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元六五三年至七二九年)字行沖,河南人。生於唐高宗永徽四年,卒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年七十七歲。少孤,養於外祖韋機家。及長,博學,尤通古訓。
基本介紹
- 本名:元澹
- 字號:字行沖
- 所處時代:唐代武周時期和開元時期
- 民族族群:拓跋
- 出生地:河南
- 去世時間:開元十七年
- 主要作品:《群書四錄》《釋疑》《魏典》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深受器重,編族史,明察案行,作疏退隱,逝世,
人物介紹
元澹
舉進士,累遷太常少卿。以系出拓跋,撰魏典三十卷,為後魏編年之史,事詳文簡,學者稱之。開元中,為弘文綰學士,封常山郡公。玄宗自注《孝經》,詔澹為疏,立於學宮。馬懷素集學者續王儉今書七志,褚無量校寫四部書,俱未就而卒。澹總代其職,通撰古今書目,名為《群書四錄》。卒,謚獻。
人物生平
深受器重
元澹考中了進士,累次升遷後做了通事舍人,狄仁傑器重他。元澹曾對狄仁傑說:“下級對於上級來說,就像以備不時之需用的積蓄,富裕人家的儲備,有眾多肉類以供應各種膳食佳肴,有多種藥物以防治疾病的發生。我想,您門下的賓客中,可以充當美味佳肴的已經很多了,希望您能讓我做一劑藥,可以嗎?”狄仁傑笑著說:“您正是我藥箱中的藥品石針,不可一日沒有啊。”
編族史
景雲年間,被授予太常少卿的官職。元行沖因為族系出自拓跋,對沒有本族的編年史很遺憾,於是撰寫了《魏典》三十篇,敘事詳細,語言簡約,當時的人們都推崇它。當初,魏明帝時,有人挖古墓找到了一個銅器,樣子像琵琶,但外形正圓,沒有人能分辨出是什麼。元行沖說:“這是阮鹹所製作的樂器。”(明帝)讓人用木頭仿製了一個,安上弦,演奏起來(果然)聲音清亮、典雅,樂家於是把這種樂器稱為“阮鹹”。
明察案行
開元初年,(元澹)離開京城擔任岐州刺史,兼任關內按察使。他認為自己是一介書生,沒有監察彈劾的才能,堅決推辭。後來進入京城擔任右散騎常侍、東都副留守。嗣彭王之子李志謙因為仇人告發謀反,經嚴刑拷打就承認了強加給自己的罪行,株連了數十人。元行沖審查後知道他們是被冤枉的,就上奏摺請求寬恕他們。四次升遷至大理卿,不喜歡法家,於是堅決推辭所做的官,改任左散騎常侍。後來又擔任檢校集賢,兩次升遷擔任太子賓客、弘文館學士。
作疏退隱
先前,馬懷素撰寫書志,褚無量校刊四部書使之純正,可是事業沒有完成,兩人就相繼去世。皇上下詔命令元行沖代替完成。唐玄宗親自為《孝經》寫注,下詔讓元行沖為《孝經》作疏,後來他的著作被列入當時的必修教材。一開始的時候,魏光乘曾把魏徵撰寫的《類禮》列為經書,玄宗讓元行沖與眾多儒生為之作疏,想要把它作為學校的教材,於是就讓國子博士范行恭、四門助教施敬本收集、修改、整理為五十篇,獻給皇上。在這時右丞相張說獻言說:“戴聖所寫的《禮記》,已經流行千年,向來與經書並列,不可廢棄。魏孫炎當初憑藉原有的《禮記》摘錄同類的編成一書,如同抄襲,諸儒都指責他。到了魏徵另外加以整理編排,現在又要為它作注,這樣的書恐怕不可用。”皇帝認為他說得對,因此這本書留在宮中沒有拿出來。元行沖猜想眾儒士離間自己,於是寫了文章為自己辯解,名叫《釋疑》。不久請求告老還鄉。
逝世
開元十七年去世,享年七十七,被追贈為禮部尚書,諡號是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