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烽火》是騰龍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17K小說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末烽火
- 作者:騰龍
- 連載平台:17K小說網
《元末烽火》是騰龍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17K小說網。
《元末烽火》是騰龍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17K小說網。作品簡介一個聰明帶著自大狂的特種兵被情敵轟到元朝末年去,用名岱欽,一開始就得到奇怪的護送工作,並因為他的奇思妙想而捲入權貴之間的情場鬥爭中,於是,他為了保護自己,既當...
元末農民戰爭綿延達十八年之久,起義烽火遍及全國,參加起義的各族人民達數百萬,其活動地區不僅包括了內地各省區,同時也波及到了塞外的西北、東北和西南等各邊陲地帶,其範圍之廣,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封建統治階級為了鎮壓這次農民革命運動,使盡了反革命兩手:一方面出動反動軍隊屠殺革命農民;另一方面則用腐蝕拉...
烽火台又稱烽堠,俗稱煙樓、燎台、炮台、應急台、煙墩。古代邊防修築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寧衛,遇敵入侵,則以烽燧報警。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遺蹟,分布較廣,這些烽堠歷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自元末始,倭寇屢為患,台州沿海的許多島嶼和村寨,逐成為倭寇掠奪入侵的立足點,海岸地帶也就成為倭寇登入、流竄、...
《烽火笑連城》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網路小說,作者是早慢熊。內容簡介 元末,亂世的烈火以九州為銅爐,以世人為薪禾熊熊燃燒。 萬千生靈在這亂世之火中焚化。 亂世的英雄們揮舞著手中的利劍,踐踏著、廝殺著。 彎弓射鵰的黃金一族終於走上了毀滅的末路,天道好還,中華有必申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壓...
隨後,各地反元起義軍紛紛回響,芝麻李、趙均用(一作趙君用)攻占徐州,布王三占鄧州、郭子興克濠州。一時之間各地起義,勢如暴風驟雨、南北呼應,起義烽火很快燃成了一片,弄得元廷措手不及,防不勝防。起義軍每到一地,殺貪官除惡霸,開倉賑濟災民,對百姓秋毫無犯,得到人民熱烈擁護。為了團結各地義軍,粉碎...
烽火台又稱烽堠,俗稱煙樓、燎台、炮台、應急台、煙墩。古代邊防修築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寧衛,遇敵入侵,則以烽燧報警。至今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遺蹟,分布較廣,這些烽堠歷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發展歷史 自元末始,倭寇屢為患,台州沿海的許多島嶼和村寨,逐成為倭寇掠奪入侵的立足點,海岸地帶也就成為倭寇...
明臨海烽火台又稱烽堠,俗稱煙樓、燎台、炮台、應急台、煙墩。古代邊防修築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寧衛,遇敵入侵,則以烽燧報警。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遺蹟,分布較廣,這些烽堠歷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人文歷史 自元末始,倭寇屢為患,台州沿海的許多島嶼和村寨,逐成為倭寇掠奪入侵的立足點,海岸地帶也就成為...
劉福通(1321年—1366年),潁州(今安徽阜陽界首市)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韓山童、劉福通聚眾三千人在界首市白鹿莊,對眾人宣稱韓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之主,劉福通則是劉光世後裔,相約起義,後因事泄,韓山童被捕遇難,劉福通遂於1351年五月在潁州率眾起義,迅速攻克潁州城,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
東西魏爭鋒以及西魏平梁——烽火連天萬戶侯 第三節 北朝時期北方的時代特點——胡漢雜糅大融合 第十二章 興勃亡忽——隋朝崛起真相 第十三章 誰亡大隋——唐朝崛起真相 第十四章 唐末變亂——五代十國崛起真相 第十五章 武人奪權——北宋崛起真相 第十六章 金戈鐵馬——元朝崛起真相 第十七章 元末烽火——...
元末烽火 帝國日落 煤山孤魂:明朝覆亡真相 明初盛世 萬曆衰敗 崇禎受命 回天乏術 鐵騎入關 晚明悲歌 天朝日落:清朝覆亡真相 盛世危機 城下之盟 辛酉政變 風雨飄搖 救亡圖存 辛亥革命 後記 附錄:參考書目總匯 作者簡介 彭勇,男,漢族,1970年正月生,河南夏邑人,教授,學校本科教學“十佳教師”,寶鋼優秀教師(...
2、元末烽火 15 3、逐鹿江南 16 4、北定中原 18 第二節 明初皇權的加強 21 1、胡惟庸案:行政權的集中 21 2、藍玉案:對軍權的控制 24 3、空印案和郭桓案:整頓經濟秩序 26 4、“文字獄”:強化思想控制 28 第三節 發展經濟的舉措 31 1、屯田的普遍推行 31 2、恢復和發展經濟 35 第二章 永樂朝的...
烽火台又稱烽堠,俗稱煙樓、燎台、炮台、應急台、煙墩。古代邊防修築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寧衛,遇敵入侵,則以烽燧報警。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遺蹟,分布較廣,這些烽堠歷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自元末始,倭寇屢為患,台州沿海的許多島嶼和村寨,逐成為倭寇掠奪入侵的立足點,海岸地帶也就成為倭寇登入、流竄、...
