輕的身影折射出奮鬥的青春,星象圖一樣的樓號分布讓不迷路成為不正常現象,吃飯的長龍就像領救濟糧一樣壯觀,外賣的便當就像豬食一樣難以下咽,下班時候的公交站就像春運時候的火車站,公車站的小偷就像是這片奮鬥熱土上的幽靈……這一切都不能泯滅我們青春的激情。
2012年春節之後我開始在廈門本地的一個網站斷斷續續地以《奮鬥在軟體園的日子》連載本書的內容,沒想到一個多月之後點擊超過了10萬。身邊一些朋友建議我把本書出版,當我把本書打算出版的打算發到微博上的時候,不少朋友表示如果出版一定購買一本,甚至用來激勵公司員工。
正因為各種機遇巧合,這本書才得以出版。
出版本書對於我本人來說是一件五味雜陳的事情,首先我很欣喜看到自己的奮鬥歷程以一本書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可以和同齡人和年輕人一起分享我的奮鬥青春;當然目前的我依然還在奮鬥的路上,還有理想、還有希望,還在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打拚,因此這本書也不能像那些講他成功可以複製的書一樣讓你熱血沸騰,畢竟我自己也還沒有成功;當然也不會像機場那些成功學“專家”的書一樣讓你覺得自己活得很失敗,因為他們自身就是成功學的反面教材,既然可以教別人怎么成功,自己為什麼沒有成就一番偉業?
這本是就是一個和你一樣奮鬥在路上的同年人的奮鬥青春感悟,不管你現在過得好不好,在奮鬥的路上,鬱悶、糾結、徘徊都是奮鬥青春的常態,夢想因為奮鬥而偉大,青春因為奮鬥而精彩。如果你即將開始你的奮鬥,或者你正在奮鬥的路上,希望這本是可以給你一些溫暖和力量,或者當做笑話來看。
如果看完本書你重新思考“我的理想是什麼?”找到你的理想,並開始為你的理想無所畏懼地去奮鬥,那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不管永遠有多遠,不管未來會不會來,熱愛你的熱愛,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