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平定北方

元朝平定北方

公元1275,元朝北方一些部落,由於對忽必烈奪取汗位心存不滿,進行了叛亂。經過長達十餘年的斷斷續續的戰爭,元朝北方基本安定下來。歷史上稱之為“元朝平定北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朝平定北方
  • 來源年代:公元1275
  • 性質:叛亂
  • 參戰部落:元朝北方一些部落
元十二年,元十四年春,元十七年,收復斡端之後,

元十二年

那木罕所部,除斡赤斤曾孫札刺忽、闊列堅孫兀魯歹以外全部是拖雷系諸王的軍隊,包括對忽必烈奪取汗位心懷不滿的昔里吉(蒙哥子)、藥木忽兒和明理帖木兒(均為阿里不哥子)等等。至元十二年,那木罕所部脫帖木兒(拖雷孫,歲哥都子)先叛,繼又誘引昔里吉、藥木忽兒等實行兵變。叛王們推昔里吉為大汗,械繫那木罕、闊闊出(忽必烈庶子)和安童,分別把他們送到朮赤後王忙哥帖木兒和海都處,井欲與二王結盟以抗元朝。可是海都除了乘元軍前線大本營瓦解、叛師東移的機會奪得阿力麻里空城外,並不熱心於與這位新“大汗”配合行動。昔里吉於當年冬天興師東逾阿勒台山,回到拖雷系諸王份地聽在的嶺北地區。途中他們又與另一支叛王撒里蠻(蒙哥孫、玉龍答失子)的部眾相合併。這以後幾年裡,元朝在北線的戰事,主要是在嶺北地區展開的。

元十四年春

至元十四年春,叛軍從他們的吉利吉思、謙州大本營南進,結集在和林北面鄂爾渾河、土拉河一帶。夏,漠南元軍擊漬駐牧應昌的翁吉刺貴族只兒瓦台回響昔里吉的叛亂後,絕漠增援和林地區。七月,伯顏奉詔統領嶺北諸軍平叛。元軍在土拉河、鄂爾渾河連勝叛軍。昔里吉等敗退吉利吉思。至元十五年,元軍在唐麓嶺(今唐努山)以南巡弋,逐漸形成對吉利吉思的軍事包圍。十六、十七兩年,雙方不斷交戰,元軍一度進至位於叛王巢穴的謙河(今葉尼塞河上源)、兀速水(今葉尼塞河上游支流烏斯河流域)一帶。這時叛軍已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連叛王中最號強盛的脫帖木兒,亦“以兵屢動頁弗戰,士馬離散,眾皆怨忿”。於是叛王之間發生了內訌。昔里吉和撒里蠻互相攻殺。至元十九年,他們先後赴闕謝罪,長達七年的昔里吉之亂遂告結束。

元十七年

至元十七年,朮赤後王忙哥帖木兒病死。翌年,脫脫蒙哥繼位為金帳汗,將被拘質的那木罕遣回,十九年,昔里吉亂平。元廷因改封北平王那木罕為北安王。看來那木罕東歸以後,主要駐紮在嶺北。突厥斯坦方向的經略,大約在這前後己由察合台諸王阿只吉負責。
嶺北局勢漸趨平靜,嶺西地區卻又在醞釀一場新的戰爭。至元十五年以後,元政府不斷向別失八里增兵,力圖收復天山南路諸城。海都也逐步改變已恪守多年的擁兵觀望立場。至元十七年,禾忽子禿古滅襲攻哈刺火州,劫掠附近地區。八年,劉恩率元軍擊敗海都部將,進據斡端;翌年又擊退前來攻城的海都系諸王。二十年,海都遣八把率眾三萬攻斡端,劉恩以眾寡不敵,破圍退師。元軍雖然丟失了斡端,但從二十一年元朝的“游擊軍”曾進至可失哈兒一帶的事實判斷,至少北道的曲先(今新疆庫車)這時仍被元軍控制著。

收復斡端之後

可能就是在收復斡端之後,海都再次向元廷表示願意和解,遣回了拘禁於窩闊台兀魯思的安童和石天麟。二十一年三月,那木罕、安童相繼回到漠南。但元朝不甘心輕易放棄天山南路。海都方面未獲得預期反應。二十二年,都哇、不思麻領兵十二萬,擊敗諸王阿只吉,進圍畏兀兒亦都護所駐之哈刺火州。圍城之戰持續六個月。城中食盡。火赤哈兒亦都護獻女求和。都哇解去。元廷遂派伯顏西巡,取代阿只吉,負責別失八里軍事。二十二年,海都以偏師襲阿勒台山地區,自率主力由阿力麻里東進,在馬納思河(今瑪納斯河)與元軍交戰,擊潰元軍,掩殺至哈密力之地。畏兀兒亦都護火赤哈兒這時屯駐於哈密力,戰死。此後亦都護移治甘肅永昌。海都不久退回。元軍重戍於畏兀兒之地。斡端也再度回到元朝控制下。二十四年,西北相對平靜,但東北地區爆發了斡赤斤後王乃顏的叛亂。
哥帖木兒和海都處,井欲與二王結盟以抗元朝。可是海都除了乘元軍前線大本營瓦解、叛師...們又與另一支叛王撒里蠻(蒙哥孫、玉龍答失子)的部眾相合併。這以後幾年裡,元朝...丟失了斡端,但從二十一年元朝的“游擊軍”曾進至可失哈兒一帶的事實判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