故事的開頭要從元末開始,據說在元末群雄爭霸的烽火中,安徽壽州人莫得投奔朱元璋,後在隨軍征戰中屢建功勳,被明王朝冊封為西寧衛世襲指揮,坐鎮西寧。後其子莫雲繼任此職,並因功再加封指揮同知。由於爵位是世襲的,所以莫氏後人即在今莫家街一帶建起私邸,並在私邸附近建了莫氏宗祠,人們稱其為“莫家寺”。寺...
《澶州行》是元末明初詩人劉炳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澶州城頭河水渾,南城北城如虎蹲。當年遼師犯幾甸,烽火照夜驚邊塵。廟堂大臣惟肉食,幸南幸北俱身利。臣瓊歷練老知兵,臣準忠肝陳讜議。九關半夜一雞鳴,大駕南征詔書出。虎臣武將爭駿奔,龍旌豹尾如星屯。六軍野宿犯霜雪,萬乘露次昭風雲。金節翠支光...
《送於子實辟淮閫掾》是元末明初王逢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淮海風高急鼓鼙,潁州烽火照淮西。餱粻幾道通流馬,樓櫓重城望火雞。星入夜寒芒角動,地連秋暝瘴氛低。君今掉鞅元戎幕,肯慰流亡父老啼 。 作者簡介 王逢(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台臣薦之,...
《憶王氏兄弟》是元末明初詩人李延興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大野荒寒起夕陰,殘蟬幽咽亂清砧。虛庭宿露蒼苔滑,遠道秋風黃葉深。烽火未收三月信,田園空負百年心。多情好是西城月,時向愁邊照苦吟。作者簡介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
《讀謝太皇詔稿》是元末明初王逢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半壁星河兩鬢絲,月華長照素簾垂。衣冠在野收亡命,烽火連營倒義旗。天地晝昏憂社稷,江淮春漲泣孤嫠。十行哀詔無多字,落葉虛窗萬古思 。 作者簡介 王逢(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台臣薦之,稱疾辭...
2、體驗革命雄風。辛亥革命勝利100周年了,這裡也作為革命聖地而備受推崇,體驗當年革命場景:首義烽火雕塑、辛亥革命碑林……都歷歷在目,非常值得體會。3、登高望遠之所。這裡目前仍然是武昌的一處高地,也是具有登高望遠的重大價值。站在這裡,遠處的山水悠然。整體規劃 辛亥百年紀念時,武昌古城城牆百年前原貌將再現...
詩首聯點明作者立身於百戰之地,沿山布列的古老營壘相繼點燃了烽火,它們連成一片,燒紅了半邊天,描寫了激戰後的戰場情景;新築的城仿佛搖搖欲墜,因為陣陣雷鳴般的號角聲在震撼著大地,表明元軍雖遭失敗,但元氣未傷,仍在激烈反撲。“新城”暗示此地最近就有過拉鋸式的爭奪,城池隨壞隨築。此聯開首即點出“...
《讀靖康遺事》是元末明初詩人甘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杜鵑啼老洛城東,烽火郊畿縱犬戎。廟略合收淝水捷,虜盟誰定渭橋功。銅駝故陌迷芳草,黃屋驚塵卷朔風。一自鼎湖龍去後,小臣何地泣遺弓。作者簡介 甘瑾, 元明間江西臨川人,字彥初。官至嚴州同知。一說為翰林待制。明初臨川詩派,瑾與揭軌...
成犄角之勢。時妙高峰為瞭望台,兼做烽火台,故今人呼此處為“大煙墩”。後占礱匠陣亡,浮山寨被攻破,樅陽一帶被太平軍占領。寨破以後,華嚴寺被焚,金谷岩中丈六銅像亦被太平軍化成兵器。後太平軍失利,清朝政府即在浮山華嚴寺左側創建了“忠烈祠”,將占礱匠等人的牌位供奉祠內,以彰其“忠”。
時妙高峰為瞭望台,兼做烽火台,故今人呼此處為“大煙墩”。後占礱匠陣亡,浮山寨被攻破,樅陽一帶被太平軍占領。寨破以後,華嚴寺被焚,金谷岩中丈六銅像亦被太平軍化成兵器。後太平軍失利,清朝政府即在浮山華嚴寺左側創建了“忠烈祠”,將占礱匠等人的牌位供奉祠內,以彰其“忠”。浮山寺廟 敕賜大華嚴寺...
據考證,“煙墩垴”就為孔夫子那個時代築成在大別山脈用於戰事傳遞軍情的烽火台,在元末明初聞名於世的“蘄黃四十八寨”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地理環境 煙墩垴的傳說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孔夫子有關。據清光緒《問津院志》,清嘉慶元年五月,當地老百姓在問津書院對面的山腳下鋤田,挖出—塊青石碑,是—塊宋代紹聖...
《寄羅履貞兼柬謝君績》是元末明初詩人郭鈺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烽火平安月正中,思君長倚翠樓東。儒生憂國燈前淚,壯士封侯馬上功。半榻松風看草檄,一庭花雨坐調弓。謝莊文采江東少,青竹題詩想最工。作者簡介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辭疾不就。生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